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感但不失严谨
我们在上涨中太容易过度乐观,只有在回调甚至在熊市中,才能更清楚地看清环境。之前 3 月行情乐观的时候,有朋友问我,觉得自己膨胀了,应该辞职了,市场太容易赚钱。但是经历了 5 月的行情,估计这个态度要反转了。
4、5 月的行情再次证明稳定现金流(收入)和保留一定现金比例(不满仓)的重要性。一方面市场回调和下跌时,现金和其他资产可以对冲部分下跌,让自己没那么难受;另一方面,手头有钱或者有现金流,在下跌时才能够稳步加仓,看着白捡这么多便宜货,心情也就没那么糟了。
关于投资有一个建议,重要的投资相关决策和变化要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做出。在下跌中我们更容易看清自己的,也更容易看清市场的负面预期。之前在雪球上也读到过类似的观点,「是否要转成职业投资,这个决定最好再熊市末期做出,而不是在牛市高峰时期」。
实证目标
为了方便新朋友阅读,简单重复一下实证的目标和方法,老朋友可以跳过这一节。
这个系列实证是我个人财务计划的公开,目标——工资理财实现财务自由,F.I.R.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Early Retirement)。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担心生计问题,更有底气
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放心做那些自己喜欢,却不一定能够养活自己的事情。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
#0 | 制定你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
、
和我一起财务自由
,对于理解实证会有很大帮助。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积累 500 万人民币净金融资产。
实证第 3 期
截至 5 月底,计划完成度 45.61%。
5 月完成度增加
-1.98%
,其中 0.46% 增量来自储蓄,-2.44% 增量来自投资收益。这个月市场不给力,一下没了近乎半年的储蓄。虽然波动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实发生时看着还是挺不好受的。
本月的下跌其实主要来自国际市场,尤其是美股。A 股基本上是个震荡行情,今年为止还保持着浮盈。
预算及储蓄情况
F.I.R.E 的重点在于积累财富、
慢慢变福
,我认为积累本金比投资本身更重要,这会从底层改变我们对于财富的看法。
5 月储蓄率
55.71%
,预算执行情况基本满意。单看储蓄率数字比较低,因为有几笔需要摊销的大件消费,后面几个月会补回来。
预算情况,4 月(左),5 月(右)
简要盘点一下:
餐饮预算略有盈余,和上个月的预估基本一致。记账久了,什么时候花钱多、花钱少已经基本清楚了,大小月的规律也差不多摸透了;
我自己这个月基本没有消费,除了一次洗牙,可以摊销掉一大笔「开支缓冲区」的超支了;
「攒点礼物钱」和「也太太的预算」和我关系不大,都是给也太的,我只负责帮助记录;
家庭开支入了一点新设备,后面愿望清单会说。
关于预算的具体规划,可以参考
实证 #1
。
愿望清单复盘
除了周期开支,比如房租、水电、保险,和琐碎的餐饮开支,所有的购物和消费我都会通过愿望清单来执行,先放进愿望清单,评价自己的「想要程度」然后再消费。设立愿望清单的好处在于把所有想要的消费都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哪些必需、哪些非必需也就一目了然了。
愿望清单的变动
本月的消费主要洗牙和咖啡机,洗牙没啥说的了(实际开销不到 100),用的是我自己的个人预算。第二笔是买了一台新的咖啡机和磨豆机,Delonghi 685 和 Graef 800,用的是家庭预算“家庭开支”。
喝咖啡的量渐渐上来了,家里平均每天 3 杯左右,胶囊有点吃紧,单价太高。换成咖啡豆的话,每年成本能降大概 80 欧元,两三年就能值回咖啡机和磨豆机的费用了。而且不得不说,手动咖啡机的品质比之前还是有不小的改善,这笔投资对于生活幸福感的提升相当明显,关键是还省了钱。
对于喝咖啡频率比较低的朋友,还是建议胶囊咖啡机。如果买传统咖啡机,因为咖啡豆的保鲜期太短了,很可能喝不完就放过期了。
关于预算和愿望清单的思考,可以在公众号回复「gtb」,我有系统写过。
当前投资持仓情况
可能很多朋友都是冲着持仓情况和投资建议来的,而实证写了这么多期有的朋友表示很失望,因为看不到任何骚操作,甚至连基本的操作都看不到。
这确实就是我自己的真实投资持仓,投资真心没什么复杂的,积累、买入、持有,躺着赚钱就行了(当然短期还是有赚有赔的)。搞出一堆所谓的骚操作,到最后操着卖白粉、开黑车的心,还掉沟里了,何必呢?
分享一句霍华德·马克斯在《周期》中的金句:
事实上,有些技能可以被称为“反技能”,因为获得的这些技能越多,就越妨碍投资成功。有些人学会了太多反技能,那还不如去抛硬币,或者干脆委托别人管理资金,避免自己做决策,这样投资业绩反而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