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
陈益凌
S0980519010002
谢长雁 S0980517100003
■
2019年业绩符合预期,收入增速创十余年新高
2019全年收入232.89亿元(+33.70%),归母净利润53.28亿元(+31.05%),扣非归母净利润49.79亿元(+30.94%);收入与利润增速双双超过30%,其中收入增速创2008年以来新高。第四季度单季收入63.44亿元(+27.92%)略低于预期,归母净利润15.93亿元(+38.09%)符合预期。
2019全年综合毛利率87.49%(+0.90pp),销售费用率36.61%(-0.51pp),管理费用率9.62%(+0.29pp);销售人均单产159万元,恢复至前期较高水平,证明2018年事业部改革效果显著。2019全年研发费用38.96亿元(+45.9%),研发费用率16.73%(+1.40pp),规模及比率均创历史新高;利润增速略慢于收入增速,销售净利率22.87%(-0.44pp)。
白蛋白紫杉醇、卡瑞利珠单抗、硫培非格司亭、吡咯替尼等新产品品上市后快速放量,带动肿瘤药事业部收入105.76亿元(+43.0%)。受右美托咪定受仿制药集采影响,麻醉事业部收入55.07亿元(+18.3%);因碘克沙醇恢复较快增长,造影事业部收入32.30亿元(+39.0%);因大力开拓零售渠道,综合事业部收入39.35亿元(+33.6%)。四大事业部均保持较快增长。
■
全力推进研发管线布局、打造重磅品种,加深拓宽创新药护城河
公司系统性打造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氟唑帕利等重磅品种,最大化每个产品的临床价值与商业化价值。在重点治疗领域内,公司凭借产品管线、临床进度、适应症布局、联合用药方案等优势,不断加深拓宽创新药护城河。公司正在转型为深耕治疗领域、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创新药企业。
■ 风险提示:
创新药研发失败或进度低于预期;仿制药降价幅度超预期。
维持2020-2021年盈利预测、新增2022年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收入309/398/486亿元,同比增速32.8/28.5/22.3%,归母净利润70.3/92.4/118.5亿元,同比增速32.0/31.4/28.3%。暂不考虑送转,当前总股本摊薄EPS=1.59/2.09/2.68元,当前股价对应PE=50/38/30x。公司正在迎来创新药驱动快速增长的全新时代,市场调整后估值具有明显优势,期待创新药国际化布局打开长期市值空间,再次强调“买入”评级。
全年收入、利润符合预期。
2019全年收入232.89亿元(+33.70%),归母净利润53.28亿元(+31.05%),扣非归母净利润49.79亿元(+30.94%)。第四季度单季收入63.44亿元(+27.92%)略低于预期,归母净利润15.93亿元(+38.09%)符合预期。从全年业绩表现看,2019年收入与利润增速双双超过30%,其中收入增速自2008年以来首次突破30%、创十余年新高;这是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代表着恒瑞医药的业绩增长驱动力,已经从传统仿制药转为创新药,更加具有爆发力和持续性,为公司和投资者创造更高价值。
事业部改革提升销售效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2019全年综合毛利率87.49%(+0.90pp),主要因毛利率较高的创新药占比不断提升;销售费用率36.61%(-0.51pp),管理费用率9.62%(-0.29pp),主要因销售和运营效率不断提升。按2019年末人数计算,公司销售人均单产159万元,恢复至前期较高水平;这证明了2018年事业部改革效果显著,四大事业部产品组合的协同销售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2019全年研发费用38.96亿元(+45.9%),研发费用率16.73%(+1.40pp),规模及比率均创历史新高。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导致利润增速略慢于收入增速,销售净利率22.87%(-0.44pp)。
经营性现金流保持同步增长,存货周转有所放缓。
2019全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38.17亿元(+37.58%),快于净利润增速。2019年底,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表观周转85天,同比2018年底小幅下降,说明公司营运资本周转效率不断提升;存货周转201天,同比有所上升,主要因货值相对较高的单抗产品生产备货及发货所致。
四大事业部齐头并进,新产品驱动肿瘤事业部高速增长
。
我们预计2019全年阿帕替尼贡献收入超过20亿元、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超过15亿元,卡瑞利珠单抗、硫培非格司亭接近10亿元,吡咯替尼约5亿元;相对2018年的增量部分,带动肿瘤药事业部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5.76亿元,取得43.0%高速增长。此外,麻醉事业部收入55.07亿元、增速回落至18.3%,主要因右美托咪定受仿制药集采影响;造影事业部收入32.30亿元、增速回升至39.0%,主要因碘克沙醇解决产能瓶颈、恢复较快增长;综合事业部收入39.35亿元、增速提升至33.6%,主要因大力开拓零售渠道、丰富慢病产品组合。
创新药准入速度加快,医保红利释放销售潜力。
2019年底国家医保局公布谈判药品目录,吡咯替尼、硫培非格司亭顺利完成谈判准入、阿帕替尼顺利续约,预计2020年起将享受到2-3年医保红利期带来的快速增长。而在市场高度关注的PD-1医保谈判中,仅有一家国产竞品进入医保,这为卡瑞利珠单抗的谈判提供经验与参考。我们预计卡瑞利珠单抗(多个适应症)、瑞马唑仑有望在2020年内完成医保准入谈判,进一步加强竞争壁垒、巩固创新药销售放量的爆发性和持续性。
系统性打造重磅品种,最大化产品价值。
2
019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除了全力推进中后期品种的注册临床试验之外,还围绕自身的优势领域,加快布局更多的适应症定位、更多元化的联合用药方案,使研发管线中的关键品种都能打造成为重磅品种,最大化每个产品的临床价值与商业化价值。
近期取得重要里程碑进展的代表性案例包括:
(1)阿帕替尼:
第一个适应症(GC 3L)已于2014年获批上市,第二个适应症(HCC 2L)已于2020年初提交注册申请。除单药外,还开展了联合用药(阿帕替尼+吉非替尼、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氟唑帕利等)在多个适应症中的注册临床试验。
(2)卡瑞利珠单抗:
第一个(r/r cHL)、第二个(HCC 2L)适应症分别于2019年、2020年获批;第三个(ESCC 2L)、第四个(nsNSCLC 1L)适应症均已于2019年9月提交注册申请并获得优先审评,预计将在2020年内获批上市。此外,还开展了超过10项单药和联合用药的注册临床试验,适应症涵盖了几乎所有PD-1潜在适用的实体瘤适应症及定位。
(3)氟唑帕利:
第一个适应症(gBRCAmut PSOC 3L)在ESMO 2019上公布ph2试验结果,于2019年10月提交注册申请并获得优先审评,预计将在2020年内获批上市。不满足于此,氟唑帕利还向卵巢癌更前线、更广泛人群推进,开展了两个前线定位(单药维持治疗复发PSOC、联合阿帕替尼维持治疗OC 1L)的注册临床试验,并在其他适应症(ES-SCLC、mBC、mCRPC等)中探索不同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
(4)海曲泊帕:
第一个适应症(SAA)已于2020年初完成注册临床试验,预计很快就将提交注册申请、并可能因罕见病获得优先审评;第二个(ITP)、第三个(CIT)适应症注册临床试验正在加速进行中,市场潜力相对更大。
我们预计,2020年内有望取得的重要里程碑进展包括:
(1)2020年内有望获批上市的新产品、新适应症:
新获批产品包括氟唑帕利(PSOC)、海曲泊帕(SAA),新获批适应症包括阿帕替尼(HCC2L)、卡瑞利珠单抗(ESCC2L、nsNSCLC1L)、瑞马唑仑(结肠镜镇静)。
(2)2020年内有望提交注册申请的新产品:
瑞格列汀(DPP-4抑制剂)、恒格列净(SGLT2抑制剂)、SHR-1314(抗PD-L1单抗)。
(3)2020年内有望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的其他分子:
S
HR0302(JAK1抑制剂)、SHR-1314(抗IL17A单抗)、SHR-1209(抗PCSK9单抗)、诺利糖肽(GLP1R激动剂)。
全力推进研发管线布局,加深拓宽创新药护城河。
公司从2019年起,除了打造重磅品种之外,还围绕自身的优势治疗领域,加快打造更丰富的研发管线,布局更立体的适应症定位,探索更多元化的联合用药方案。在重点治疗领域内,公司有望凭借产品管线丰富、临床进度快、适应症布局广、联合用药方案多等要素优势,不断加深拓宽创新药护城河。公司正在从产品领先型、靶点领先型企业转型为深耕治疗领域、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创新药企业,在本土市场上不断巩固竞争优势、加强竞争壁垒,在全球市场上打造具备一定全球竞争力的研发管线和特色领域。
投资建议:强调“买入”评级。
维持2020-2021年盈利预测、新增2022年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收入309/398/486亿元,同比增速32.8/28.5/22.3%,归母净利润70.3/92.4/118.5亿元,同比增速32.0/31.4/28.3%。暂不考虑送转,当前总股本摊薄EPS=1.59/2.09/2.68元,当前股价对应PE=50/38/30x。公司正在迎来创新药驱动快速增长的全新时代,市场调整后估值具有明显优势,期待创新药国际化布局打开长期市值空间,再次强调“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