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电
商
领取
《1000份电商运营干货案例》
作者 |
张逸 报道 | TOP电商
昨天
(4月2日)
,互联网上突然炸出一则消息——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加入新加坡国籍”。
就连新加坡最具影响力的华文日报《联合早报》都报道了这则新闻。
图源:联合早报
消息一出,网上就炸开了锅,评论区更是热闹非凡:有人感慨“首富也留不住”,有人调侃“富豪跑路新姿势”。
还有人翻出早年张一鸣“全球化企业”的言论,试图佐证这一传闻的合理性。
不过,还没等吃瓜群众把键盘敲热乎,抖音官方就甩出一纸声明,干脆利落地给这事儿泼了盆冷水:
“不实信息,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事实上,张一鸣的国籍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安排”了。
早在2023年,外媒就曾捕风捉影地报道他“计划移民新加坡”,后来被字节跳动内部人士否认,今年初又有人扒出他在新加坡购置房产的旧闻。
而这一次的传言,恰好撞上张一鸣刚以655亿美元身家登顶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风口,使得传言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3月27日,福布斯和彭博两大榜单同时将他推上中国首富宝座,全球排名第23位,力压马化腾、钟睒睒等老牌富豪。
首富光环叠加国籍疑云,这剧情简直比抖音算法推荐的短视频还抓马。
不过,抖音这次的反应倒是快得惊人。
4月2日一大早,“抖音黑板报”在今日头条和各大平台同步发文,直指传闻“不实”,并呼吁公众“不信谣不传谣”。
图源:抖音黑板报
从时间线看,最早一批辟谣声明发布于上午9点前后,而凤凰网、正观新闻、顶端新闻等媒体迅速跟进,到中午12点,相关话题的阅读量已破亿。
有意思的是,尽管辟谣声浪铺天盖地,仍有网友半信半疑:
“富豪换国籍又不稀奇,李嘉诚、张勇不都这么干过?”
在笔者看来,张一鸣的“国籍罗生门”背后,藏着公众对超级富豪的复杂情绪。
一方面,
他的创业故事堪称励志模板:
张一鸣1983年生于福建龙岩永定区,南开大学软件工程系毕业,北漂期间住过城中村、挤过地铁早高峰,经历过四次创业失败,直到2012年创立字节跳动,靠今日头条和抖音一路逆袭,硬生生从BAT的夹缝中撕出一条血路。
这种“小镇做题家变首富”的剧本,天然带着草根逆袭的爽感。
但另一方面,当他的财富版图扩张到全球——
TikTok横扫欧美市场、字节跳动估值突破万亿、个人身家半年暴涨76%。
这就使得人们又难免心生疑虑:
“这样的巨头,真的还能算‘中国企业家’吗?”
另外,中国企业家“海外身份”的话题,总能挑动大众神经。从早年的李嘉诚到如今的张一鸣,舆论场上总有一种声音:“赚够了钱就想跑”。
其实,这种矛盾心态,在近年来的舆论场中并不罕见。
比如,当年马云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时,网上就曾大肆炒作他“移民新加坡”。后来证实,人家连支付宝都没带出门。
图源:抖音
从马云到张一鸣,每一次大佬的“换籍”传闻都会引发巨大的舆论。仿佛富豪的护照封面一换,就能解释所有战略布局、资本动向甚至价值观争议。
回到张一鸣身上,国籍传闻的另一个诱因,或许是字节跳动越来越明显的“去中心化”架构。
近年来,
TikTok将全球总部设在新加坡,数据中心布局爱尔兰和美国
,管理层中外籍高管比例逐年上升,甚至连公司内部都推行“火星视角”文化
(即淡化国别差异,强调全球化协作)。
这种“无国界企业”的姿态,在商业逻辑上无可指摘,但在舆论场上却成了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雷。
毕竟,当一家公司的海外
收入增速超过60%
(2024年上半年数据
),当它的创始人常年低调神隐,当它的核心产品被多国政府以“数据安全”为由审查,公众的联想很难不滑向“资本家全球套利”的叙事框架。
图源:TikTok
不过,谣言终归是谣言。
细究这次事件的源头,没有任何权威信源能证实张一鸣的国籍变动。
反观辟谣方,除了抖音官方,多家媒体还援引了公开资料:张一鸣的出生地、教育背景、创业轨迹均与中国紧密绑定,甚至连福布斯榜单也明确标注其为中国籍富豪。
当然,这场风波也暴露出一个现实问题:
为何富豪的国籍总能牵动大众神经?
从李嘉诚到张勇,从海底捞到融创,每一次“换籍”传闻背后,都藏着公众对财富流动、社会责任甚至民族情感的微妙焦虑。
有人担心资本外逃,有人质疑税收公平,还有人感慨“企业家精神流失”。
但换个角度看,这种焦虑何尝不是一种监督?
它迫使富豪们更谨慎地处理个人与公众的关系,也让企业不得不思考:如何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找到平衡点。
至于张一鸣,这位“技术宅首富”的应对方式倒是很“字节范儿”。
他从不写小作文、不开发布会,直接甩出一句“不实信息”了事。
毕竟,在算法统治的世界里,数据才是硬道理。
而他的下一步,或许正如他在内部信中常提的:
“聚焦使命,保持平常心。”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添加备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