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的农业生产都是统治者最关注的国之大事。前面说过,农业生产须遵循一定的天时物候,而天时物候是依据四时来的。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或者说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直接影响了地球高空大气的环流走向,因而也就间接决定了四时的变化。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从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中精心挑选了二十四个最具代表性的物候事件,编成二十四节气,并将其同阴阳历法相结合指导农业生产,确系我国之独创。这一点十分鲜明地体现在我国最早的一本农事历书《夏小正》里。据考证,《夏小正》成书于殷末周初,也有春秋战国一说,撰者无考。书中还保留着将一年分为十个月上古历法。《夏小正》主要记载了每个月独有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的重大政事。这是中国人最早的观象授时的结集,也是如今二十四节气系统的前身。到了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系统已完全确立。为了方便记忆,我国民间曾创作了数不清的风格各异的节气歌。笔者小时候从爷爷那里学到了如下版本的七言节气歌,特录于此与读者分享: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历史上,二十四节气曾有过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一种是通过将黄道二十四等分的办法来决定各节气的精确位置。其中,春分节气定在黄道与天赤道相交的升交点:春分点上;秋分节气定在黄道与天赤道相交的降交点:秋分点上。如此所得到的二十四节气系统称为定气。这也是今天普遍采用的节气划分法。而中国古代普遍采用的节气划分法叫做平气,也就是先通过测定正午圭表的影长,来确定哪一天是冬至日(影长最长的那天定为冬至日)。之后以冬至点为基点,将一个回归年等分为二十四段,每段15.2184日,定为一个节气。相邻两个节气包含的天数为30.4368日,一个节气一个中气,加起来比一个朔望月长了0.9062日。如此一来,节气和中气就会在相应的农历月份中缓慢漂移,直至出现某个月没有中气的情况。何以会如此呢?这往往是由于这个节气恰好漂移到了相应朔望月的中间,它的前一个中气出现在了前一个朔望月的最末一天,后一个中气出现在了后一个朔望月的第一天。中国的农历规定,像这样缺乏中气的月份就被置闰,置闰的月份赶到哪个月就闰哪个月。在这种置闰规则下,二十四节气就相当于阳历回归年的一套标尺系统,实时检验着农历朔望月相对于回归年的偏移情况,一旦达到某个限度便立即置闰。从今天算起,下一轮农历闰月发生于2017年7月23日的闰六月,因为那一轮的朔望月周期里只有一个立秋节气而没有中气。上一轮农历闰月发生于2014年10月24日的闰九月,因为那一轮的朔望月周期里只有一个立冬节气而没有中气。包含了闰月年份的次年,过春节都会比较晚,比如2015年的春节和2018年的春节。这与我们的日常经验是吻合的。对此,读者可以通过翻看手机里的日历软件来熟悉农历的这一置闰规则。
如前所述,如今我们采用的二十四节气系统是定气。考虑到太阳在黄道上运动的不均匀性,阳历一月份的时候地球过近日点,绕日运动速度较快,相应地,太阳在黄道上的速度也快。反之在阳历七月份的时候,太阳在黄道上的运动速度较慢。这种效应导致农历中十二个月份被置闰的可能性大不相同。一般来说,农历三月、四月、五月、六月和七月被置闰的可能性最大,二月和八月次之,其他月份被置闰的可能性均为百年一遇。腊月被置闰的频率最低,为千年一遇。公元2014年的闰九月曾遭到网络媒体的大肆炒作,原因即在于此。顺便提一句,中国农历中十九年七闰的规则还有一个小小的应用,那就是判定一个人的公历生日与农历生日何时重合的问题。由于回归年和朔望月的日期组合每十九年轮回一次,据此不难算出,只要一个人的公历生日不是2月29号,同时他的农历生日不在某个闰月内,那么只有当他的年龄是十九的倍数(即十九岁、三十八岁、五十七岁、七十六岁、九十五岁等等)时,他的公历生日跟农历生日才会重合。若他的公历生日恰巧赶上了闰年的2月29号,那几乎可以肯定,出现上述重合的日子只能是在他七十六岁高龄的时候(也有少数例外情况。为什么?读者不妨思考一下)。若他的农历生日恰巧落在了某个闰月中,那情况就变得复杂了。据此得出的循环周期很可能远远超出人类的正常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