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解放军报
解放军报法人微信:瞭望军事风云,关注国家安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军武次位面  ·  中国烟花是怎么占领全世界的? ·  4 天前  
军武次位面  ·  美军F-35开年第一摔,你们也“碎碎平安”? ·  4 天前  
国防部发布  ·  新春微视频丨万家灯火 战位有我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解放军报

分享 | 我军第一辆坦克是“抢”来的!第一架飞机叫“列宁”号

解放军报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7-16 11:48

正文

第一辆坦克:

“抢”来的“功臣”号


“一边开坦克,一边偷偷看毛主席。短短300多米的距离,衣服都湿透了。”董来扶依然记得当年开国大典通过天安门的那一刻。


“作为装甲兵部队全国战斗英雄,董来扶驾驶的是我军缴获的第一辆坦克——‘功臣’号。”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郭芳接受采访时说。


解放军首辆坦克“功臣号”(资料图)


抗战胜利后,年仅17岁的董来扶在沈阳入伍。彼时,中央军委要求发展特种兵部队,派人到东北搜集坦克。一家由被俘日本人开设的机械修理厂里有坦克,但被国民党地下武装控制。经过周密筹划,董来扶等人“混”入修理厂假装试车,爬上一辆日式坦克,趁守卫不备扬长而去。


1945年12月1日,我军第一支坦克部队——东北坦克大队正式组建。大队只有一辆坦克,就是他们抢来的日后成为“功臣”号的那辆日式坦克。


两年后,东北特纵坦克大队已扩建成战车团。“虽然是第一辆坦克,但它型号老,多处有伤,常出故障,被战友们称为‘老头车’。”董来扶回忆。辽沈战役中,锦州外围战打得异常艰苦。董来扶开着“老头车”冲在队伍最前面,在冷却器中弹被毁的情况下,依旧集中火力向敌射击,摧毁了敌人2个加强营防守的师指挥所。


在这次战斗后,“老头车”被第四野战军授予“功臣”号荣誉称号,董来扶荣立大功一次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年,“功臣”号作为革命文物被送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董来扶不得不挥泪与“老友”告别。临展前,他建议把在战争中更换的57炮换成47炮,“让世人参观,就应恢复原貌,才能永远记住它为中国革命做出的卓越贡献。”


(新华社记者 于晓泉 解放军报记者 刘昌宝)


红军缴获的第一架飞机:

“列宁”号诞生于鄂豫皖苏区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诞生于鄂豫皖苏区。


1930年3月16日中午,位于鄂豫皖根据地的河南省罗山县宣化店陈家河(今属湖北省大悟县)上空,传来一阵轰鸣声,随即一架飞机摇摇晃晃落在河滩上,飞机尾巴上画着一枚国民党党徽。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


罗山县第一区第十乡赤卫队大队长陈国清,立即带领赤卫队员冲向河滩,把“庞然大物”包围起来。飞行员打开舱口,举着双手走了出来。这位飞行员叫龙文光,时任国民党军政部航空第四队中校队长。


之后,飞机被拆卸运抵鄂豫皖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新集(今河南省新县),重新被组装起来。鄂豫皖红军的领导人徐向前高兴地观看了飞机,接见了龙文光,欢迎他参加红军。龙文光参加红军后,将名字改为龙赤光。徐向前指示在重新装配修复的飞机机翼上绘制两颗红星,并为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在机身写下“列宁”二字。鄂豫皖苏维埃政府举行命名仪式,将飞机命名为“列宁”号。从此,中国工农红军有了第一架飞机。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金玉国说,“列宁”号飞机后来在作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蒋介石还悬赏10万大洋,千方百计想抓捕龙文光。


1932年6月,蒋介石调集30万人兵力,对鄂豫皖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随着作战日益频繁,环境日趋恶劣,徐向前忍痛下令:就地埋藏“列宁”号飞机。


1932年8月,龙文光潜行回到汉口,不幸被国民党特务发现抓获,次年8月9日被害于武昌威尔台。同年底,龙文光被中共党组织追认为革命烈士。


1951年9月,新县群众将埋藏了近20年的“列宁”号飞机部件挖出,献给国家。


新华社记者 陈 辉 解放军报记者 刘昌宝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17年7月16日03版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