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夜读|五种心态,成就更好的自己 ·  昨天  
江南晚报  ·  价格腰斩!无锡大量上市 ·  2 天前  
南国都市报  ·  降温+降雨!7日起,冷空气将影响海南→ ·  3 天前  
新华社  ·  官宣!旗手是他们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华盛顿邮报》上的“版面留白”:我们如何纪念殉职的新闻工作者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10-11 10:04

正文


编译:粒粒

编辑:罗布君

Via:新京报传媒研究(xjbcmyj)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新闻工作者因公殉职时,我们会如何纪念?

10月5日,美国《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评论版刊登“A missing voice”一文,以“版面留白”的形式纪念疑似丧生的沙特阿拉伯记者、《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卡舒吉(Jamal Khashoggi)。



据路透社报道,沙特知名记者贾迈勒·卡舒吉10月2日到沙特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领取文件时失踪,至今杳无音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顾问亚辛·阿克泰表示,“土耳其当局认为,卡舒吉很可能已经在沙特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被杀身亡。”



沙特方面7日表示,指控该国谋杀卡舒吉“毫无根据”,并怀疑土耳其官员是受命做出这些评论。


此事发生后,《华盛顿邮报》不仅以“版面留白”的形式纪念他,更刊出多位专栏作家、记者的纪念文章。



当平面媒体以特别的方式去纪念殉职的新闻工作者时,也在阐明着对新闻的坚持。

今年6月28日,美国马里兰州的安纳波利斯,38岁的贾罗德•拉莫斯持枪袭击了《首府新闻报》(Capital Gazette)大楼,五名采编人员遇害。29日,报纸正常出刊,并在头版刊载5名遇难者照片,配以标题“《首府新闻报》5人遭枪杀身亡”。该报记者丹妮尔·奥尔(Danielle Ohl)面对这种境况说:“我们还在哀悼,我们需要帮助,但我们仍在坚守。”



除去这两种方式外,媒体也曾设立奖项、主持纪念展览以悼念殉职记者。

2012年11月2号,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吉斯兰·杜邦(Ghislaine Dupont)与技术员克劳德·维尔隆(Claude Verlon)在马里北部进行参访时遭到暗杀。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为悼念殉职的两位媒体人,自2014年起,设立“吉斯兰·杜邦和克洛德·维尔隆奖”,对非洲的年轻记者和技术员进行奖励。2016年,法国新闻工作者协会(LaMaison des Journalistes)举行漫画展览,漫画家们用绘画反对遗忘真相和正义的行为。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吉斯兰·杜邦 (Ghislaine Dupont) 与技术员克劳德·维尔隆 (Claude  Verlon)


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则选择纪念匾这一方式来缅怀殉职记者。


2014年8月,该社摄影记者安德烈·斯捷宁(Andrei Stenin)在顿涅茨克州执行编辑任务时殉职。后在该记者34周岁诞辰日,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为他树立纪念匾。该社总经理德米特里·基谢廖夫(Дмитрий Киселёв)致辞:“我们设立纪念匾以纪念他的贡献。他为了真理、为了使自己的观众、听众、读者能感知到他自己的亲眼所见而愿献出自己的生命。”



此外,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以该记者的名字命名一项国际新闻摄影赛事,至今已举办4年。


美国华盛顿的新闻博物馆(Newseum)中,有一面纪念墙,用以悼念殉职的新闻工作者。


每年,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会根据资料,将前一年在报道中殉职的媒体人的姓名记录在大型玻璃建筑上。



据博物馆官方网站资料,截止今年10月,该纪念馆玻璃幕墙上刻着来自世界各地2,323名新闻工作者的姓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37年。


新闻博物馆研究所首席运营官盖因·科林斯基(GenePolicinski)说:“这个纪念碑上所记录的记者们,为了服务公众而献出生命。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受到袭击或收到死亡威胁后,仍继续工作。”

2011年,视频网站YouTube曾推出一个名为“纪念记者(journalistsmemorial)”的频道,该频道将专注于那些在全球新闻报道过程中殉职的记者的工作与生活。



时任YouTube新闻与政治主管史蒂夫·格罗夫(Steve Grove)表示:“这些记者为了给我们提供准确的信息所冒的风险和做出的牺牲值得我们怀念。他们的报道难以置信,手无寸铁,只身背着摄像机进入街道巷战。”


我国也有对因公殉职记者的纪念。


据新华社报道,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南联盟进行轰炸,用导弹野蛮袭击了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正在使馆中工作的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不幸牺牲,同时炸伤数十人,使馆馆舍严重损毁。2009年5月7日,贝尔格莱德市政府在使馆旧址前竖立纪念碑,缅怀在北约轰炸中牺牲的中国烈士,感谢中国在塞尔维亚最困难时期给予的宝贵支持。



纪念碑上用中文、塞尔维亚文和英文三种文字刻着:


缅怀烈士 珍爱和平


谨以此纪念在北约轰炸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中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朱颖烈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6月17日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