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豆瓣
豆瓣官方订阅号『我们的精神角落』在这里,我们为你收集最新鲜的热点内容,推荐豆瓣中的精彩生活,帮你发现你可能感兴趣的未知事物。在这里,我们一起发现生活,构筑精神角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经济新闻  ·  已打捞起18具遗体,特朗普:可怕事故!机载6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豆瓣

不是我针对谁,比起十多年前,现在的电视剧都是___

每日豆瓣  · 公众号  · 生活  · 2017-06-15 08:11

正文

本文作者为豆友@黄左圣母喜鱼鱼


2000年,电视上的屏霸还不是流量小花,也不是达康书记。谈恋爱的内容还不是修仙,宫斗,也不是活了几百万年的神仙吐血撕逼挖眼睛。


那一年电视上面男男女女还不在歇斯底里地咆哮,《大明宫词》里陈红和赵文瑄还在拿着皮影吟诵“为了梦想中金碧辉煌的长安,为了都市里充满了神奇的历险”。


那一年最风靡的是戴圆框眼镜穿长衫还没变成厨子的黄磊,“在康河的柔波里”,迷倒无数老中青年妇女。那部八点档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是很多人第一次知道诗人徐志摩和林徽因。


不仅电视剧火了,电视剧的原声带被打造成一张音乐诗歌集。


你得惊讶于人民群众曾经的审美之文艺,连夫子庙那种日常播放《老鼠爱大米》和凤凰传奇的地方,当时每天循环播放的都是这部电视剧的片尾曲《我多么羡慕你》。在一片炸臭豆腐,糖芋苗和玉米棒子之间,总是传来江美琪深情的“我的爱是你,沉重行李,绊住你追新梦的决心”。


刘若英在片子里演徐志摩的原配张幼仪。为了争取唱主题曲的机会,刘若英当时专门邀请许常德为此写了一首《四月天》,这是我认为21世纪最好听的华语音乐之一。许常德写,“四月天,梅雨厌厌,在窗前;四月天,总是带伞的思念,我想见你的脸”。好像张爱玲在《小团圆》里写的那样心情:“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不过,这首歌最后却没成为片头曲,被姚谦作词,黄韵玲作曲的《飞的理由》击败。而《四月天》失去了伴随《人间四月天》一起走红的机会,成了刘若英的遗珠之憾。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不久之后,姚谦还给刘若英一张让她从土气变洋气的专辑---《我的失败与伟大》。这张专辑里有后来被徐静蕾隔两年拉出来秀一次肌肉的黄立行,跟刘若英对唱《分开旅行》。还有致敬张爱玲短篇《爱》的《原来你也在这里》。那一年“满身风雨你从海上来”也终于成为油炸臭豆腐的油香味儿里在夫子庙反复播放的名句。


那些年伴随着刘若英的歌,电视上出现了很多讲文人的浪漫爱情的电视剧。后来改名叫《上海往事》的《她从海上来》讲张爱玲,赵文瑄演胡兰成。《似水年华》讲北大毕业的图书管理员在江南小镇与书为伴,和台湾来的广告策划相知相爱最后相忘于江湖。


十多年前的电视上,还有一种文艺气质,重要的不是撕逼大战,而是千万人中终于遇见你。那时候,还能看见正常的人类在谈恋爱,还能看见属于人的生活琐屑,属于人的冲破琐碎的浪漫。


电视剧本来就是造梦的,不过那个时代的梦还不是玛丽苏作天作地的春梦,也不是绞尽脑汁斗小三小四小五小六的后宫争宠。那会儿的梦,还是追求灵魂完善的美丽梦想。


像十几岁少女心里的良人,虽然有幼稚也不完美,但质朴真诚,能够动人。就像是2003年改编梁祝故事的动画片《蝴蝶梦》,多少人一边咬牙切齿地吐槽说这个片子傻死了,一边偷偷擦眼泪。


这个动画片的主题曲《蝴蝶》收在刘若英《我的失败与伟大》这张专辑里,最末一首,不过我很喜欢。词也是姚谦写的:“人为什么凭感动生死相许,拥抱前离别后,是否魂梦就此相系?人为什么有勇气一见钟情,人海里这一步走向另一段长旅。”


六百年前,汤显祖讲过差不多一样的话----“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而不可与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这是汤显祖给《牡丹亭》的题词。不只说杜丽娘对柳梦梅,说祝英台对梁山伯,也说所有浓烈诚挚的爱情。爱情不再是权势,财富,姿色在天平另一头对应的砝码,是超验的魂梦世界里不知所起的感动。


不知道姚谦写这首词,有没有受到《牡丹亭》的影响?一个歌词作者,自然是为了押韵什么都得写,但一个好的词作者,也会善于从别人的,自己的经历里寻找最普遍的情感共鸣。


黄伟文给何韵诗写《痴情司》,灵感来源于《红楼梦》,曹雪芹写“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于是他写,“其实你我这美梦,气数早已尽,重来也是无用”。林夕写《再见二丁目》,灵感来源于一次被心上人放了鸽子的东京之行,于是他写“如能忘掉渴望,岁月长,衣衫薄”。


写信,写诗,最后不如写歌。早在几千年前,《尚书》里就说,“诗言志,歌永言”。人生在世,总有很多不得不说,又不知怎么说。比起单纯的文字,歌更有弹性。但歌词,跟一切文学作品一样,能感动自己的未必能够感动别人,其间需要技巧与经验,需要对规则的掌握,自然还有对于人性的理解。


所以,豆瓣时间推出姚谦《歌词时光》的专栏,是一次重新拥抱文艺知性的机会。


中国人搞歌词的历史有一千多年了,怎样的用词更贴合旋律,选择怎样的韵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周邦彦和姜白石讲过,不过我们是既看不懂,也听不着。


不过,现在还可以听姚谦讲,既看热闹,又看门道。不仅讲歌词与旋律贴合,表达情感的基本规律,也讲唱片业的八卦。讲他怎样给林忆莲写《飞的理由》,“当你人间游倦的时候,我会在天涯与你相逢”,就打败了许常德的《四月天》。


也可以跟着姚谦一起剖析其他词作者的作品,从创作者的角度剖析你们男神李宗盛。也会邀请你们老公秦昊,你们老公陈粒和你们老公钟立风友情出场。


写诗太难,打油诗逼格太低,还就来跟姚谦一起写歌词吧。



《歌词时光 · 姚谦写词课》系列音频节目

已在豆瓣时间上线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免费试听/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