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从药物作用特点、适应症、用法、联合用药等方面,来揭开这2种常见“胃药”神秘的面纱,学会更准确选择,更合理的用药。
抑酸药又称胃酸分泌抑制剂,通过各种机制抑制胃酸的分泌,如质子泵抑制剂、H
2
受体拮抗剂。
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中枢或外周介导的胃酸分泌,对基础胃酸分泌及各种形式的应激性胃酸分泌都可产生有效抑制。代表药物有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等。
抑酸强度: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或奥美拉唑。
H
2
受体拮抗剂阻断壁细胞的H
2
受体,可抑制由进食、胃泌素、高血糖或迷走神经兴奋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代表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抗酸药不能直接抑制胃酸的分泌,可中和胃酸、降低胃内酸度,迅速缓解胃灼热、疼痛等症状。代表药物有碳酸氢钠(小苏打)、氢氧化铝、氢氧化镁、铝碳酸镁、碳酸钙等。
总的来说,抗酸药可直接中和胃酸,起效快,但随着胃排空不能
继续中和不断分泌的胃酸,作用持续时间很短。通常抗酸药使胃内pH>4的时间仅有4h。
抑酸药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胃酸降低明显。其中质子泵抑制剂的抑酸能力大大超过H
2
受体拮抗剂,H
2
受体拮抗剂可使胃内pH>4的时间持续8h,而质子泵抑制剂可达18h。
抑酸药
用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胃炎、上消化道出血、消化不良、应激性溃疡、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溃疡等。
抗酸药
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反酸。用于消化性溃疡或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抑酸剂
质子泵抑制剂的吸收利用多受到胃内食物的干扰,在晨起或睡前空腹状态下服用最佳,必要时可在晨起、睡前各服用一次。
H
2
受体拮抗剂对胃黏膜多无明显刺激,吸收利用基本不受胃内容物的影响,一般在餐后或睡前服用。
抗酸药
直接中和胃酸,迅速缓解胃痛,一般应在餐前0.5h或胃痛发作时服用。
但一些复方制剂如
复方氢氧化铝
、
复方铝酸铋片
胃必治、
复方碳酸氢钠
等主张在饭后1~2h后服用,原因是当胃内容物在胃内消化后,即进餐1~2h后,服用本药疗效最佳,维持缓冲作用达3~4h。
餐前服药:一般是餐前0.5或1h。如果餐前吃了很多零食,那规定餐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在空腹或胃内食物很少的状态下是最好的服药时间,不能只单纯遵循餐前或睡前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