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颗高轨卫星Intelsat 33e突然解体,产生至少57块碎片,提醒其他卫星运营商注意潜在碰撞风险。卫星解体可能因小碎片碰撞导致,给地球轨道带来太空垃圾威胁。对于在轨航天器,特别是国际空间站和中国空间站,需警惕这些威胁。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不需担心,空间站有预警功能和防护措施,同时采用“发一备一”模式保障航天员安全。
空间站有碎片预警功能、变轨规避能力和航天员防护措施。同时采用“发一备一”模式,有待命飞船执行救援任务。
美国一颗卫星突然解体,产生至少
57
块碎片。事实再次证明,太空飞行并不是绝对的安全。
进入空间站时代后,我们载人航天任务采用“发一备一”模式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当中国空间站有航天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在地面就会准备好一艘新的载人飞船、一枚新的火箭,船、箭会处于待命状态,为在轨飞行的航天员保驾护航。如果空间站、飞船遇到紧急情况,处于待命状态的飞船、火箭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射升空,用最快的速度去把航天员接回来。
美国卫星解体
在当地时间
10
月
19
日,
美国波音公司为国际通信卫星公司(
Intelsat
)制造的
Intelsat 33e
(又称
IS-33e
)高轨卫星
突然出现了断电的“异常”,服务突然中断,随后美国“太空追踪”
网站(
SpaceTrack
)
证实了这一颗卫星已经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发生了解体,当时初步的评估是产生了大约
20
块碎片。
美国空间技术公司
ExoAnalytic Solutions
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
·
亨德里克斯
表示,截止到
10
月
21
日,他们已经追踪到这颗卫星解体后产生的
57
块碎片,他向其他的卫星运营商发出了注意潜在碎片云碰撞风险的提醒。
这颗在
2016
年
8
月发射升空的卫星可以为半个地球的用户提供服务,它的设计寿命是
15
年,在此之前卫星就曾经多次出现推进系统故障的情况,导致飞行设计寿命缩短了
3.5
年。而现在这颗卫星发生了解体,意味着它可能提前结束使命了。
一般情况下,这些卫星、飞船之类的航天器在轨道运行时是不会发生解体的,导致卫星发生解体的原因可能是遭到了其他小碎片的碰撞。例如可能是遭到了陨石、流星体之类的天然碎片撞击,也可能是遭到了其他卫星、飞船残骸碎片撞击。
《新闻周刊》表示,这颗
IS-33e
卫星的解体
给地球轨道带来了更多的太空垃圾,不过由于这颗卫星是在地球同步轨道运行,属于高轨道卫星,目前这些太空垃圾碎片在短时间内不会对地轨道的航天器构成太大的威胁,但是随着我们发射的航天器越来越多,太空轨道会变得更加拥挤,航天器与这些碎片发生碰撞的风险会越来越高,甚至可能会威胁到载人飞行任务。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怎么办
美国
IS-33e
卫星突然解体,目前已经追踪到的卫星碎片至少有
57
块,可能还有很多碎片是没有被发现、被追踪的。毕竟这些碎片的尺寸大小不一,有一些碎片尺寸可能比较大,就比较容易被发现、被追踪,而有一些比较小的尺寸是很难被发现的。虽然有一些碎片的尺寸可能很小没法被及时发现,但是这些看起来很小的碎片也是巨大的威胁。
因为在近地轨道飞行的航天器速度本身就很快,达到或者接近地球第一宇宙速度
7.9
公里每秒,而这些小碎片的速度也相当快,可能比这些航天器快得多。
一旦这些小碎片与航天器发生碰撞的话,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轻则可能会击穿航天器,重则可能会摧毁航天器,导致航天器发生爆炸、解体,这又会产生大量碎片。目前一些观点认为
IS-33e
卫星可能就是遭到了碎片撞击而解体的。
当前国际空间站、中国空间站都有航天员在执行飞行任务,外太空突然有卫星发生解体,这些碎片随处飘荡,对于在太空飞行的航天器来说确实是一个威胁。那神舟十八号飞船还没返航,
3
名航天员怎么办呢?
大家其实不需要担心,前文我们已经提到了这颗
IS-33e
卫星是在很高的地区同步轨道运行的,而空间站这些航天器在大约
400
公里的近地轨道运行,距离相当遥远。
当
IS-33e
卫星发生解体时,它的碎片是四处飘散,有一些碎片可能飘向更高的轨道,有一些碎片可能留在地区同步轨道附近,有一些碎片可能会飘向地轨道,对高轨道的航天器来说威胁可能要大一些。
因为从概率的角度来看的话,大部分碎片其实都还是留在高轨道,可能只有少量碎片会飘向地轨道,而那些留在高轨道的碎片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降到地轨道,毕竟越高轨道空气密度越小,它们速度衰减不会很强烈,高度不会快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