作者
:
曹刚,山西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来源
:
“当代伦理前沿”微信公众号。
为塑造法学学术前沿微信公众平台的风格,微信推送的外标题系编辑根据文章理解所加,不代表作者立场。
卡洛·奇波拉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著名的经济史教授,他写了煌煌六卷本的《欧洲经济史》,也写了本很好玩的小书《人类愚蠢基本定律》。该书探讨了人类愚蠢的5条基本定律。
第一定律:人类总是低估蠢货的人数。蠢货总比我们想象得多。人们常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周围的蠢货很少,其实,愚货的数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第二定律:蠢货是人类群体里的一个常量。蠢货与智商、阶层、地域、肤色、性别等因素无关,它以恒定的比例存在于不同人群。王贵元教授、毛奇书记、儿慈会河南负责人雷克等都是精英群体中又蠢又坏的人。
第三定律:蠢货是损人不利己的人。蠢货在行动中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损害,而且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损害要超过他自己所受到的损害。
第四定律:蠢货顽劣不化,害人不浅。他们总以一种难以预料和防范的方式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危害,但常人总是低估或者忽略了这种危害性。
第五定律:蠢货比坏人更坏,蠢货是这个世界最危险的一类人。
奇波拉教授根据观察和统计描述了这个愚蠢的世界。我们不妨转换个视角,从规范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愚蠢的世界。
在《人类愚蠢基本定律》中,愚蠢是指做蠢事,最蠢的事是损人不利己,做蠢事的原因可能是理智不足,也可能是品行不端,由此可以推理出,奇波拉教授对“愚蠢”的定义包含了道德愚蠢的含义。
在《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里,胡适的秘书胡颂平说过一则故事。某日下午,胡适到医院去检查身体,完事后,便准备看望正在住院的梅贻琦,但顾文霞、徐秋皎等人都劝胡适不要过去,说梅太太和一屋子的女人都在唱歌祈祷呢。胡适回来后大声嚷道:“这是愚蠢!我本来很想看看梅先生,他也渴望能够见见我。他还没死,一屋子愚蠢的女人在唱歌祈祷,希望升天堂。——这些愚蠢的女人!”胡颂平在谈话录里写道:先生平时常说“任何事我都能容忍,只有愚蠢,我不能容忍。”蹊跷的是,胡适素来主张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为什么独独容忍不了愚蠢呢?显然,这也和“愚蠢”的道德含义有关。
著名神学家迪特里希·朋霍费尔在《狱中书简》的《论愚蠢》一文中,直接给出了答案,他说:愚蠢是一种道德上而不是理智上的缺陷。
我们以为,愚蠢可以是“愚”,也可以是“蠢”。“愚”是一种对智商不够或不聪明的智力状态的描述,没有褒贬之分,譬如,“愚公移山”之“愚”。与此不同, “蠢”则带有人格意义上的贬义。由此,可以把愚蠢分为弱智型愚蠢和缺德型愚蠢。弱智型愚蠢是指由于知识、经验、思维上有所欠缺而干了蠢事;缺德型愚蠢是指由于道德品行上的缺陷而干了蠢事。甘地说过:“有七样东西可以毁灭我们:没有道德观的政治,没有责任感的享乐,不劳而获的财富,没有是非观念的知识,不道德的生意,没有人性的科学,没有牺牲的崇拜。”这是对缺德性蠢货的最好说明。
何谓道德缺陷?在学理上说,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道德就是心中有他人。道德之人要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替他人着想,既能够设身处地地认知,又能够设身处地地感受。缺乏这种“他者意识”就是道德缺陷。
第二,道德就是心中有集体。道德之人要能够站在集体或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缺乏这种“集体意识”就是一种道德缺陷。
第三,道德就是行为的自律。道德之人要能够通过自我控制,抵制诱惑,从而保证更多人的利益和更长远的利益的实现。缺乏自控能力就是一种道德缺陷。
我们把缺德型愚蠢的人称为蠢货。
由此就可以理解,在那些不“愚”的高智商群体里,出了那么多蠢货。
世人可分四类:第一类是乐于助人的好人。这种人为了成全他人,宁可委屈自己;第二类是谋求私利的常人。这种人利己但不损人;第三类是损人利己的坏人。这种人为了谋求私利,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第四类是损人不利己的蠢货。这种人不在乎自己是否受损,也要损害他人。
蠢货比坏人更坏。为什么呢?卡洛·奇波拉在谈到蠢货时,很是不解,他说:“我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因一些荒谬之人难以置信的行动而失去金钱、时间、精力、胃口之中的一种或多种,失去快乐和健康。这些人没从行动中获得任何收益,却给我们造成了窘迫、困难或伤害。没有人能够知道或者理解,也没有人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个荒谬之人要这么做。”
我以为,这并不是一个不可以解释的结论。我的解释是:蠢货不但自私,而且自我。
第一,蠢货不但要满足自然欲望,还要满足各种其他的心理欲望。譬如表现欲、权力欲、荣誉欲、虚荣心、妒嫉心、信仰等等,在追求满足这些欲望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忽略了自然欲望。譬如出于妒嫉心,宁可自己不好过,也要让别人更不好过。
第二,坏人损人利己,令人厌恶,他也知道自己干坏事,所以会有所忌讳,会躲人耳目,会筹划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其行动无疑是理性的。与此不同,蠢货仿佛给自私镀上了一层正当化的金边,在自我中心主义的鼓动下,变得理直气壮,更加厚颜无耻。正如狄更斯所说,一个拥有健康消化系统的蠢货是无所畏惧的。正因为如此,明白人难以跟蠢货讲道理,也更加令人难以预防。
第三,坏人总是利用人来谋私利,而蠢货喜欢通过为难人来体现自己的优越性。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说:“人性中最大的丑恶,就是喜欢为难他人,尤其是当他手握权力后,会变着法地为难他能够为难的人。”
第四,现实生活中没有纯粹的坏人和好人,但有纯粹的蠢货,蠢货一以贯之的“蠢”,用一句通俗的话说,蠢货是“蠢”死的。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沃尔特·皮特金在《人类愚蠢历史简论》一书中说:“愚蠢是一种最大的社会之恶,它由三个部分结合而成:首先,愚蠢的人非常之多。其次,商业、金融、外交、政治的大权都掌握在愚蠢程度不等的人们手上。最后,高超的能力经常与严重的愚蠢结合在一起。”
可见,愚蠢之所以是一种最大的社会之恶,是因为蠢货当权。蠢货当权无疑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事。
第一,权力是蠢货的硬通货。权力是个好东西,一是因为获得权力本身就满足了人的权力欲。罗素就认为“人类最大的、最主要的欲望是权力欲和荣誉欲”。二是因为权力是一种特殊的通用资源。权力是因占有更多资源而产生的对相对人的影响力,但权力一旦产生,本身又成为了一种特殊的通用资源。就资源的功用而言,有些资源只能在特定领域和特定方面发挥作用,譬如学术资源。有些资源则可在一切领域和一切方面发挥作用,譬如权力资源。有权就有一切,有权就意味着美女、财富、地位、荣誉,等等,不一而足。蠢货是自私又自我的人,自然会把权力当作满足各种欲望的工具而沉沦其中。
第二,权力是蠢货的春药。权力犹如春药,用了以为自己很行。权力是一种力量,一种让对方不得不服从的力量,一种可以合法地动用暴力来惩罚不服从者的力量。手握这样的力量,自我感觉一下强大起来,觉得自己可以无所不能。但如何做到“金枪不倒”,却需要权威的加持。树立权威无外乎两个途径,一是保持权力的神秘性。瞧瞧那些当官的,他们总是与老百姓保持一定的距离,总是倾向于权力的私密运作,总是对其社会背景讳莫如深,因为只有神秘才能唬人;二是保持权力的威胁性,要让人怕,让人心存畏惧,才能让人拜服。有些当官的特别喜欢骂人,不过是树立官威的粗浅手段而已。可见,蠢货总会把权力变成一种难以预测的、偶然的、任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