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采取的第一步,是明晰“超大规模数据”与深度学习之间的神秘关系。当然,重要的是,如何收集比ImageNet还大的数据集。为了测试当前模型的极限和上限,我们可能需要一个几乎比ImageNet大100倍的数据集。事实表明,收集1M图像的1000个类别,每个问题将需要1000万美元。ImageNet使用了几种启发式(例如标签层级)来减少问题,从而将成本降低到10万美元。但是,大于100倍的数据集仍然需要超过1000万美元。
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了一个已经存在的JFT图像数据集,该数据集由Geoffrey Hinton等科学家最早提出。JFT数据集拥有超过3亿张图像,标有18291个类别。注释是自动获得的,因此,这些注释比较嘈杂,并不是详尽无遗的。这些注释已经使用复杂的算法进行清理,以提高标签的精度;然而,精度仍然有大约20%的误差。我们将使用这些数据来研究数据量与视觉性能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我们将研究视觉表征学习(预训练)的数据的能力。我们评估各种视觉任务的学习性能:图像分类、对象检测、语义分割和人体姿态评估。我们的实验产生了一些令人惊讶(和一些预期)的发现:
我们的第一个观察是,大规模数据有助于表征学习,这是被我们研究的每个视觉任务的性能改善所证明的。
这表明,收集更大规模的数据集以研究预训练过程,可能会对该领域产生极大的好处。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无监督或自监督表征学习方法的光明前景。数据量似乎可以超越标签空间的噪音。
也许我们发现的最令人惊奇的要素是,视觉任务的性能与用于表示学习的训练数据(对数量表)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这种关系还是线性的!即使是3亿张训练图像,我们对所研究的任务也没有观察到任何平台效应。
我们还观察到,为了充分利用3亿张图像,需要更高容量的模型。例如,在ResNet-50的情况下,COCO对象检测的增益(1.87%),比使用ResNet-152(3%)时,要小得多。
长尾训练:我们的数据有相当长的尾巴,表征学习似乎有效。这种长尾似乎不会对卷积神经网络的随机训练产生不利影响(训练仍然趋于收敛)。
最新技术成果:最后,我们的论文使用从JFT-300M获得模型,在几个基准上提出了新成果。例如,一个单一的模型(没有任何bell和whistle)AP(目标检测中衡量检测精度的指标)达到 37.4,而COCO检测基准的AP为34.3。
想要更多了解此论文,欢迎下载 https://arxiv.org/abs/1707.02968。
为保证发文质量、树立口碑,数据派现设立“错别字基金”,鼓励读者积极纠错。
若您在阅读文章过程中发现任何错误,请在文末留言,或到后台反馈,经小编确认后,数据派将向检举读者发8.8元红包。
同一位读者指出同一篇文章多处错误,奖金不变。不同读者指出同一处错误,奖励第一位读者。
感谢一直以来您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您能够监督数据派产出更加高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