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技
高分子科技®做为全球高分子产业门户及创新平台“中国聚合物网www.polymer.cn”的新锐媒体,实时报道高分子科学前沿动态,关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一线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及市场一体化合作的共同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西南大学张贻川、深圳大学陈光明《AFM》:像 ... ·  23 小时前  
艾邦高分子  ·  SABIC聚醚酰亚胺(PEI)材料迎接AI时 ... ·  昨天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南京大学贾叙东-张秋红课题组招聘博士后 ·  昨天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清华大学党智敏教授团队《自然·通讯》:共振频 ... ·  2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南大李承辉/金钟、南林罗艳龙 Adv.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技

吉大杨英威教授、秦建春教授团队 JCR:金属有机框架双功能纳米系统用于缓解酸铝胁迫并调节植物生长

高分子科技  · 公众号  · 化学  · 2024-11-19 12:57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对粮食需求的日益强劲,确保稳定和可持续的作物产量至关重要。然而,农业生产经常受到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影响,其中铝胁迫是一种严重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非生物胁迫。在铝胁迫下,植物叶片经常变黄或坏死,并且随着毒性水平的升高,植物的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也会受到损害,导致生长迟缓甚至死亡。因此,降低作物根际的Al3+浓度或增强植物对铝毒的抗性对于缓解酸铝胁迫引起的作物减产至关重要。

近期,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杨英威课题组与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秦建春课题组联合报道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双功能纳米系统用于减轻酸铝胁迫对植物的危害。该系统能够随环境变化智能调节释放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吸附环境中的可溶性铝。该成果以“Metal-Organic Framework-Based Dual Function Nanosystems for Aluminum Detoxification and Plant Growth in Acidic Soil”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期刊(DOI: 10.1016/j.jconrel.2024.11.028)。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构建了具有控制释放和吸附双重功能的纳米材料来减轻铝的毒性。首先筛选出两种金属有机框架UiO-66ZIF-8分别用于负载萘乙酸和色氨酸。然后将这两种控释系统与壳聚糖基质结合以使两种化合物能够以不同的速率调节释放。同时,这些材料的多孔结构有助于植物根际可溶性铝的吸附(图1)。


1. 金属-有机框架双功能纳米系统(NT@CS@UZ)制备和应用的示意图。


作者分别表征了海绵与珠子两种形态下复合材料的基本形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也表明基于两种MOF的控释系统能够在壳聚糖上成功复合且不影响其结构。随后的控释实验分析了两种化合物的释放情况,其释放先后与快慢皆可随环境变化而有所响应(图2、图3)。


2. NT@CS@UZSEMXRD表征及示意图。


3. 两种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释放情况。


此外,作者通过小麦的生长过程探究了该双功能纳米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酸性环境加速了ZIF-8的降解,在铝胁迫条件下引发色氨酸的早期释放。这种早期释放促进植物生长,减轻应激损伤。随后以较慢的持续速率释放萘乙酸,以刺激根系生长并进一步减轻根系中的铝毒性。另外,NT@CS@UZ有效地吸附铝离子,限制植物对Al3+的吸收,并形成低铝屏障来保护根部(图4)。


4. 不同处理下植物生长调控情况。


综上所述,该工作构建了一种具有吸附和控释双重功能的创新复合材料(NT@CS@UZ),可缓解铝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改善根际微环境。这种基于壳聚糖MOF的复合材料不仅能有效吸附铝离子,还能智能调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释放,为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长期存在的酸性铝毒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与传统的单功能材料相比,NT@CS@UZ展示了显著的优势。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吸附性能使其能够有效地吸收铝离子,在植物根部周围形成保护屏障。同时,这种复合材料可以利用有毒铝环境的弱酸性特性来加载和控制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NAATrp)的释放,确保在不同生长阶段为作物提供持续、稳定和有针对性的营养。这种多功能协同作用不仅提高了作物产量和质量,还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轻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种多功能纳米材料有可能在未来的可持续农业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粮食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以上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杂志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博士生刘雨晴,目前在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杨英威课题组进行联合培养,通讯作者为杨英威教授和秦建春教授。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jconrel.2024.11.028


相关进展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等 Adv. Mater.:等离激元超分子纳米酶仿生苍耳用于糖尿病伤口的协同治疗

吉大杨英威教授、王林教授《Nano Lett.》:新型柱芳烃基共价有机骨架材料助力精准清除牙周致病菌 →放大光动力治疗效果

吉大杨英威教授、王艳教授团队 Angew:超结构诱导的分层组装体用于纳米限域光催化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团队《Adv. Mater.》综述:基于柱芳烃的超分子聚合物用于吸附和分离

吉大杨英威教授课题组《Nano Lett.》:荧光柱芳烃超分子配位微球用于底物选择性光降解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团队 Angew:利用分子间电荷转移相互作用构筑的基于大环受体分子的晶态超分子组装

南开韩杰/赵斌教授、吉大杨英威教授《Adv. Mater.》: 利用减色效应实现螺噁嗪化合物温和条件下固态光致变色

吉大杨英威教授课题组《Chem. Mater.》:氰基柱芳烃的分子内空间共轭诱导发光

吉大杨英威教授课题组《Acc. Chem. Res.》述评:柱芳烃启发的新型大环芳烃受体的设计合成-从拓展型柱芳烃到双子芳烃

吉大杨英威教授团队 Angew:斜塔芳烃分子骨架异构所诱导的固相主客体电荷转移相互作用增强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团队 Angew:柱芳烃助力发光腙基聚合物的光学检测行为

吉大杨英威教授课题组《Sci. Adv.》:客体诱导下的大环分子无定形态至晶态相转变用于卤代烃异构体的高选择性吸附分离

辽大熊英、吉大杨英威、武科大梁峰AFM:超分子大环为碳源的催化材料用于高效电解水制氢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课题组JACS:吡啶共轭柱芳烃 - 从蓝色荧光分子晶体到红光发射配位纳米晶

吉大杨英威教授、秦建春教授团队Adv. Sci. 综述:环境友好型纳米平台在农作物质控,保护和营养方面的应用

吉林大学秦建春教授、杨英威教授团队《ACS AMI》: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和柱芳烃纳米阀门的超分子纳米平台用于真菌的防控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课题组《Adv.Mater.》:柱芳烃超分子开关

吉大杨英威教授课题组《Angew》综述:基于人工合成大环的非多孔自适应性晶体用于分子分离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课题组《Angew》:基于大环芳烃的共轭大环聚合物用于高效选择性的二氧化碳捕获和碘吸附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团队NSR:双配体发光材料PHM:荧光增强,并可响应刺激而变色
吉大杨英威教授、汤钧教授团队ACS AMI:聚合物主体材料调控激基缔合物荧光发射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课题组《Adv. Funct. Mater.》综述:功能材料用于选择性检测和分离汞离子的研究进展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课题组《Adv.Mater.》:柱芳烃超分子开关

吉大杨英威教授课题组《Angew》综述:基于人工合成大环的非多孔自适应性晶体用于分子分离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课题组Small综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团队:聚集诱导发光分子和斜塔芳烃超分子开关双功能化的介孔硅纳米豌豆用于成像与刺激响应药物释放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团队《Matter》综述:基于超分子纳米阀门的刺激响应性药物递送系统

吉大汤钧教授、杨英威教授《Adv. Mater.》:聚合物主体材料调控的高效聚集诱导发光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团队《Research》:具有强荧光发射、良好稳定性和阳离子选择性的二元超分子组装体系

天津理工大学高辉教授与吉大杨英威教授合作在超分子靶向抗菌方面取得新进展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课题组《J. Am. Chem. Soc.》:双子芳烃(Geminiarene)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课题组Matter:基于柱芳烃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构筑和应用研究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课题组:基于拓展型柱芳烃的超分子组装诱导荧光发射增强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团队:新型共轭大环聚合材料用于异相催化

吉林大学杨英威教授课题组首次提出了共轭大环聚合物的概念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email protected],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