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也相应出台了完善减持制度的实施细则,对减持主体、方式、预披露及节奏等方面提出新要求,更为完善和严格。
这是继2015年7月、2016年1月之后,证监会再次正式发布新版有关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的规定。对比前两段时间节点,分别处于股市非理性下跌和熔断机制出台后投资者情绪极度低迷的市场环境。回顾今年二季度以来的市场环境,金融监管全面加强,曾一度对市场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形成双重打击。当前时点,市场处于弱势调整后的筑底阶段。
联讯证券分析师郭佳楠指出,此时监管层顺势出台《减持规则》,从疏导和分散新股解禁压力入手,再次体现出监管层对A股的呵护之态和维稳之意,短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去年年底以来监管层一系列政策,从IPO提速到限制“高送转”,从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再到规范减持行为,监管层的长远用意仍在于减少监管套利空间、引导市场向价值投资回归,并推动经济脱虚向实。
同时,5月底,证监会核发了7家企业IPO批文,筹资总额不超过23亿元,这被市场解读为IPO发行节奏意外放缓。
郭佳楠认为,短期减持新规、5月底IPO发行节奏意外放缓,叠加六月限售股上市规模全年最低,将改善股市微观资金供需结构,短期将继续助力市场企稳反弹。但不可否认的是中期市场仍将面临经济数据回落、资金面考验两大制约因素。
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就市场影响而言,短期来看,由于减持新规不设缓冲期,此举将大大降低近期二级市场解禁后减持对于A股市场流动性的冲击,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
从长期来看,新规极大限制了大股东和特定股东在二级市场的减持能力,延续了此前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监管导向,利好基本面良好、有业绩支撑的大消费和蓝筹股,另外有业绩支撑的成长股经历前期市场波动后可能出现反弹,尤其是在智能硬件、环保、传媒等板块。
申万宏源发布报告指出,市场的冲高回落可能还是影响到了投资者的情绪,见利好不涨让投资者的恐慌情绪有所加大。不过放眼中期,A股的目前的格局也比较难以改变,个股跟着自己的基本面走仍是大概率事件。
目前,沪指正在小双底的颈线位附近整理,等待方向的进一步明朗。总体来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环境仍然比较艰难,投资者更应该基于基本面仔细挑选质地优良的公司,并耐心等待合适的买入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