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发布合约规则修改方案
5月19日,大商所正式发布了修改铁矿石期货合约及相关规则、调整铁矿石期货可交割品牌升贴水的公告。
根据公告,相关调整自I2205合约起实施,即5月19日夜盘推出的I2205合约为新合约,相关内容与此前的征求市场意见稿一致。
上周,铁矿石价格连续飙涨,带动黑色系品种掀起涨停潮。对此上期所、大商所、郑商所纷纷出手给市场降温,通过按规定提高保证金水平,来抑制相应的投机交易空间。
近日黑色品种价格有所回落,5月19日,铁矿石主力合约最终收于1192.5元/吨,跌3.25%。
据大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通过调整质量标准、品牌升贴水及仓单注销期、增加滚动交割业务等措施,进一步维护铁矿石期货平稳运行,有利于企业深度参与期货市场、促进钢铁行业产融结合。
新上市合约迎新规
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称,新方案将铁矿石期货标准品铁品位由62%下调至61%,并创新性引入每半年动态调整的铁指标升扣X(可变量),对铁品位指标的升扣按过去一段时间的矿价分档设置,根据不同矿价区间确定适用的升价和扣价值。
对于下调标准品铁品位,华北地区某大型钢铁企业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近两年矿山整体发货的品质有所下降,将标准品铁指标下调为61%更加贴近现货主流品种的铁含量,也更贴近钢厂实际的入炉铁品位,符合钢厂实际需要。
根据公告,新方案提高了质量升贴水占比、调整升贴水指标。
上述华北钢企负责人认为,现货市场上每隔2~3年都会有新矿种入市,对铁矿石主要元素的定价会跟随市场环境及行情波动而改变,因而此次调整思路基本符合现货市场情况。他同时提醒交易者,新制度实施后,可交割的铁矿石除了满足品牌要求外,还需要满足质量要求。
在国泰君安期货黑色系分析师马亮看来,此次升贴水调整使各品种仓单成本较之前有所收窄,进而在部分时间段最经济交割品会有更多选择。新方案能够更好地适应现货绝对价格和品种间价差的变化,让期现价格的联动更为紧密。
此外,2022年5月第一个交易日起,铁矿石期货将按照修改后的规则办理标准仓单注册和注销,按照原规则注册的标准仓单不得用于I2205及以后合约交割。
铁矿“退烧”
近期铁矿石期货价格有所“退烧”。
5月19日,铁矿石主力合约最终收于1192.5元/吨,跌3.25%。
消息面上,5月18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在5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称,就铁矿石供给保障问题,我们将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国内看,我们将加大铁矿资源勘察开发力度,加快推进国内铁矿新项目和在产资源接续项目建设,统筹做好社会再生钢铁资源回收利用,提升国内资源保障能力。
国际方面,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稳妥开发境外铁矿石资源。完善多元进口供应体系,鼓励企业拓宽铁矿石进口渠道,有序推进境外再生钢铁原料进口和资源利用,优化供给结构。
华泰期货评论称,钢材仍正处于消费旺季,整体需求韧性较强,且在高利润的驱动下,钢厂的生产积极性依旧较高,对原料端形成一定支持。不过从中长期来看,各地区的压产政策不断趋严,铁矿需求将逐渐走弱,铁矿很大可能进入到过剩状态。随着铁矿价格的不断上涨,市场的恐高情绪持续蔓延,风险也在进一步加大。
(
第一财经 齐 琦)
中钢协:推进加快扩大铁元素供给
优化铁矿石定价机制
为适应当前市场情况,更好发挥协会工作委员会为钢铁行业和会员企业服务的宗旨,助力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5月1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原料工作委员会四届一次会员大会在上海召开。
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宝武、鞍钢、沙钢、首钢、河钢、华菱、山钢、建龙等钢铁生产企业主管原料采购工作和废钢、矿山、炼焦、铁合金行业协会的领导及代表70余人参加会议。
宝钢股份副总经理傅建国致欢迎辞,他指出,近两年来,铁矿石市场进入“多事之秋”,给铁矿供应链安全带来了冲击及不确定性,给下游行业的采购及成本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相信第四届原料工作委员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原料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选举产生了第四届原料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执行秘书等工作机构组成人员。宝武集团原料采购中心总经理徐昌林当选原料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徐昌林代表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上一届委员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对当前钢铁原料市场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等进行了分析。他强调,原料工作委员会要充分发挥委员单位的作用,下一步要重点推进加快扩大铁元素供给、优化铁矿石定价机制和研究建立新的定价机制、完善焦煤中长期合同定价机制等工作,并继续配合相关部委,进一步加强调研和分析,促进相关各项工作尽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