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固收彬法
这里是孙彬彬带领的固定收益研究团队成果分享平台,我们致力于为市场带来最接地气的研究产品和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固收彬法

转债|蛰伏静待4月资金节奏,转债仍可期

固收彬法  · 公众号  · 股市  · 2025-04-01 0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5

作者:孙彬彬/隋修平/郑惠文(联系人)


重要提示


本微信号推送的内容仅面向财通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本微信号建设受限于难以设置访问权限,为避免不当使用所载内容可能带来的风险,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转载或使用本微信号的信息。


摘 要


一季度转债跟随权益冲高,表现优于正股。 一季度纯债收益下行,转债需求较强,表现优于正股,小盘表现优于大盘,成长风格占优。具体来看,转债行情主要分为三阶段,1月资金回流转债超涨,2月春燥行情成长冲高,3月止盈回调博弈财报。


估值与资金节奏共振。 一季度转债估值先升后降,早于中证转债指数见顶,估值走势与资金节奏趋同。2月中旬转债ETF份额下降后,3月中下旬博时可转债ETF份额基本维持31.5亿份左右,中证转债指数近期也区间震荡,本轮资金止盈撤退或已进入尾声,资金仓位短期变动或不大。 2025年纯债空间受限,固收+需求更强,叠加日历效应,4、5月估值或再度抬升。


供需矛盾或是目前转债市场主要问题。 2025年一季度整体审核节奏仍偏慢,但近期有边际增量,新券发行提速。但 转债主观发行意愿或仍不强,转债预案/股票预案数量仍处于历史低位,存量获得受理+审核通过+同意注册的标的规模显著下降,即便政策放松,新券上市仍需要时间,短期新券供给或难以有效接续。


股市展望: 期股市 进入基本面验证阶段,但结合两会政策和AI等快速发展,全年来看科技或仍是主线,近期调整后部分标的估值性价比或提升。同时政策明确支持的消费板块,关注政策外溢机会。1-2月工业企业数据显示行业处于弱修复中,顺周期整体弹性或较弱,但存在结构性机会,比如有色、化工等涨价逻辑。此外,部分军工行业或有订单反转。 海外地缘政治4月扰动或增加,4月2日特朗普关税落地后,部分观望资金或入场。


转债展望: 我们认为供需和股市节奏是支撑行情估值的两条主逻辑。 纯债空间有限,转债需求难降,财报季向下调整空间或不大,资金入场或较往年提前,4月关税落地后,建议沿着3月深回调的赛道寻找高胜率机会加仓。


具体策略上, 1)短期资金相对谨慎,建议从哑铃型向纺锤型转换,关注深回调主题小票机会;2)2025年发行人可借权益东风化债,相比于博弈是否提议下修和下修幅度,或可拉长时间从化债意向和化债能力反向定价成功率,关注尚未启动行情的中低价转债标的;3)4月资金入市,关注大额底仓标的,比如光伏和银行转债。


4月建议关注: 宏发、柳工、晶澳、博俊、G三峡EB2、美诺、华友、凯盛、苏利、晓鸣


风险提示: 历史统计规律失效风险;宏观经济变化超预期风险;超预期信用事件风险。




报告核心图表(点击可查看大图,完整图表详见正文)



风险提示 :历史统计规律失效风险;宏观经济变化超预期风险;超预期信用事件风险。


报告目录










01




一季度转债行情复盘


一季度纯债收益下行,转债需求较强,表现优于正股,小盘表现优于大盘,成长风格占优。具体来看,转债行情主要分为三阶段,1月资金回流转债超涨,2月春燥行情成长冲高,3月止盈回调博弈财报。


1月资金回流转债超涨 股市1月中上旬偏震荡规避年报预告风险,1月20日Deepseek-R1模型推出,21日特朗普上台,春节前下旬行情逐步开启。1月转债较股市明显超涨,中证转债1月涨1.34%,万得全A跌2.32%,主要或系年初资金回流,纯债空间下降,固收+需求支撑转债估值抬升。


2月春燥行情成长冲高: 2月经过春节期间Deepseek、机器人等概念催化,2月节后春燥主线明晰,成长风格显著占优,中旬民企座谈会继续推升情绪,提前博弈两会。期间特朗普对中国产品加征10%关税,2月18日美俄会谈,地缘政治扰动加剧。转债强需求跟随权益冲高,中证转债2月26日收于436.85点,逼近2018年以来2022年1月4日高点437.69点。


3月止盈回调博弈财报: 3月初两会落地,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支持科技与消费,市场上半旬情绪维持高位,随着业绩期和关税政策落地临近,下旬市场止盈压力较大,风格偏谨慎,风格从成长向价值切换,博弈基本面和景气修复。转债3月18日收于437.97点破新高后,开始止盈回调,但需求仍强,调整一周后维持震荡。






02




估值与资金节奏共振


一季度转债估值先升后降,早于中证转债指数见顶,估值走势与资金节奏趋同。 春节前1月27日百元溢价率收于25.82%,为一季度高点,然后震荡微调,2月中旬短暂攀升后开始大幅回调。从博时转债ETF份额节奏看,年前27日同时冲高,后小V型回调,2月中旬短暂冲高后开始快速缩量,主要系迎来财报季资金谨慎止盈。本轮行情中,资金节奏对估值影响较大,节奏趋同。


此外,2月中旬转债ETF份额下降后,3月中下旬博时可转债ETF份额基本维持31.5亿份左右,中证转债指数近期也区间震荡, 本轮资金止盈撤退或已进入尾声 ,资金仓位短期变动或不大。 上证可转债ETF三月中下旬份额触底后回升,走势与博时可转债ETF分化,我们认为主要或系上证可转债ETF持仓高评级标的为主,防御属性较博时可转债ETF更强。



近5年上交所和深交所投资者持有转债面值/市值4、5月环比多增持,百元溢价率4、5月同样多上涨,我们认为资金3月谨慎止盈后,4月财报落地增量资金或再度入场,推升转债估值,日历效应较明显。 2025年纯债空间受限,固收+需求更强,叠加日历效应,4、5月估值或再度抬升。


对比2024年二季度,彼时手工补息影响下增量资金入市,5-6月百元溢价率攀升至年内高点,处于26%-27%区间。 2025年股市情绪、固收+资金需求和转债供给均较去年利多估值,预计今年二季度百元溢价率估值或高于去年26-27%区间。






03




供需失衡是转债市场主要矛盾


供需矛盾或是目前转债市场主要问题。 截至2025年3月28日,转债市场余额6894亿元,较2024年年末减少359亿元。从2024年年末看,3、4、10、12月是到期小高峰,全年785.3亿元到期。2025年一季度共有5只转债上市,合计95.89亿元,有24只转债退市,其中临期转债到期退市的有9只,其余15只提前强赎回。




从审核节奏来看,2025年一季度整体审核节奏仍偏慢,但近期有边际增量。3月发审委通过数量环比2月更多,网上申购数量从2月的0只增为3月的6只,新券发行提速,且(1)可川科技成为交易所2个月(1月22日以来)受理的首个转债预案(2)太能转债发行,为国央企+破净+大额转债,和银行转债属性相似。但 转债主观发行意愿或仍不强,转债预案/股票预案数量仍处于历史低位,存量获得受理+审核通过+同意注册的标的规模显著下降,即便政策放松,新券上市仍需要时间,短期新券供给或难以有效接续。





04




强需求或推动4月资金节奏提前


股市方面, 期股市进入基本面验证阶段,但结合两会政策和AI等快速发展,全年来看科技或仍是主线,近期调整后部分标的估值性价比或提升,尤其主业预期带动较快的电子、算力等。同时政策明确支持的消费板块,关注政策外溢机会。1-2月工业企业数据显示行业处于弱修复中,顺周期整体弹性或较弱,但存在结构性机会,比如有色、化工等涨价逻辑。此外,部分军工行业或有订单反转。海外地缘政治4月扰动或增加,4月2日特朗普关税落地后,部分观望资金或入场。


转债方面, 我们认为供需和股市节奏是支撑行情估值的两条主逻辑。纯债空间有限,转债需求难降,财报季向下调整空间或不大,资金入场或较往年提前,4月关税落地后,建议沿着3月深回调的赛道寻找高胜率机会加仓。


具体策略上, 1)短期资金相对谨慎,建议从哑铃型向纺锤型转换,关注深回调主题小票机会;2)2025年发行人可借权益东风化债,其下修或更具有组合计划性,相比于博弈是否提议下修和下修幅度,或可拉长时间从化债意向和化债能力反向定价成功率,关注尚未启动行情的中低价转债标的;3)4月资金入市,底仓需求仍强,关注大额底仓标的,比如光伏转债(化债意向增强+底仓属性+博弈基本面)和银行转债。





风险提示

1、历史统计规律失效风险:由于数据收集的局限性、统计方法的差异、信息披露的不完整性或更新延迟,可能导致部分分析结果存在偏差,进而导致历史统计规律失效。

2、宏观经济变化超预期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和财政政策是影响资本市场的关键因素。如果宏观环境出现超预期的变化,如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率波动或外部经济冲击等,可能会对转债市场表现形成冲击。

3、超预期信用事件风险:转债具有信用债属性,若转债发行人出现信用舆情事件,可能会对转债市场形成冲击。

END

证券研究报告:《转债|蛰伏静待4月资金节奏,转债仍可期》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3月31日

报告发布机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孙彬彬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160525020001

隋修平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160525020003


评级说明及声明

Ø  分析师承诺

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本报告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作者也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Ø  资质声明

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Ø  公司评级

以报告发布日后6个月内,证券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的涨跌幅为标准:

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 10%;

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 5%~10%之间;

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

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A股市场代表性指数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中国香港市场代表性指数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代表性指数以标普500指数为基准。

Ø  行业评级

以报告发布日后6个月内,行业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的涨跌幅为标准:

看好: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

看淡: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A股市场代表性指数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中国香港市场代表性指数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代表性指数以标普500指数为基准。

Ø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

本公司通过信息隔离墙对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的业务部门或关联机构之间的信息流动进行控制。因此,客户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的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

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仅作为客户作出投资决策和公司投资顾问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的参考。客户应当独立作出投资决策,而基于本报告作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应咨询所在证券机构投资顾问和服务人员的意见;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

Ø  法律声明:

本文节选自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财通证券”)已公开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内容,请具体参见财通证券发布的完整版报告。本微信号推送的内容仅面向财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若您并非该类客户,请勿订阅、转载或使用本微信号的信息。本微信号建设受限于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财通证券不会因您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本微信号推送消息而视为我们的当然客户。

本微信号旨在及时分享研究成果,并不是我们的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所载资料与我们正式发布的报告相较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且本微信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财通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我们推送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必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为避免投资者不当使用所载资料,提示关注以下事项:(1)本微信号所载资料涉及的盈利预测、投资评级、目标价等,均是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特定的评级标准、相对的市场基准指数而得出的中长期价值判断,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时点的判断。(2)本微信号所载资料涉及的数据或信息均来源皆被财通证券认为可靠,但财通证券不对前述数据或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3)不同时期,财通证券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投资观点。

为控制投资风险,投资者应仔细阅读本资料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由于上述所列风险提醒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的全部风险,投资者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指导。

本微信号版权仅为财通证券股份公司所有,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投资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转载和发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