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位于杭州江干区,隶属城东新城板块,集城市双中轴、三线地铁、三面环水、商业集群等多重优越资源于一体,地块总价66亿。
如何契合世茂高端产品“天誉系”的打造理念,洞察当代士族的生活需求,成为项目考量的难点与重点。
设计挖掘杭州自身 “东方隐士,士大夫精神”的文化特质,
提出东方“奢隐”的设计理念
,在时间与空间上与当代之士互动,营造一处滨水岸边,家人与自然互动的场景,寻求一份
隐循讲究、放松且不张扬
的仪式感,
构筑贴合当代杭城士族的理想栖居之地
。
紧扣打造东方“奢隐”社区的主题,以城市园林的文化肌理作为规划着力点,考虑沿河景观的渗透,对组团空间的进行划分,结合“出世”、“入世”动静双轴串联,在最大程度上融合了景观资源,建筑与自然的相映成趣,创造出与自然融合的建筑群体。
人行入口避开正向面对城市道路,采用精品酒店的入口方式
,工字形制,水系围合,矮墙营造空间序列,强调了人行归家的尊贵感,
相较 “开门见山”的入口方式,更显内敛含蓄
。
院落式车行入口空间,同样营造出低调且仪式感的礼序归家体验。
通过中间的轴线花园将地块分成高层、洋房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加强了空间流动感。
藏(隐逸门厅)、承(转换玄关)、引(庭院廊道)、归(单元大堂)四重礼序空间
,营造出禅意园林的精妙内涵。
高层中央形成超尺度的大花园,打造社区内部私属公园,建筑与开阔的景观相融合,为每户提供良好的景观视野;
隐谧于内的洋房通过错动组合,形成小尺度但层次丰富的社区空间,以小见大,营造出隐谧温情的归心空间。
东西向轴线“定局”,塑造建筑格局;南北向轴线“通景”,营造步移景异的礼序形象。水系环绕在旁,倒映着楼栋,颇为唯美。五进制门楣,百转千回,体验自然园林之趣。
临水的建筑设置了端厅产品,使景观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点式布局,使外部滨水景观的渗透引入社区,达到内外自然结合。
建筑的整体美学风格定位为东方国际,即
采用中式意境的无符号表达
,演绎平静素朴的东方文化内涵。在杭城的文化脉络中,我们梳理出
“极简、自然、本真”
宋式美学,以现代审美和设计手法,融入当代城市语境。
立面表达上,
设计以宋瓷作为美学原点,深挖汝窑的极简主义基调
,贵雅气质的现代东方工艺风,结合现代建筑的通透性、精工技术和中式文脉于一体,
展现建筑形体的匀整美与不张扬的性格,强调现代住宅的识别性与时代感。
灰白色石材搭配深灰色铝板,
超大的玻璃立面增加了整体的通透性
,在阳光的映射之下显得更加熠熠生辉。
此外,立面
采用了高于一般住宅的窗墙比
,提升外立面美观的同时拓宽视野,加强了室内外的景观联动,赋予空间更多想象。
淡如碧空万里者,谓以“天青”、深似“雨过天青云破处”者,冠之“粉青”、淡白若月辉闪耀者,称作“月白”。建筑外立面
如何复刻“月白”,呈现瓷器般的晶莹质感?
在业主、设计与施工三方团队的反复试用对比后,最终选定
亮面山东白麻石材+浅灰、深灰色氟碳喷涂铝板干挂幕墙体系
,其中亮面石材营造出镜面效果,还原了建筑浑然天成,似玉非玉的天然美感。
光面石材更易显现色差,为了达到建筑整体色泽的统一性,项目管理团队设置了两道排查工序:
一是石材生产阶段,团队定期去到山东产地,在已选定的石材中剔除有色差的部分,从源头上把控好第一关。
二是石材铺设阶段,团队会依据实际上墙呈现效果再次排查,一旦发现出现石材间的色差,随即做好替换工作。
从汝瓷的制作工艺,便可看出项目
现代精工的基调
。从汝窑瓷器上提取的“V”形母题元素贯穿整个立面,增强了建筑的张力和标识性。石材和铝板搭配金属嵌条与格栅,简洁利落的立面肌理,展示了“奢隐“的东方哲学。
高层顶部,
用金属勾勒外边,突出了标志性
;斜面石材与“V” 形柱,缀以金属嵌条装饰,凸显细腻又恰到好处的内敛的东方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