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络空间治理
专注网络空间治理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战略、技术、管理)的理论与实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福州新闻网  ·  黄晓明现身福州! ·  昨天  
福州道运  ·  【福运榕城】2月14日起,这条公交线路开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络空间治理

王宁:AI全球治理,亟需大国引领

网络空间治理  · 公众号  ·  · 2024-04-06 14:41

正文

来源:环球网

发布时间:2024-04-03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I)应用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正由文本生成向视频生成进阶,同时也带来了对新型虚假信息泛滥等安全问题的担忧。数据显示,2023年基于AI的钓鱼邮件数量增长了1000%,深度伪造欺诈案件更是暴增3000%。鉴于AI技术复杂度高、影响大,中、美、欧作为全球最大的三个经济体,形成人工智能发展的安全底线、达成监管方针的全球性共识、出台技术标准与实践规范对全球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意义。三方加强相关议题的沟通合作,将对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发展带来巨大助力。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安全和伦理治理一直是中美欧三方共同的重大关切。在大国博弈背景下,人工智能的竞逐焦点正从技术层面向规则治理进阶。今年3月我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启动“人工智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未来我国将以进一步深化产业融合、保障行业健康发展为目标,创造新的行业生态。而美国则发力具体层面,包括要求避免使用人工智能设计生物武器或核武器、寻求“水印”等内容审查方法等。在规则引领上,欧盟凭借高标准的立法和监管走在世界前列。3月13日,欧盟批准的《人工智能法案》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人工智能立法,为人工智能系统开发和技术应用确立了清晰的边界。其分类分级的监管思路收获了行业与多国的广泛认可,也被我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借鉴采纳。

大国引领将在人工智能的国际合作中起主导作用。在双边合作上,中美、中欧、美欧彼此间都就建立对话合作机制或是达成共识,或已经确立,在技术、治理以及监管政策领域也出现趋同和对标。而在多边合作方面,中美欧与其他各国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G20)等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框架下就发展原则、军事和伦理规范进行交流。去年11月,中、美、英等28个国家及欧盟共同签署了《布莱切利宣言》,承诺以安全、以人为本、值得依赖和负责任的方式设计、开发、部署和使用人工智能。这是首个多国对人工智能安全底线的共识宣言,是人类达成AI安全发展共识的重要一步。中国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以下简称《倡议》)也被部分采纳。而在今年3月21日,联合国通过了关于《抓住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系统带来的机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决议,这是联合国大会首次就监管人工智能领域通过决议,中国等123个国家参与了共同提案,标志着全球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达成初步共识。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合作空间依然广阔。要实现AI技术的迭代与测试,中国的庞大市场与应用场景是不可缺少的一环。马斯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宣布大模型开源,以及不少大模型应用免费开放,都意在借助全球市场的力量加速模型迭代。而中国完备的产业链、丰富的技术人才储备与稳定的产业融合前景,都将为美欧人工智能全球投资布局提供有力支撑。实际上,法国、德国、瑞典等国均在加大对中国高新技术制造领域的投资。《倡议》为国际相关讨论和规则制定提供了蓝本和中国方案,也为中美欧三方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