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单读
《单读》出版物(前《单向街》杂志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50亿票房国产动画回归,没让我失望 ·  昨天  
新周刊  ·  哪吒的牙为什么破破烂烂的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过年,潮汕人有一杯“桂花香”就足够?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单读

如果有人拍下了你在地铁阅读时的照片……

单读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6-23 08:17

正文


普鲁斯特曾说,真正的书籍应是黑夜和沉默的产物,而不是白昼和闲聊的果实。2017 年 5 月 21 日单读编辑与十位从单读Classics 阅读计划群征集到的阅读者,在北京 14 号线地铁上进行了一场“《春之祭》:阅读占领地铁”的活动。我们认为“阅读应该是沉默的,但阅读者的身影不应该是沉默的,阅读无处不在”。单读 Classics 阅读计划”发布以来,一个小而美的阅读共同体已经形成并在逐渐扩大感染到更多身边的人。接下来你将看到的是,受邀担任此次活动摄影的群友“无双小主”写的一篇随感。


以下文章来自无双小主


“在星期日不去酒店喝个醉,却安静地待在他的苹果树下读书的农民……他们全都把一块无名的,无意识的,可是绝不是不重要的柴薪投进人类的大火之中。”

                                                  ——梅特林克


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1911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星期日,而我也只是作家梅特林克所描绘的那些生活中“非凡的普通人”之一。我受“单读”编辑部的邀约,去为一场名为“《春之祭》:阅读占领地铁”的活动拍照。之所以会邀请我,大概是因为在读书群里,我说过想拍一组地铁阅读者照片的想法。


去年年底,“单向空间”发起了一项“单读 Classics 阅读计划”,通过共读的方式,形成一个广泛的“阅读共同体”,我们有一个庞大的微信群,聚集了国内酷爱读书的一群人,在群里,会有与智识相关的讨论以及精神上的共道。


《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是这个阅读计划推出的第二本书。许知远说,选择这本书是因为这是一本“华丽、流畅而新颖的历史著作”。我喜欢将这本书从另一个角度概括:当文艺青年疯狂到极致,就会通过发动一场摧枯拉朽的战争去改变世界,以达到他终极的文艺理想。



当阅读计划进度结束时,“单读”编辑部召集了这次有趣的地铁阅读推广活动。来自单读classics阅读计划群里的十位阅读者,在约定的时间到达 14 号线蒲黄榆地铁站,乘坐半个小时地铁,聚在一节车厢内一起安静地阅读《春之祭》。

 

5 月 21 日下午两点,之前互相都未曾谋面的十位阅读者,以手持《春之祭》为“暗号”,在 14 号线蒲黄榆站聚齐。


我们在群里猜测过,每天帮我们安排读书进度和谈论话题的单读编辑部是帅哥还是美女,结果一见面,正如单读编辑自己所说“可男可女”!

 

(摄影:无双小主)


在活动的起点地铁蒲黄榆站,我们拍摄了这张合影。发到群里时,有群友开玩笑,女性统治人类的时代似乎马上就要到来了。


《春之祭》是一本描写一战历史的书,为了应景来点能唤起回忆的复古情调(摄影:无双小主)


我们选择了第一节车厢,周日北京的地铁乘客相对较少,有足够的阅读空间。


 看,假装有一束安藤忠雄的光突然照进车厢(摄影:无双小主)


大家站在一起开始安静的阅读,其他乘客对于我们的举动,并没有之前想象中反应那么强烈。 ta 们只是瞥了一眼后,接着低头看自己的手机,似乎手机对大家的吸引力已经超出现实中发生的新鲜事物。

 

(摄影:Doris)


虽然没有惊艳的颜值,但常年浸润在书香中的女生自有一种沉静的气质,读书的时候也自带一种专注之美,我们为她们每个人都拍了特写。


(本图摄影:Doris)


群友海特的连衣裙、和这本书的封面很搭!都是白底上有红色点状图案(以上四图摄影:无双小主)


中途到了金台路站,我们换了一辆列车,接着“占领”活动!


(摄影:无双小主)


阅读并不能像电影、美食或音乐那样从视觉、味觉、听觉直观地影响到受众,它更多是从精神气质上“润物细无声”般地吸引到同好之人。比如由另一位摄影 Doris 在“占领地铁”活动中偶遇的三位阅读爱好者:

 

(摄影:Doris)


这是一位大二的在校生,主动上来询问我们这么多人在阅读的这本书,是讲的什么内容?

 Doris 说,这本书匠心独运由社会文化心理的角度切入,从《春之祭》芭蕾舞剧首演到 1945 年希特勒的死亡,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影响和余波。


Doris 的解说引起了这位同学极大的兴趣,他爱不释手地翻阅着《春之祭》,兴奋地问哪里能买到这本书?


(摄影:Doris)


单读的编辑在一旁笑笑说,这广告我来打好了,这本书是单向街书店独家引进出版的,而且只能在单向空间相关的平台买到。


然后, Doris 与这位外国友人和他的中国朋友聊起了“一战”。


外国友人说“一战也真是神奇,不知道为什么就打了起来,而且战后基本上整个欧洲大陆上的封建帝王就被消灭了”。


与 Doris 聊一战的外国友人(右一)以及他的朋友(摄影:Doris)


他在翻阅了《春之祭》后,指出这本书原作是在 1989 年出版的,是一本属于 20 世纪的书。


Doris 后来对我们说之前对书中所描写的有些细节不解,现在恍然大悟原来书中所对应的“现在”其实是上个世纪。


这次活动,在到达地铁望京南目的地后宣告持续半个小时的“占领”结束。

 

在电子阅读泛滥的今天,每一个为了生计穿梭在绚烂都市中的现代人却愈发地容易陷入焦灼与空虚。我相信那些每天利用通勤时间在公共场所捧着一本纸质书的阅读者,能给这座冷漠都市带来哪怕一丝的温暖。这大概是我所理解的这次活动的另一重意义。


公共场所阅读,也会有很多有趣的故事,Ins(类似新浪微博的社交软件)上就有位法国小哥专门拍摄公共场所勤奋读书的帅哥们,据说读纸质书被异性注意并搭讪的机会好多!


(这位法国小哥在地铁上看书的法国小哥,被一个女游客拍下了发在@intergrame上,一天就引起了三千多个人点赞 图片来自网络)


而且Ins还统计了被异性关注且加分书单,男生前三是《龙纹身女孩》、《1984》和《达芬奇密码》,女生是《龙纹身女孩》、《饥饿游戏》和《权利的游戏》。


(《龙纹身女孩》真是一本把妹撩汉神书!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电子阅读方便快捷,但我们依旧喜欢传统的纸质书,那些真实触摸的质感、迎面而来的墨香,以及翻开书页时悦耳的声音,都令我们着迷!


所以我希望这次活动所呈现的“阅读无处不在”以及“坚持纸质阅读”的态度将会延续在每个无数的日常。


以后,要是在公共场合遇到读纸质书的人,我会特别拍摄下来,作为对同好之人的欣赏。


▍如有兴趣,欢迎关注文章作者的公众号:无双小主



等等,有彩蛋!



《春之祭》阅读占领地铁活动后,十位阅读者齐聚单向空间花家地店四楼的单读编辑部,又来了一场主题为“阅读、思考、独立、交流”的群友见面会。


(摄影:Doris)


还有某先生的办公室大曝光:


(摄影: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