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经开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加强高技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一环,“亦城工匠”培养认定工作自2022年启动以来,影响力持续攀升,已成功选拔出一批覆盖生物学研究、汽车工程、航天技术、制药工程等多个核心领域的杰出工匠人才,并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今年4月,以“匠心闪耀·亦起绽放”为主题的第二届“亦城工匠”培养认定工作正式启动,经过周密筹备、广泛动员及多轮严格评审(比赛),一批长期扎根于生产研发一线,在各自专业领域内成就斐然,并身体力行地传承与弘扬工匠精神的杰出人才脱颖而出。本期发布部分工匠储备人才事迹,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聆听他们的故事,学习工匠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张延明,男,40岁,中共党员,副研究员,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企业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匠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服务管理智库专家。
“做研究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他将博士研究生导师的教诲牢记于心,并在12年的职业生涯中深度践行。长期以来,国内艾滋病病毒(HIV)耐药数据分析严重依赖国外软件和数据库,存在数据安全、服务器不稳定等问题,且因国内外HIV流行毒株差异会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这给我国的艾滋病预防和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扰,研发分析软件和建立中国自己的“HIV耐药数据库”迫在眉睫。作为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他勇挑责任重担,带领团队踏上自主创新的漫长征程。无数日夜,他扎根实验室埋头苦干,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建成了《基于基因组学的重大传染病智慧防控平台》,率先将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于HIV的重组分析、亚型鉴定和耐药分析等领域,开发的软件运行高效、结果准确,相关工作已获4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目前,正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协助建设中国特有的HIV耐药数据库,解决依赖国外数据库的“卡脖子”难题。
在基因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源泉,他积极拓宽知识领域,跨学科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并与工作巧妙结合,解决遇到的诸多难题。自学大型服务器应用技能,搭建了公司的高性能计算集群,成功部署了带领团队建立的20余项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累计完成14000例样本的数据分析。基于公司业务需求,研发了人类全外显子组变异检测、肠道微生物检测、龋齿口腔微生物检测等基因检测产品,累积为5.2万人提供服务。
作为企业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匠师”,他由“匠”到“师”,将个人技能与经验通过“传帮带”和“名师带徒活动”进行传授,助力同行业从业者共同成长进步。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那是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对技术的追求与突破,对团队的关怀与培养。他用青春探索新方法和新技术,用基因科技守护生命健康,为我国艾滋病防治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曹琛,女,45岁,无党派民主人士,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商品创造中心主任。
作为全国最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之一,她带领团队率先入局,面对诸多未知,勇于从零开始探索。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初期,她带领团队进行A0级纯电动车开发,面对关键技术难题,他们在技术与市场之间不断探索创新,集中力量进行攻关。最终产品成功交付北京市出租车进行示范运营,累计运营里程超过了6000万公里,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汽车工业协会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荣誉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荣誉。
对曹琛而言职业生涯中最深刻记忆的事情,莫过于牵头负责ARCFOX极狐品牌第一款车型及整个平台的开发。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任务,她带领团队建立了全新高端平台化产品构架,并搭建了高端电动汽车技术平台,打造了技术平台共享的新商业模式。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经衍生开发出四款车型,覆盖多车型产品,极大地降低了研发成本,缩短了研发周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铝车身工程工艺实现,打造了全国最优车身性能,获得全国十佳车身奖项。她带领研发的极狐平台技术现已输出到美国项目,是我国汽车行业首次技术输出到汽车发达国家。
然而,技术的突破只是第一步,公关宣传的挑战接踵而至。如何让市场认知并接受这一全新品牌,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又一道难题。她以自身丰富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与项目管理专业经验,对市场用户深度洞察,针对用户需求分析创立了人因分析方法,还创立了商业化流程指导未来公司汽车产品定义、卖点技术支撑及商业闭环流程搭建,并带领极狐品牌产品团队不断深入突破打造极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形成6个产品线、9款车型的上市与开发。
她常说:“工匠精神不仅是对技术的极致追求,更是对品质的严格把控和对创新的不断探索。”深耕汽车行业的17年中,她始终坚守这一理念,以匠心独运的精神雕琢着每一个细节,以不懈的努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进步。
黄仕启,男,42岁,中共党员,九州云箭(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发动机系统专业技术负责人。
在航天领域深耕十六载,他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不懈的创新精神,将丰富的业务知识与公司产品设计、研发及试验紧密结合,研制的10吨级“凌云”、70吨级“龙云”液体火箭发动机产品,可重复使用性能居国内领先水平。
2024年6月23日,对黄仕启来说,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完成了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首次十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这是国内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最大规模的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也是国内自主研制的深度变推液氧甲烷发动机在十公里级返回飞行中的首次应用。而试验中使用的发动机,正是黄仕启负责研制的“龙云”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被誉为火箭的“心脏”,其精密程度要求极高,任何微小的差错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黄仕启深知这一点,他带领团队在四年的时间里,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精细的把控,历经了多次“从零开始”,进行了上百次试验、分析和改进,最终创新性地突破了“多机并联”“主副双路火炬电点火系统”及“推力深度调节”等多项技术难关,使我国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缩短了我国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
黄仕启对航天事业的热爱,让他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工作中。他曾无数次前往上海,却从未有机会游览,行程仅限于从上海火车站到上海航天八院。为了寻找发动机试验台的最佳建设地点,他花费了两年时间,从南到北考察了多个城市,最终在中国蚌埠大洪山废弃矿坑内建成了符合需求的发动机试验台。
对于工匠精神,他有着最朴素的理解:“最核心的工匠精神是在行业和专业内专注地把技术做好”。他以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有梦想、有追求、有坚持,就能在浩瀚的宇宙中留下属于中国的印记。
魏永辉,男,43岁,中共党员,北京京东方创元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
2004年,当魏永辉踏入京东方的大门时,国内液晶产业正处于萌芽阶段,核心技术被国外巨头牢牢掌控。面对这样的局面,他将“立志报国”的信念深植心底。他扎根一线,刻苦钻研,建立完整工艺体系;他“锱铢必较”,完成UV Cut Filter、UV Lamp、Cold Mirror等国产化转身,突破海外技术封锁;他“吹毛求疵”,VAS Assy 能力突破0.003毫米,使得国内首条第五代TFT LCD自主知识产权得以实现。
带着追赶国际LTPS技术的使命,2013年只身跨越1200公里前往内蒙古开辟新的产线,随同团队连续战斗2190天,实现亚像素0.02毫米量级顺利量产,跻身国际LTPS液晶技术第一梯队。兢兢业业,5000次不断验证,高温玻璃耐摩擦测试通过;勤勤恳恳,-40℃、100℃极限温度反复测试,高阻BM顺利应用,为国内材料突破海外技术封锁杀出一条血路。2022年,他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为了让国内液晶技术取得领先地位,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再次跨越1180公里,进行液晶行业LTPO技术深耕。从无到有,重新出发,历时790天,实现从技术规划、工艺布局的全面落地,实现亚像素0.001毫米量级突破,使得国内LTPO技术领先国际,获得主动权。
深耕LCD产业二十载,他历经A-SI、LTPS至LTPO的技术迭代,见证并参与了中国LCD产业从萌芽到壮大的全过程,是名副其实的拓荒者与践行者。他以勇气、智慧和坚持诠释工匠精神,在液晶显示领域追求卓越,为京东方的发展与中国LCD产业的创新贡献力量,其事迹激励着无数工匠在平凡中坚守,共同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崛起。
王武,男,38岁,中共党员,2010年进入北方导航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中兵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历任智能化室主任、导航集团科技带头人、兵器青年科技带头人等职务。
在王武的办公室里,一幅铿锵有力的字画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他敬仰的科学家于敏的名言:“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这句话不仅是对于敏院士科技报国精神的传承,也是王武自我激励的座右铭。他将这种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以科技的力量推动着兵器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王武的职业生涯中,充满了“史无前例”的创新。他率先探索智能制造,为军工智能制造开辟新径,自主设计并建设了兵器行业第一条零件自动化智能检测生产线,自主开发了分布式协同制造控制系统,实现了多个智能机器协同工作的场景,让他们从参观者转变为“被参观者”。自主设计产品关键部件人机协作装检一体生产单元,首次实现兵器行业复杂装配人机协同模式,形成人机协同制造场景,该场景荣获2023年工信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用笔尖记录,是他在快速变化的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秘诀。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记笔记,无论是阅读中获得的新知,还是工作中的灵感,他都会记录下来。这些笔记见证了他的知识积累和不断学习的过程,体现了他“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态度。
所有的工匠精神,背后堆砌的是日复一日的努力,是不惧旁人冷眼的坚持。他用“科技传递军工大爱,以技术推动工厂发展”的信念,匠心筑梦、执着坚守。他凭借满腔热血和对科技前沿的不舍追求,履行强军首责,发挥技术引领,以实际行动助推兵器行业高质量发展。累计完成工艺技术创新6项,发表论文5篇,授权专利3项,授权软著2项,形成行业标准2项,累积为公司节约成本5000余万元。他主导研发的项目获导航集团技术创新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中国质量技术奖二等奖1项。2023年被聘任为中国兵器科学技术委员会-数智工程及智能制造专业组成员。
张俭,女,42岁,中共党员,北京星昊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制剂总监。
从化学到医药,从实验室到药品生产,张俭21年的制药之路几经转折。2013年,家人重病促使她走出实验室,将所学积累知识转化为实际药物服务于人。加入星昊医药,她主导研发的首款抗肿瘤药物正是当初家人所用那款。出于对亲人的承诺与制药人的责任,她将全部精力都放在药品研制上。但抗肿瘤药的研发并非易事,此类药品溶解性差、稳定性低、用药剂量大,想要做成注射剂更是难上加难。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张俭带领团队对药物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和优化,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调整,成功研制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多西他赛注射液,并打入美国等国际市场。
对于药品研发,张俭有着最朴素的观点。“做研发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勇于突破自己的局限,才能在工作中有所创新”。她长期扎根一线,带领团队研发“抗肿瘤药粉针及冻干口崩片”等冷冻干燥型产品,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创新多目标配方工艺优化方法,大幅缩短研发周期30%,成功建立国内领先的冻干型速释给药平台。打造出国内最大的、年产亿片级的冻干型口崩片规模化生产线,填补多项国内外空白,其中奥司他韦和波生坦冻干型口崩片为国际首创,为儿童和罕见病患者带来希望。
“工匠要非常热爱所处行业,这样才能对产品质量作出极限的追求”,这是她对工匠精神的阐述,也是她21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日复一日的实验中,她以至高追求为万千家庭筑起安心用药的坚固防线。
王文智,男,36岁,中共党员,研究生,现任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图像算法工程师。
“追求卓越,做到极致”是王文智对待工作的不变信条和不懈追求。他立足临床需求,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临床领域,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精雕细琢产品。在发现动脉瘤手动测量存在极大误差后,他积极查文献、查标准,与临床专家反复讨论,采用载瘤动脉血管重建技术对动脉瘤进行分割并对16项动脉瘤参数自动测量,并引入数字模体对自动测量结果进行验证,实现动脉瘤精准诊断,该项工作最终形成行业标准。在微导管塑形设计领域,面对国内外尚无同类产品的挑战,他通过查文献、跟台临床手术200余台、与众多临床专家讨论,提炼出独特的塑形方案。他参与研发的颅内动脉瘤手术智能化解决方案,集AI软件颅内动脉瘤手术计划软件、微导管塑形机器人和配套智能耗材于一体,能够实现神经介入手术关键步骤的“全自动驾驶”,目前已在全国多家医院部署,用于临床治疗和医生培训,显著提升了手术成功率并降低了并发症。UKnow®颅内动脉瘤手术计划软件荣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届应用算法实践典范大赛(BPAA)医疗赛道金奖,并通过国家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被评为“国际领先”水平。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1项通过创新审批的三类注册证,申请22项发明专利(含PCT1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发表SCI论文3篇,行业标准1项(待发布)。
“钻研打磨、潜心研究”是他对工匠精神的诠释。他将技术研发的舞台从实验室搬到了实际的临床应用中,他以“医者仁心”书写技能人才的工匠坚守,以科学技术突破医学治疗的极限,助力人类健康事业不断发展。
王典,男,28岁,共青团员,中建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BIM负责人。
作为跨行业的融合者,他从土木专业跨界至建筑信息化领域,凭借多年积累的BIM技术,四年专注深耕“三维可视化”技术,不仅补充了传统BIM应用与三维可视化运维平台衔接的技术薄弱点,还打破了信息化人员与传统建筑实施人员的信息壁垒。他主导研发的低代码三维可视化交互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绝技绝活,荣获2项专利及1项软件著作权,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斩获国家级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敢拼敢上”“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是他对自我的鞭策。2021年春节间,西安奥体中心项目开工在即,他响应号召前往项目部驰援项目BIM建模工作,并保障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安防平台三维可视化建设,使项目在紧迫的时间内得以顺利交付。实践中,他勤于思考总结,将项目经验凝练成文,发表在《智能建筑》的《浅谈BIM在数字新基建中的综合应用》一文,更是荣获中国安装协会优秀论文奖。作为企业BIM应用的领航者,他通过不懈努力和持续学习,累计带领公司投报省级、国家级比赛28项,并取得国家级协会BIM奖项一等奖5项,省级协会BIM大赛一等奖6项。
他将所学“授人以渔”,创立中建电子三维可视化职工创新工作室,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激发团队BIM技能提升,该工作室荣获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及工人先锋号荣誉。他以“专注创新、勇于担当”生动诠释了青年工匠的担当与作为。
樊晋,男,32岁,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任液压气动中心主任技师,负责数控车领域,专注于航天发射领域加注供气和液压系统核心元件的制造,主要负责推进多品种、小批量柔性机加生产线的综合能力建设。
“突破自我,挑战极限”在樊晋的工作中似乎很常见。在多次外出学习和竞赛中,他深感科技与智能的关键性,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他相信“持续学习是跟上时代的钥匙”。2019年,企业引入首个回转类零件的自动上下料生产线系统,他第一个站出来主动要求参与学习操作,工作中敢于苦练技能,工作之余自学编程。在参与公司多条生产线的建设中,他将智能制造技术融入实际生产,特别在自动化产线建设方面,通过机器人技术应用为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不断探索,自主创新解决多个生产难题。通过电磁铁控制实现气源设备独立吹气,编制机器人原地画圆程序,解决铁屑不能及时吹除的问题;编制缸筒长度加、减运算自动补偿误差数值程序,解决在线检测不准确的问题,产线建设后,实现缸筒月产能从300件提升至500件,效率提升66.7%。通过设计自动顶尖工装,解决机械手二次装夹重复定位不准的问题;通过设计可夹持多种缸筒机械手,解决换产时更换夹具时间长的问题,自动生产线建设后,实现了从月产能200根,提升至月产能500根,效率提升150%。通过对机器人的运行路径规划,实现清洗工序中个零件最短时间完成清洗;通过对自主设计的三轴机械手的编程,实现了缸筒自动化抓取、组装,实现从年产能2800套/年,提升至年产能5000套/年。
为了将自己所学传授下去,他按企业传统自主编写《回转类缸筒作业指导书》,将各种经验和创新转化为有形的智慧资产,供其他同事学习借鉴,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培养更多的人才,从而推动公司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方面有更多发展。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诠释工匠精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技术的热爱、对创新的追求、对传承的坚守,永远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王欣,男,36岁,中共党员,北京奔驰车身维护维修科维修班长,“北京奔驰技术维护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带头人,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聘任匠师。
“要强”是王欣对自己的评价,怀揣对卓越的渴望,他“学无止境”。作为企业“新生代”技术中坚,他被选拔远赴德国求学,专攻工业机器人与激光焊接技术。这段留学经历不仅为他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更让他深刻理解了先进制造技术的精髓。他常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需要;学习的目的是应用,一定要让学到的东西发挥作用,学习才有意义”。自德国学成回国后,他仅用两个月,就集中解决了包括“激光焊接机器人信号故障自主排查”的软硬件设计,为新车型投产扫清16项“顽疾”,节省维护成本逾300万,“百炼成钢”是王欣成长的真实写照。他坚持以赛代练、以赛促产,将各类竞赛中解决的课题、学到的知识进行转化应用,解决生产线上的具体难题。在比赛中他屡获佳绩,在2021年“全国第七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项目中,获得北京市决赛第一名,全国赛团体第三名,并获“北京市技术能手”称号及“大赛优秀选手”称号。
作为“北京奔驰技术维护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带头人,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目前,工作室已累计申请专利62项,论文发表117篇,获得40余项行业荣誉。他创新开展“自动化学院”和“导师制”活动,让队员专长得以传承,技能得以弘扬,累计培养学员493人,授课超过1万学时,为企业及行业培育了大量优秀人才。
“以精湛技艺立足行业之巅,以满腔热忱助力企业发展。”这是王欣对工匠精神的深刻诠释,他用行动证明了学习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展现了新时代工匠的卓越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