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山之路
资深职业投资人,公众号每天复盘及分享实时投资见解。 专注于跟踪消费、互联网、医药、高端制造等行业的核心公司,对投资逻辑和估值进行深入解读,并分享投资理念。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oodaily每日食品  ·  1400亿,2025最大冰淇淋IPO要来了 ·  昨天  
Foodaily每日食品  ·  接班这一年,宗馥莉越来越像宗庆后了 ·  3 天前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冬季必备的毛球修剪器:有颜值,超能打!轻松搞 ... ·  昨天  
企鹅吃喝指南  ·  卖酒10年,被吐槽最多的事情…… ·  3 天前  
吃什么情报局  ·  还有人没吃过乌米饭?来自1700年新登古镇,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南山之路

大涨!高瓴资本新买入一家消费龙头!

南山之路  · 公众号  ·  · 2021-04-29 14:02

正文

最近这些天,南山除了更新公众号文章外,很大的精力都放在了对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的分析查阅上,当然基本上只看自己长期跟踪的公司,要不然市场超过 4000家上市公司,无论如何也是看不完的。

先说市场,最近公司股价的涨跌,看的就是业绩够不够出彩,基本上业绩够强的公司,比如说几家龙头白酒(不包括茅台)、CXO及医美的龙头,股价都相当亮眼。

而业绩比较萎靡的公司,比如说中国平安、贵州茅台、上海机场等,股价都相当低迷。

这其实完全是正常的: 推动股价上涨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业绩、业绩、业绩!

其他所有的因素,如资金面、情绪、估值等等,都会随着业绩波动而起伏。当然,凡事有例外,妖股和游资票不在南山讨论范围内。

所以对于我们散户来讲,由于在消息面是落后于主力机构的,就更需要有看的长、看得远的心态,忽略短期扰动(毕竟做短线是不可能干过机构滴),关注长期要素。

长期要素无非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各大行业的属性完全不同,有些行业好赚钱,有些难赚钱,所以就选好赚钱的行业就好;

其次各大行业的龙头公司,短期波动起伏难免,但大概率是能够长期跑赢行业平均水平的;

再次万物皆有周期,任何行业都有高峰期和低谷期,在低迷时期建仓,高峰时期逐渐减仓,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以上是我对股票投资的一些体会,在具体的操作中,南山也难免会犯一些错,掉入某些坑里,但这才是股市的常态,每次出手都赚钱才不正常。

只要通过适当的分散,抹平犯错带来的损失,实现组合盈利,那就OK了。

投资感悟就说到这里,下面来说说高瓴资本一季度新进入的一家消费龙头:伊利股份。

一、高瓴建仓伊利

昨天的文章里,南山简单聊了下伊利股份的一季报,伊利一季度 营业收入272.59亿元,同比增长32.68%; 净利润28.31亿元,同比增长147.69%

相比2019年一季度,伊利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依然是增长了 24%,这个业绩虽然不算特别出色,但相对于伊利疲软的股价,南山认为还是略微超预期的。

不过,限于篇幅的原因,南山没有写更多具体的分析,今天给大家一一补上。

高瓴资本主要投资的方向是消费、TMT、医药、新能源四大行业,所以高瓴资本一季度 低位 入伊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情。

具体来看,高瓴选择大手笔建仓伊利(一季度末持有市值达到 17.95亿),南山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1、 乳制品行业在我国依然处于稳健增长的阶段,对标欧美和韩国日本,我国人均乳制品摄入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国乳制品行业长期来看依然可以实现较快速度增长。

注:我国人均消费量为 17.44 千克,同期日本与美国的人均消费量分别为 38.65/84.85 千克,二者的人均消费量分别是我国的 2.22/4.87 倍。

2019年我国乳制品市场零售总额突破 4000 亿元。据机构预测,未来五年我国乳制品市场仍然将稳步发展,至 2024 年乳制品市场零售额或将突破 5500 亿元。

2、 乳制品竞争格局比较明朗,双寡头(伊利、蒙牛)格局突出,其中伊利市场份额独占鳌头,2020 年在饮用奶、酸奶市场的占有率分别达到 25.30%、30.60%,较 2010 年分别提升了7.80、21.80 个百分点。

随着行业竞争格局走向平稳,未来伊利、蒙牛的营销支出有望快速下降,进入收割利润的甜蜜区,一如前些年的白电双巨头美的和格力。

3、 估值方面,在今天大涨后,伊利的静态估值依然是 29倍市盈率,处于合理区间(最近五年,伊利的市盈率平均值是 26倍)。

对于像高瓴资本这样的不缺钱甚至钱太多的公司,买入估值合理的大白马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除了上面讲到的几个核心点外,乳制品行业的消费升级,也有利于行业内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利润上行。

另外,伊利强大的渠道布局,以及比较突出的品牌知名度,对上游牧场的有力掌控,也是伊利的核心竞争力。

总体上,南山认为尽管今天股价大涨了,但伊利依然具备比较好的配置价值。

二、说说市场

1、 近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只要是业绩超预期或者略超预期的公司,股价基本上是大涨,只要是业绩不及预期的,股价很快大跌。

这背后还是反映了市场的有效性越来越高了,但也反映出市场对于短期业绩似乎有些过于敏感了,做“季度价投”的机构和散户,实在是太多了。

2、 2021年一季度,格力电器实现净利润34.43亿元,同比增长120.9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