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
艺堂课
再一次如约而至啦~那么本期我们要为大家解读的话题是什么呢?——歌剧电影!
相信关注国家大剧院艺术动态的朋友们已经知道,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百老汇影城协办的
“2018国家大剧院国际歌剧电影展”
已经在不久前开幕,这届国际歌剧电影展会从
8月4日持续至10月31日
,在此期间,
来自中国国家大剧院、美国大都会歌剧院、英国皇家歌剧院、西班牙马德里皇家歌剧院
4大知名剧院
的
13部精彩影片
将在全国
10大城市、17家影院
的黄金时段轮番
展映265场
,民族原创与世界经典交相辉映,世界级音乐大师佳作汇聚,国
际顶级艺术家璀璨亮相,为观众带来极为震撼的视听盛宴。
▲国家大剧院制作、多明戈主演
《西蒙·波卡涅拉》影片截图
都是萦绕在心间的问题,甚至难免造成一种“畏难情绪”,所以今天的艺堂课,剧小院就邀请到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音乐学者
王纪宴老师
,为大家讲解“歌剧电影”的独特魅力,梳理和导赏本届国际歌剧电影展中上映的作品,一起来听听吧!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学者,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特聘教师,著名音乐评论家。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交响乐团、《爱乐》杂志、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唱片总公司和北京国际音乐节,从事音乐研究、评论和著述,学术研究方向为歌剧史、演奏实践和艺术歌曲。
1998年,应英国学术院邀请赴英国伦敦和剑桥等地考察古乐运动。为《爱乐》、《歌剧》、《人民日报》和《音乐周报》等撰写音乐评论,备受读者欢迎。
在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举办音乐讲座逾百场。2017年起,王纪宴先生在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讲授“歌剧文化史”和“歌剧表演艺术家研究”课程。
1、歌剧电影,顾名思义是
以歌剧或歌剧演出为蓝本拍摄的电影
。二者的结合是基于这两种艺术形式内在的契合之处,正如有人曾宣称的——“歌剧是原始的电影,电影是未来的歌剧。”
2、作为歌剧与电影这两大艺术体裁联姻而产生的新品种,歌剧电影不仅融合了二者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魅力,而且有其独特性,客观上成为
一种有自身审美本位的艺术体裁
。
3、从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法国首次放映他们拍摄的《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标志着电影诞生。
1915年
,有着传奇色彩的电影制片人塞西尔·德米尔便将歌唱家杰拉尔丁·法勒主演的《卡门》搬到银幕上,成为最早的歌剧电影之一,相距仅20年。
4、在观赏歌剧电影时,借助于高清投影和环绕音响的视听技术,观众的眼睛可以随着摄影机的镜头贴近剧中人物的表情、动作以及
最微小的细节
,而在歌剧院现场演出中,即使坐在最前排的座位,剧中人物的表情和神态都未必能清晰可见。
5、歌剧电影是所拍摄的歌剧制作中
艺术水准和完美程度最高部分的集锦
,从而过滤了对于现场演出而言难以避免的失误和瑕疵,保证了歌剧观赏的最佳效果。
6、一个不能否认的客观事实是电影在今天的受众群远大于歌剧,因而歌剧电影的一个不可低估的意义在于
拓展歌剧听众群
。而将歌剧带到那些上演歌剧机会不多的地方,是国家大剧院连续三年主办国际歌剧电影展最值得称道的收效之一。国际歌剧电影展的成功举行,让我们有信心期待歌剧电影的上映迎来常态化,让这门艺术拥有更为广阔而富饶的生长空间,焕发出更大的活力,这是国家大剧院作为国家级、国际化表演艺术中心的使命与担当,值得喝彩。
好啦,不知道听完王纪宴老师精彩细致的讲解,您有没有和剧小院一样对于歌剧电影充满兴趣呢?还等什么,赶快按照剧小院在之前的微信推送中介绍的方式去抢票观影吧!也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艺堂课”哦^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