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看超过四十集的电视剧,是吴秀波和于和伟主演的《虎啸龙吟》,时隔大半年,再一次看长篇电视剧,还是于和伟和吴秀波主演的,《猎毒人》,区别在于,上一次吴秀波是主演,而这一次,于和伟是绝对的主角,吴秀波出场时间并不多。
这么长的电视剧,为什么能让我一口气看下去呢,不只是因为缉毒题材,不只是因为片子花了两个亿,也不只是在四个国家五个地方拍摄,更不是因为有枪战、车战,我天生对这类的爆点免疫。
大概是因为人,主人公是理想中的我,是我一直想要成为的人。《虎啸龙吟》里,吴秀波演的司马懿,就是那个理想中的我,《猎毒人》里的吕云鹏,就是那个理想中的我。
▲吕云鹏回头的瞬间。
吕云鹏和吕云飞,分别是于和伟和吴秀波扮演,两个人有共同点,深不可测,手眼通天,临危不惧,但具体到个人,又各有侧重,吴秀波儒雅一点,于和伟带点匪气痞气,有一种对自己的狠劲,我喜欢那种儒雅,却更希望自己带点匪气,狠一点再狠一点。
吕云鹏是化学工程师,拥有很多专利,和一个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嫂子娴静(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刘葳蕤演的),一对侄儿相貌出众,他本来可以像广告里的中产男士一样生活下去,但他的哥哥吕云鹏是警察,为了缉毒,去毒枭手下卧底,最后被发现,毒枭甚至打算把他家灭门,算做惩罚,最后导致他的侄儿丧生,侄女受伤,嫂子精神失常。
他于是卖掉自己的专利,拿到一大笔钱,去了哥哥最后消失的地方,为哥哥一家人复仇。他开始扮做一个跑单帮的毒贩,随后一步步获取毒枭的信任,最终走进毒枭的大本营,利用自己的化学背景,和几大毒枭之间的斗争,给自己找到了躲藏的缝隙,最后成功复仇。
▲吴秀波和于和伟的工作照。
当然,在复仇的过程中,他的目的和手段都有了变化,起初,他只是为了给自己一家人找个公道,因此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接触到吸毒者赵毅之后,他了解了吸毒人的痛苦,毒品又是怎么改变他们的人生,让他们走上不归路的;和警方取得联系,得到警方的帮助之后,他认识了魏海和江伊楠,了解到他们为缉毒付出的努力,做出的牺牲。
这些所见所闻和经历,最终改变了他,他有了新的觉悟:“
我的仇还没报呢,只不过,我现在要报的,不只是我一个人的仇了。
”最终,他从一个个体户卧底,成了警方认证的卧底,使命更大,责任和更大。
是个很酷的故事。
要知道,涉案尤其是缉毒类的故事,是很难过审的,尤其是这样一个知识分子为家人复仇、老百姓参与缉毒的故事,分寸把握不好,就会过分突出个人,淡化警方的存在感。但这个故事分寸把握得很好,尤其是于和伟身上的那种苍凉感,配上那首属于他的主题歌《一个人》,和片头里的他一次次转身,留个背影在画面上,都非常酷。男人心目中的理想自己,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药神客串了一个大毒枭。
先从相貌上说。于和伟不是帅哥,但非常耐看,而且很耐老,就是那种抛在人堆里不算显眼,但第二次扫过去就会注意到的人。这种人当卧底,比较有说服力。记得小时候看一本讲述克格勃历史的书,其中提到他们选择特工的标准,最重要一条就是,相貌端正又普通,不能给人留下过分深刻的印象。而之前看过的很多电影电视,总要选择帅哥演员去演卧底,这样的卧底,恐怕是非常容易暴露的,他的危险值天生就比别人高,编剧让他再聪明,情商再高,再善于周旋,恐怕也欠缺一点说服力。
于和伟就是那种常人脸,换个发型换身衣服,几乎就等于换了张脸。刚出场的时候,他是面白无须的知识分子造型,看上去和任何一个大学老师、儒商都没有区别,到了明山之后,留了胡须,发型衣饰都变了,马上就显得又阴郁又英俊。
而且表情也不一样了,当工程师的时候,表情很鲜活,说话动作都带点照顾人的意思,甚至有点唯唯诺诺——中年男人永远要应对四面八方的人。经历了家破人亡,踏上复仇路之后,他的表情变少了,有点北野武式面瘫,常常戴着墨镜,心理活动都藏在那张没表情的脸和墨镜下面,和那个不择手段的他非常相配。
后来和家人重逢,胡子又剃掉了,墨镜摘掉了,表情又鲜活了,灵魂又回来了,眼睛里有了光。是很细微的变化,但一个人的命运,就在这种变化里活起来了。
▲缉毒队的颜值担当。
再从气质上说,于和伟扮演的角色,是有匪气的,没有点匪气的人,做不出他做的事,也不可能在那个环境里逢凶化吉。来到明山,认识赵毅,成功地和贩毒网络接上头,凭借的就是他身上的匪气,为了找到蝎子,和文娜接近,一点点找到蝎子的踪迹,凭的也是那点匪气,和蝎子几次过招,最终成功地惩治了蝎子,凭的也是身上的匪气。最后在毒枭的大本营,如入无人之境,凭的也是匪气。
这种匪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呈现。在有的人身上,像是一种勇敢,在有的人身上,是一种自信,是一种本能的忤逆,天不怕地不怕,豁得出去,敢想敢干,一旦走到自己设定的角色里,就挥洒自如。章子怡是这样的人,章子怡扮演的玉娇龙是这样的人。但在我看来,它本质上是一种匪气,就是不认命,不听从摆布,时刻准备要揭竿而起,呼啸山林。生活里能成事的人,都是多少有点匪气的人。
尤其是最近,米兔运动兴起的时候,看着一个个被侵犯被伤害的人的故事,我也不能不得出一个结论,人还是要有一点匪气的。不能别人给你设下一个圈套,你明明觉得不对,但因为不想违背别人的意愿,就直接钻进去,也不能在别人开始欺凌和羞辱的时候,明明不愿意接受,还要勉强自己,或者面对有点权力有点影响的人,不敢拂袖而去,不敢表达自己的不满。更不能在被伤害之后,还要继续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要敢于肯定自己,要敢于忤逆。
▲这部剧里的很多场景是在国外拍的,泰国和缅甸比较多。这些场景给这个故事带来异域色彩。
再从胸怀格局上说,于和伟扮演的角色,是有格局有谋略的。赵毅是个来历不明的吸毒者,吕云鹏却还是接纳了他,和他生活在一起,给他吸毒用的钱,帮助他戒毒,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一点点赢得了赵毅的信任和忠诚,最后,赵毅在毒瘾发作,身处险境的情况下,也还是没有招供出他,大概就是为了回报他的恩情吧。
接近印塔,接近楚莹,其实都是与狼共舞,他们都是毒枭身边的人,从生活经历到价值观和他大相径庭的人,他们追求的利益,和他更是截然相反,但他也还是泰然处之,一点点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在人际博弈中,慢慢拿到了更多的筹码。也是通过印塔和楚莹,他才能够走进楚门,在更大的棋盘上摆上自己的棋子。
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现实生活里的很多人,都是保守型的,护食型的,每每接近陌生人,尤其是生活和价值观和自己差距很大的人,总是害怕受损害,更害怕他们会冲击自己的生活观。但人就是在一次次接受冲击、被粉碎被重组的过程中,变成更大的人的。
当然,吕云鹏之所以是我想成为的人,还因为他是专业人士,有一种专业人士特有的,像狼一样的专注,他必然是非常专注,才能排除干扰,在化学领域有所成就,获得财富,这种专注,也和他的复仇行动前后一致,若非是非常专注的人,又怎么会立下目标,就一往无前,只给世界留下背影。
▲波叔亮相的场次不多,但次次令人惋惜,让人印象深刻。
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于和伟扮演的吕云鹏,是一个能在两种生活、两种精神世界里穿梭的人。当卧底,必须要有这种能力,在两种人格、两种境遇里切换,而且不受干扰,能走得出去,能回得来,能粉墨登场,也能卸妆独坐。吕云鹏确实能做到切换自如,在哪个领域,就说哪个领域的话,享受那种生活,不矛盾,不纠结,不天人交战。这也是很多成大事的人才有的品质。
其实,《猎毒人》里,我想成为的人,还有好几个,比如吕云飞,尽管他戏不多,但吕云鹏的思想和行动,处处都在说明,他是什么样的人,他不会比吕云鹏差,甚至更出色,更专注和富有牺牲精神。再比如魏海、乔立伟,都是那种非常笃定、大气,又有江湖气的人。大部分男人,都会想成为这样的人吧。
但我真正喜欢的,还有赵毅。这是一个悲剧性的角色,他在故事里的功能,类似于《绝命毒师》里的杰西·平克曼,老白的事业伙伴,看起来没有那么老辣,但在气场上一点都不比老白逊色。但找赵毅出场那一瞬间,你就知道,他迟早会为这次相遇献出生命的,在所有的故事里,这种受损害的人,最后都会彻底被毁灭的。但他的复杂,他的重情义、知恩图报,他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还是让我深深感动。其实,故事都是隐喻,现实生活里的我们,不都是这样一个受损害的,渴望平静生活的吗?
▲这部剧里的演员,多数都是演军旅剧、警匪剧出身,徐洪浩就是其中一位,经常演警察的他,这次演了一个吸毒者。
也有我不想成为的人,就是所有的缉毒警,无名的卧底,像魏海说的:“没有人为他颁勋章,没有人为他难过流泪,最多说一句,活该,又死了一个流氓”,也像吕云飞说的:“
有人说我们是铜墙铁壁,但我们是血肉之躯,我们经历过赞美,也经历过唾骂,我们也许无法成为英雄,但注定不会平庸
。”
太伟大,伟大到,不是我这样自私的凡人所能仰望,所能成就。
但有人不怕成为这样的人,就像吴秀波扮演的吕云飞,他早都看穿生死,看穿世情,他和江伊楠在绝壁上朗诵《前赤壁赋》的瞬间,是这部剧里最动人的几个瞬间: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