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猎云网
猎云网是一家聚焦TMT领域创业创新报道的新媒体,聚集新公司、新产品、新模式,并嫁接广大创业者与投资机构沟通的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独角兽智库  ·  AI爆发元年,五大AI核心应用 ·  昨天  
创伙伴  ·  大厂人的35岁焦虑,靠买黄金治好了? ·  昨天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  ·  工信部组织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 ·  3 天前  
贵州省通信管理局  ·  工信部组织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猎云网

慌吗?跟随菜鸟推出机器人的京东究竟在想什么

猎云网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6-09-03 11:13

正文


【猎云网(微信号:ilieyun)北京】9月2日报道


9月1日或许是个可以计入中国物流史的一天,两大电商巨头(或许也可以称之为物流巨头)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物流和京东均发布了自己的无人配送终端设备,这意味着智慧化物流时代有望迈出新的一步。菜鸟物流推出的是智能物流设备——末端配送机器人小G,而京东则对外公布了自主研发的无人配送车。


还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对外公布这一消息的时候,还非常自信的使用了“中国首辆”这个关键词。但事实究竟是否如此呢?至少从两件无人配送终端设备的发布时间上看,京东还是已经慢了一步。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网络的配送机器人小G是在中午12:36公布的,但京东号称“国内首辆”的“无人配送车”却是在17:36才公布。


如果有人说只看发布时间来评价京东“首辆”属实与否略牵强,那两个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或许能让这个“是非题”更加明确。


据了解,小G早已经在阿里总部测试使用,并已在数十万平方米的阿里园区为上万名员工提供智能包裹投递服务。这跟京东的无人配送车还停留在概念之中,连更多的图片及使用信息都拿不出来,只能空谈的行为相比。缄默淡定的菜鸟物流无疑领先了太多。至于“首辆”这个提法对不对,相信大家心里也有数了。


再来看看两款产品的功能:


由菜鸟ET物流实验室研发的末端配送机器人小G:能自动乘坐电梯;识别行人车辆等动态障碍物,预判它们的运行轨迹并进行动态避障;自动实时监控机器人正在运送的包裹,不仅在包裹被盗时进行报警,也能在包裹被误取时进行提醒。


而京东忙不迭的宣布自主研发的功能包括:自动躲避、智能跟随、智能避障、App控制、提货码、自动识路等。


如果单看配送机器人小G和京东无人配送车的功能,我们会发现这两个产品几乎是完全对标的,仿佛京东的无人车完整的复制了小G所有具备的功能和技术。


当然了,有句老话叫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如果撞一次车是误会,那屡次撞车或许就有别的问题了。至少在猎云网看来,京东跟着阿里“有样学样”并不是只在今天而已。今年,阿里有新的物流动向出来时,京东也总是会跟着发出一个几乎完全对标的声音。例如,之前菜鸟网络曾经发布过自己仓库配送流程的实景视频,而京东紧跟着发布了一个没有实景的概念视频。


所以我们可以见到,菜鸟物流非常注意保护自己的物流体系相关信息。如无必要,并不过多透露给外界。这既是为了防止京东亦步亦趋的“参考”,也是为了守护自己的技术壁垒。


当然,放到大背景里面来说,为什么京东和阿里都要做这么一件事呢?猎云网认为无外乎两个字:趋势。智能化时代已到,技术的发展推动的产业的革新升级,去人力化正在成为繁复劳动的新标签。另一方面,以亚马逊为首的外企已经开始尝试“无人机”配送,忽略其居高不下成本,我们可以预见,现在智能化设备配送确实到了该发力的时候。


那京东为什么要“跟随”菜鸟?大概是因为刘强东开始慌了。


目前京东的员工不足10万人,如果把仓储和客服算上去,京东员工70%来自于物流,而快递则占了50%。刘强东近日在接受央视采访中提到,未来京东的员工数量将超过100万人,那么京东很可能陷入数十万人送快递的传统模式,囿于人员管理乏力和成本居高不下的困境,这种模式和开一家快递公司又有什么区别呢?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产业机构调整,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终究要被技术驱动型产业替代。物流也是一样,京东和菜鸟都在提智慧物流的概念,但是“智慧”二字,依赖的必须是是先进的技术能力,而绝非大量快递小哥的劳动堆积起来的“空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