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水是臭的吗?
威尼斯是一座建立在滩涂沼泽之上的岛城,老城区有着近八百余年的历史了,建城的时候压根就没有下水系统这种说法,所有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进河道里的,那味儿能对了就奇怪了。所以威尼斯的河道必然是臭的,只有大臭、中臭、和小臭的区别。
不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我在威尼斯住了几天总结出了以下规律:首先,大运河的水是基本不臭的,毕竟两段接海,流通性良好;其次,靠近海边的河道是小臭的,一方面流通性好,另一方面威尼斯是不断填海扩张中的,越靠海边建成年代越新,下水系统越先进,但毕竟跟其他河道联通,臭还是要臭一点的;最后,老城区的河道是最臭,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下水道气味。
看我拍的照片就很明显,碧蓝色的大河就是大运河,这种绿油油到发光的,就是城区各种小水道。但这个bug就在于:威尼斯最大的特色就是这些小水道,这些小水道看起来真的很有韵味,或者用一句当下特别俗的话叫做“出片”。所以游客们都喜欢在这种小水道拍照打卡,或者选择乘坐手摇船——贡多拉。
不过这就看取舍了,我是受不了那么冲的味。尤其是那种为了所谓的“情调”“特色”,在小水道旁边用餐、喝咖啡的,我表示可以理解,但这绝对是勇士行为,这根去厕所吃东西有啥区别?尤其是那小风一吹,河里的味吹上来,这要能吃下去就见鬼了。
还有贡多拉,90欧30分钟,七百多块钱呢,选择坐的旅游预算都不会太差。这个画面就很有象征意味:资产阶级乘坐着装饰华丽的贡多拉,但其实是漂浮在屎尿横流之上,他们却不得不假颜欢笑,以保证自己格调与品位的幻象不被戳破。
所以我的建议是,多往海边的居民区走一走,没必要在核心旅游景区“打卡”,威尼斯岛的最东段大概算“郊区”吧,生活气息很浓,到处能看到本地居民晒床单,有不少相对平价的咖啡店和餐厅。再往海边走一走,就完全没有下水道味了,吹一吹亚得里亚海的海风,非常之惬意。
还想再多吐槽两句,咱们干啥都得“实事求是”,很多游客去威尼斯,硬要说水不臭,以显示自己旅游目的地选择的不错、钱没白花、“出片”卓有成效,其实是没必要的。尤其我看到很多网友晒照片,把小河道绿油油的水给P蓝了,这就是有点自欺欺人了。其实这种绿油油,更能真实反映威尼斯的历史厚重感嘛,人类城市告别屎尿横流,也不过是现代社会这一百年来的事情,没啥奇怪的。
威尼斯是一座建立在滩涂沼泽之上的岛城,老城区有着近八百余年的历史了,建城的时候压根就没有下水系统这种说法,所有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进河道里的,那味儿能对了就奇怪了。所以威尼斯的河道必然是臭的,只有大臭、中臭、和小臭的区别。
不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我在威尼斯住了几天总结出了以下规律:首先,大运河的水是基本不臭的,毕竟两段接海,流通性良好;其次,靠近海边的河道是小臭的,一方面流通性好,另一方面威尼斯是不断填海扩张中的,越靠海边建成年代越新,下水系统越先进,但毕竟跟其他河道联通,臭还是要臭一点的;最后,老城区的河道是最臭,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下水道气味。
看我拍的照片就很明显,碧蓝色的大河就是大运河,这种绿油油到发光的,就是城区各种小水道。但这个bug就在于:威尼斯最大的特色就是这些小水道,这些小水道看起来真的很有韵味,或者用一句当下特别俗的话叫做“出片”。所以游客们都喜欢在这种小水道拍照打卡,或者选择乘坐手摇船——贡多拉。
不过这就看取舍了,我是受不了那么冲的味。尤其是那种为了所谓的“情调”“特色”,在小水道旁边用餐、喝咖啡的,我表示可以理解,但这绝对是勇士行为,这根去厕所吃东西有啥区别?尤其是那小风一吹,河里的味吹上来,这要能吃下去就见鬼了。
还有贡多拉,90欧30分钟,七百多块钱呢,选择坐的旅游预算都不会太差。这个画面就很有象征意味:资产阶级乘坐着装饰华丽的贡多拉,但其实是漂浮在屎尿横流之上,他们却不得不假颜欢笑,以保证自己格调与品位的幻象不被戳破。
所以我的建议是,多往海边的居民区走一走,没必要在核心旅游景区“打卡”,威尼斯岛的最东段大概算“郊区”吧,生活气息很浓,到处能看到本地居民晒床单,有不少相对平价的咖啡店和餐厅。再往海边走一走,就完全没有下水道味了,吹一吹亚得里亚海的海风,非常之惬意。
还想再多吐槽两句,咱们干啥都得“实事求是”,很多游客去威尼斯,硬要说水不臭,以显示自己旅游目的地选择的不错、钱没白花、“出片”卓有成效,其实是没必要的。尤其我看到很多网友晒照片,把小河道绿油油的水给P蓝了,这就是有点自欺欺人了。其实这种绿油油,更能真实反映威尼斯的历史厚重感嘛,人类城市告别屎尿横流,也不过是现代社会这一百年来的事情,没啥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