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诗与星空
谈诗歌,谈谈星空,关于梦想,关于那些炫丽的流星。 聊股票,聊聊年报,关于人生,关于那些倔强的坚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厦门日报  ·  刚刚!预警解除!厦门接下来…… ·  23 小时前  
厦门日报  ·  香港突发!3名医生疑感染,其中1人死亡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诗与星空

京东方董事长60岁再就业,进军这个领域

诗与星空  · 公众号  ·  · 2024-12-18 08:00

正文


文:诗与星空
ID:SingingUnderStars


人才有两种,一种是战略型人才,一种是战术型人才。

战术型人才擅长关注细节,精益求精,把一项工作做到极致;战略型人才擅长规划布局,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前者少见,后者罕见。

星空君比较喜欢和战略型人才打交道,基于对未来赛道的共识,能够提早部署,做出贴合时代发展的转型方案。

如果没有战略型人才的引领,战术型人才很容易掉到过于关注细节的沟里。

王东升就是一个非常罕见的战略型人才。

2019年,61岁的王东升在京东方退休。


01

王东升和京东方

王东升在京东方的发展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1992年,北京电子管厂连续亏损7年,面临破产。时年35岁的总会计师王东升临危受命,担任厂长(此时他已经拿到另外一家企业的邀请和新房钥匙)。

1993年,王东升带领员工自筹650万元种子基金进行股份制改造,创办了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更名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东升任董事长兼总裁。

在王东升的领导下,京东方迅速扭亏为盈,并于1997年在深圳实现B股上市,用5年时间从濒临倒闭到涅槃重生。

1998年,王东升预见到液晶显示技术将取代显像管技术,明确作出“进军液晶显示领域”的战略抉择。

京东方在王东升的领导下,通过几次市场低谷的机会,逆周期扩张,实现了弯道超车。京东方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显示企业,结束了中国大陆“无自主液晶显示屏时代”。

王东升提出了显示产业的生存定律“王氏定律”,即若保持价格不变,显示产品性能每36个月必须提升一倍以上。

2019年6月,王东升提请不再参与下一届董事提名,标志着王东升时代的落幕。他将京东方从一家濒临破产的电子管厂打造为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和显示器面板供应商。

王东升的领导和战略眼光对京东方乃至中国液晶显示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说,面板行业的弯道超车路线,给芯片产业打造了一个样本。

无论是面板还是芯片,韩国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对手。

而这两个行业,韩国采用的正是举国战略(现在的动力电池行业也是如此)。三星和LG几乎拿到了全国资源和资本,在国际市场进行竞争。

中国面板行业曾经吃过亏,被日韩和台湾省的资本联手坑掉了大部分国产面板厂商。打着当地招商引资的幌子,搞虚假合作,把国产厂商摁死在萌芽状态。

幸运的是,王东升一直得到了北京当地的大力支持,拿到大把低息、无息贷款,甚至银行入股。

如今京东方的面板已经和三星没有代差,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王东升完全可以没有心事去颐养天年儿孙绕膝了。


02

退休后的王东升

对于搞技术和科研的王东升来说,61岁还正是闯的年纪。

他并没有真正退休,而是创立了奕斯伟。

创始之初,号称是从事物联网业务。

其实星空君当时就看出了端倪:物联网只是一个幌子,老王真实的野心是芯片自主化。

2024年11月,奕斯伟递交了科创板招股书。这一年,王东升66岁。

招股书显示,奕斯伟是国内12英寸硅片头部企业,公司已成为国内主流存储IDM厂商的全球硅片供应商中采购占比第一或第二大的战略级供应商,实现了对国内一线逻辑晶圆代工厂大多数主流量产工艺平台的正片供货,是目前国内新建12英寸晶圆厂的首选硅片供应商之一。

除了国内客户,公司还有大量的海外客户。

目前公司已向客户D、联华电子、力积电、格罗方德、日本铠侠、美光科技等全球一线晶圆厂批量供货,报告期各期外销收入占比稳定在30%左右。

客户D是比较神秘和有趣的,一般来说,国内一些避免制裁的企业、军工企业会有不在合作方招股书体现的需求,而隐去的海外客户名字,莫非是传说中的第一大芯片代工商?


03

资本盛宴

王东升在京东方的成功有目共睹,他新选择的领域也得到了资本的支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