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桌子的生活观
桌子:一个用文字疗伤的病人,著有:《你只是假装很努力》、《我们终将与美好的一切相遇》等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要资讯  ·  大商所期货品种之玉米和玉米淀粉(下) ·  2 天前  
中国保利  ·  保利集团党委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  3 天前  
中国电信  ·  国际荣誉!首次获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桌子的生活观

故事:单身生子,妈妈决定和另一个女人同居

桌子的生活观  · 公众号  ·  · 2024-04-15 12:20

正文


文丨东野聪明
来源丨 最人物


对雯雯而言,最初,搭伙过日子是一种“自救手段”。


两年前,她在一段恋爱关系中意外怀孕,对方不想留下孩子,原因是“经济压力太大”。


分手后,雯雯瞒着男友生下女儿可可,成为一名单亲妈妈。‍


女儿出生那天,恰好台风泰利过境,雯雯生活的珠海被巨大的风雨包裹,家人还开玩笑,可以给孩子的小名取为“泰利”。


那场台风似乎成为雯雯生活中的隐喻:人们在台风过境前,总会跟随预警,做好全面准备,却依旧会被猛烈的风暴,打乱生活。


就像在女儿出生前,雯雯卖掉房子,准备好存款,全面研究非婚生子的权益,却依旧在成为单亲妈妈后,陷入不可避免的困境中。


女儿出生后,雯雯告诉了孩子的父亲,对方承诺,既然孩子出生,自己会承担起责任,按时给抚养费,对于钱的数目,他说:


“正常养一个女儿我听说才1000左右。”


现实是,至今男方都没有来看望过雯雯与女儿,钱也只打过5000块钱便不了了之。


孩子出生后,大多数时间都是雯雯独自照顾,睡眠缺失加上营养不足,很快,她的体重掉到100斤以下。


雯雯


身体的辛苦可以熬一熬,雯雯更担心的,是独自抚养孩子时,可能发生的意外。


可可出生半年后,雯雯看到一则新闻:一位独自在家的母亲,替七个月大的孩子洗澡时突发癫痫晕倒,等到十几分钟恢复意识后,孩子已溺水,送去医院后,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这则新闻反复在雯雯心中回旋,她开始担心,如果有一天自己发生意外,谁能照顾女儿。


想要找个单亲妈妈一起生活的想法,第一次出现在脑海中。


她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条信息,简单介绍自己的情况,以及想邀请单亲妈妈一起搭伙生活的想法。


没想到,很快就有许多单亲妈妈联系雯雯,表示对提议感兴趣。


她建立了一个微信群,陆续拉进来几十个想要搭伙的单亲妈妈,初衷是想帮助大家找到搭伙对象:“大家可以互相支持,抱团取暖。”


群里每个女性成为单亲妈妈的原因,都各不相同:


她们有的是意外怀孕,男方请求留下孩子,却在生产之前消失;有的是和男友分手后,发现怀孕;有的则是在怀孕后,丈夫出轨,最终决定“去父留子”。


虽然故事不同,但她们面对的困境,却大多相似。


和双系抚育不同,单亲抚养意味着物质和心理压力,压到一方肩膀上。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主任陈一筠曾谈及单亲母亲时,如此说道:


“一个人抚养孩子、男方抚养费不到位、就业歧视等因素都加剧了单身母亲的贫困化,她们已经构成了城市里新增的隐性贫困群体。”


雯雯与女儿可可


这一理论也在雯雯建立的微信群里,被印证着。


其中,境况“最好”的是有积蓄且娘家人能提供帮助,通常这类母亲不用担心基本生活,也更为轻松。


第二档则是家人无法提供帮助,但母亲本身具有经济能力,或是经济条件一般,但家人能够提供帮助。


境况最糟糕的,是那些既没有赚钱能力,也没有人帮衬的母亲,有些母亲甚至只能给孩子买临期奶粉。


生活在山东的朵朵妈,就属于最差这一档。最难的时候,她带着几个月大的女儿住过火车站,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她在网上看到雯雯发布的征集,也发来私信,两人聊了几天,雯雯感到对方的绝望与困境,纵使不是最佳人选,她依旧立刻邀请朵朵妈来到珠海一起搭伙:


“我当时没有别的想法,就想让她到我这里来,我们一起度过这段困难的日子。”


如此之下,10月,朵朵妈带着1岁多的女儿第一次坐了卧铺,从山东先到长沙,又转3小时高铁,最终到达珠海。


横跨2000公里,在这座有着许多棕榈树的沿海城市,两个单亲妈妈和两个孩子,正式开启一家四口的搭伙生活。



雯雯记录生活的社交账号上,总有人在评论里问她,为何明知困难,还一定要生下这个孩子。

在雯雯看来,一是觉得孩子无辜,来了就是缘分。

二则是因为,对35岁的她而言,这或许是最后一次成为母亲的机会。

雯雯的女儿可可

可可是雯雯的第二个孩子。

在此之前,她经历过一段长达2年的婚姻,生下大女儿,2018年,婚姻走到尽头,孩子抚养权成为这段关系最后的题目。

彼时,雯雯经营一家美容工作室,决定离婚后,她拿出积蓄,贷款买了一套房子,计划与大女儿一同生活。

但梦想没能实现。

前夫将女儿接回自己家,本来说只住几天,却迟迟不愿送回女儿,一场亲子争夺战一触即发。

雯雯本想通过法律程序夺回抚养权,但前夫苦苦哀求,且以“孩子奶奶年纪大了,身体经不住打击”为由,希望雯雯手下留情。

最终,雯雯决定让步。

婚姻结束后,雯雯回归独居生活,她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养了一只猫与一只狗,关掉了渐渐走上下坡的美容工作室,尝试转换赛道,成为一名主播,也开启一段新恋爱关系。

雯雯与宠物小狗

2022年10月,雯雯怀孕了,她将消息告诉彼时的男友,但对方因为经济原因,不想留下这个孩子,雯雯做出决定:分手,生下孩子。

对于雯雯的决定,父母没有太多意见,但因为分居两地,整个孕期,雯雯没有人照顾,大小检查,她都是独自一人去往医院。

怀孕独自开车产检的雯雯

预产期临近,经济问题也开始不断敲打着雯雯的神经。

因为主播工作强度大,雯雯在孕早期便辞职,在家中养胎,同时,每个月她还要偿还之前做生意欠下的债务与房贷。

无奈之下,雯雯决定卖掉房子,房价比当年买入时跌了不少,加上装修的花费,前后算下来,雯雯亏了一大笔钱。

因为无暇顾及,家中的一对猫狗也被雯雯送给朋友抚养。

35岁这年,雯雯将过往的人生重新推翻,站在一片空地之上,她再次成为母亲,也开始创造一些“母亲”这一身份下,不同的选择。


婚姻生活中,“丧偶式育儿”早已不是新鲜话题。

当雯雯在社交媒体提出“搭伙过日子”的女性共居理念时,受到诸多女性的支持。

在她们看来,无论生理结构、生活能力还是情感共鸣上,女性与女性的合作似乎更为合拍。

相较与“总是缺席的丈夫”一起生活,和另一位母亲组成家庭,看起来更加舒心。

但抛开理论与想法,真正执行时,雯雯发现,这样的重组家庭想要成型,依旧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

在寻找生活搭子之初,面对几十条邀约,雯雯脑海中还冒出过搭建一所“单身妈妈乌托邦”的想法。

她去看了一套价格划算的别墅,算下来,如果六七个妈妈一起居住,平均下来每个妈妈只需要付700块钱左右的房租。

雯雯甚至在脑海中构建起未来的生活 :

“我们这些单亲妈妈住在一起,孩子们可以拥有一个大家庭,女人们可以一起聊天,大家彼此照顾孩子,还可以尝试做自媒体,将这种生活方式展现给更多的人,多好。”

在家独自照顾孩子的雯雯

但很快,雯雯便发现,自己的这一想法过于真空。

在群里,应和雯雯这一想法的妈妈很多,但决定要来的,却一个也没有。

这也是“搭伙过日子”最初所要面对的问题:

其中一方需要离开自己生活的城市,去往对方的城市居住,孩子能否适应新城市的生活,母亲能否抛下生活圈子,都是极为关键的问题。

除此之外,家人是否理解与支持,也有着很大影响。

群里就曾有过一对单亲妈妈决定搭伙过日子,其中一位却在收拾行李时被家人拦下,因为怕对方是“骗子”。

也正因如此,彼时几乎走投无路且没有依靠的朵朵妈,才会毅然决然投奔雯雯。

开始同居生活后,考虑到朵朵妈妈没有收入,雯雯负担起家中的房租、三餐费用与其余生活开支,朵朵妈只需负担自己孩子的奶粉与纸尿裤。

因为要照看孩子,两人都无法外出工作,为了省钱,她们常去超市买特价菜、水果与面包,努力将每周的饮食花销控制在150元以内,有时候花超了,就用炒土豆丝搭配馒头过渡一下。

两个孩子的用品,几乎都是从二手网站上淘来的:手推车、围栏、爬爬垫、摇摇椅、奶瓶消毒机……穿的多数也是群里妈妈寄来的二手衣服。

偶尔雯雯会感到愧疚:“我希望给孩子最好的,又没钱买新的,希望她知道了不要怪我。”

朵朵母女与可可

一直节流也并非长久之际,存款一天天减少,如何开源,成为这个四口之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有一段时间,在群里妈妈们的建议下,两人曾在夜市租下一个摊位计划卖烤梨,最初打算一个人出去卖烤梨,一个人在家看孩子。

但事实上,在家看孩子的朵朵妈,无法一个人照料两个孩子,而外出卖烤梨的雯雯,则无法独自扛起巨大的烤梨桶。

她们也尝试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卖烤梨。但因为夜市环境太吵,两个孩子无法入眠,回忆起来,雯雯说:

“我们做这件事是为了小朋友好,结果做了这件事情,搞得小朋友都不好,有什么意义,钱也没赚到,也很折腾小朋友。”

带着可可去夜市卖烤梨的雯雯

最终这笔生意以失败告终,算下来不仅没赚,还亏损了近3000块钱。除此之外,她们还尝试过直播唱歌,也并不顺利。

日子过得不轻松,雯雯却始终认为,这样两个单亲妈妈搭伙过日子的生活,要远胜于身处一段婚姻之中:

“以前说男女搭档干活不累,实际上,现在很多婚姻里,男女一起生活,比女生自己一个人住更累。”

在和朵朵妈搭伙的那段时间,家里只要有活,她们都会抢着去做,一个人做饭,另一个就会照看孩子。

雯雯的女儿年纪小,偶尔夜里哭闹,朵朵妈妈也会醒来,跟着来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朵朵与可可

同为母亲与女性,对于彼此的情绪,她们也更能感同身受。

刚开始搭伙过日子时,朵朵妈妈常情绪低落,有时候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默默流泪,甚至拒绝吃饭。

每当这时,雯雯总会开导她,讲一讲自己的故事,讲一讲未来的明亮。

朵朵妈常称雯雯为自己的“贵人”,雯雯则回答:“你也是我的贵人,我们一起走过了最为困难的时光。”

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黑暗过后,迎来的或许不是光明的未来,而是另一种生活的选择。


最开始提出结束搭伙的,是朵朵妈妈。

搭伙进行到两个月,除了靠发小红书赚到了一点广告费,大多数时候,这个四口之间依旧窘迫。

偶尔雯雯会外出工作,给之前开工作室积累的老客户做美容,回家后,她会将挣到的钱转给朵朵妈一些,感谢她独自在家带孩子。

但朵朵妈都没有收下,雯雯说:“她自尊心比较强,心地也很善良,不愿意总亏欠别人。”

朵朵与可可

朵朵妈总觉得拖累了雯雯与女儿,常提出结束搭伙。

最初,雯雯并不同意,总想再努力一把,毕竟如果两人就此分开,朵朵妈又回会到困境中。

但曾经的债务没还清,如今又添上四口人的生活压力,每个月还债加房租,固定支出便高达8000元。

过程中,朵朵妈妈一直尝试找工作 ,但迟迟没遇到合适的,渐渐的,雯雯开始有些力不从心。

离别随着年末到来。

临近过年,朵朵妈决定带女儿回山东过年,雯雯也计划回娘家,两人决定就此暂停搭伙过日子。

分开前,朵朵妈劝雯雯退掉珠海的房子,回老家住一段时间:“家人都在身边,有人照顾你,日子也不用过得这么辛苦。”

在雯雯家乡,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回家过年,因为这个习俗,每到过年,村里常有单亲妈妈不能回家,只能带着孩子去宾馆住。

但相比习俗,雯雯的父母更心疼女儿,年前,家里给雯雯打来电话,让她带着可可回家过年。在此之前,雯雯已经有长达8年的时间没在家过年。

而今年,她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度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

回村后,带着女儿去体检的雯雯

在家人的劝说下,雯雯决定暂时回家生活,毕竟家人能帮自己照看孩子,还能省下一笔不小的租房费用。

大年初九,雯雯家人陪她回到珠海,帮她把出租房的行李打包装车,带着她离开这座生活了10年的城市。

那天恰好碰上许多外地人返工,高速堵车,原本只开4小时的路程,开了整整8小时,坐在车里,看向窗外,雯雯有些怅然若失。

她没有告诉朋友,自己离 开的决定:“这一年我经历了太多的离别,就让我静静的走吧。”

“我知道我一定会回来的。”

对于搭伙过日子这件事,雯雯没有告诉父母,只说朵朵妈是自己的合租人,身边的朋友知道后,认为她心太大:

“你怎么敢把孩子交给一个陌生人,自己出去工作。”

雯雯却不这么想:“如果硬要说担心,人家千里迢迢什么都不要跑过来,她不是应该担心我骗她吗?虽然不是谁都信得过,但我刚好找到了一个可靠的搭档。”

朵朵母女与可可

除去经济上的困境,与朵朵妈搭伙过日子的三个月中,她们从未吵过架,朵朵妈心细,总能把家照顾的很好,雯雯更外向,对于如何让这个小家变好,更有想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