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段小广告:咱们这套书,选篇范围非常广。
从罗庸讲隋唐五代文学、雷海宗讲古代外交,陈寅恪讲唐代政治制度,朱自清讲唐诗宋词,到冯友兰讲汉代儒学、清代思想……
文化+国史+诗词+古文+文学+哲学+国学,7门课。
横跨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三大领域。知识含量如高山深海,难以用数字来衡量。只需135元就能拥有!
1931年11月19日,一个阴沉的冬日,邮政飞机意外坠毁,诗人徐志摩在空难中不幸去世。这一突如其来的噩耗,不仅让他的妻子陆小曼失去了情感支柱,也让她原本富裕的生活瞬间土崩瓦解。在徐志摩生前,陆小曼从未有过金钱之忧,但他的离世让她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的压力和经济的困境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为了维持生计,陆小曼不得不放下骄傲,写信向公公徐申如求助。她希望得到一些生活费用,毕竟她作为徐志摩的妻子和徐家的儿媳,理应得到一些帮助。徐申如一直不喜欢陆小曼,认为她过度挥霍,导致徐志摩不得不为了赚钱而奔波于南北两地,最终因节省路费而乘坐那架免费的邮政飞机,从而不幸遇难。对陆小曼极度失望的徐申如,自然不愿意给予她任何经济援助。为了维持生计,陆小曼别无选择,只好转向胡适寻求帮助。胡适是一位留学归来的北大教授,而陆小曼则是家喻户晓的名媛,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都是正值青春的才子佳人,因此经常互动。虽然最终没有发展成正式的爱情关系,但那种暧昧的情感始终存在。在陆小曼这段艰难的日子里,她自然而然地首先想到了胡适。在信中,陆小曼表达了她的悲痛和生活上的艰难,甚至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希望胡适能够帮助她解决经济上的困境。自从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胡适目睹了陆小曼的挥金如土,以及为了钱而日夜奔波的徐志摩,心中渐渐产生了失望。他庆幸自己当年守住了底线,没有与陆小曼陷入那段关系。前后陆小曼向胡适写了六封求助信,每一封信都越来越诚恳,态度也越来越谦卑。最终,可能是想起了往日的美好时光,胡适开始感到内心柔软。在当时,300元大约相当于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费用,如果陆小曼能够改掉她挥霍的习惯,这笔钱应该是足够的。为了维持这些开销,陆小曼转向了翁瑞午,一个长期的依靠。尽管知道翁瑞午已有家庭和孩子,陆小曼还是选择与他同居。翁瑞午对陆小曼毫不保留,甚至不惜倾家荡产来满足她的要求。当徐申如得知陆小曼与翁瑞午同居的消息后,他大为愤怒,立即停止了对陆小曼的生活费供应。胡适对陆小曼的行为再次感到失望,决定设定一些条件。他找到陆小曼,表示愿意承担她下半生的生活费用,但要求她答应三个条件:1、戒除大烟;2、离开翁瑞午;3、离开上海,搬到南京定居。她明白胡适有意供养她,但胡适的妻子江冬秀是一个强势的人,可能不会容许这样的安排。这份沉默,可能是对胡适感激之情的表达,也可能是对现实无奈的认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局的动荡,陆小曼与胡适之间的联系逐渐减少,最终失去了联系。在她人生的最后阶段,当别人提起胡适时,陆小曼总是轻描淡写地说:“不熟。”然后迅速转换话题。年轻时,陆小曼沉醉于他人对她的仰慕和迷恋,擅长用暧昧来制造一次次浪漫的心动。但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她更怀念的,是翁瑞午带给她的友情和亲情。翁瑞午没有让她失望,他宁愿倾家荡产也要满足陆小曼的每一个需求。翁瑞午的执着和细心,让陆小曼在徐志摩去世后,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