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WallStreetTequila
WST是拥有500多位精英导师的一站式平台,所有导师均来自全球范围内的顶级投行、管理咨询公司、四大及FLAG科技公司,我们帮助学生斩获顶级公司的Offers并完成职业发展各阶段的目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刀法研究所  ·  资生堂2024年营业利润下滑73%;%Ara ... ·  昨天  
Excel之家ExcelHome  ·  接入DeepSeek以后,我的Excel真的 ... ·  2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DeepSeek接入到WPS文字,3分钟搞定 ·  2 天前  
玩物志  ·  瑞幸涨价,「背刺」返乡打工人 ·  2 天前  
完美Excel  ·  对比deepseek,编写计算年龄的自定义函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WallStreetTequila

我能干什么——给在咨询业不到5年的你

WallStreetTequila  · 公众号  ·  · 2017-08-27 09:02

正文

“我能干点什么?我在社会上有什么竞争力?!”

这是做咨询工作中最根本的问题

大多数人时时为此困扰

甚至有时夜不能寐


传统管理咨询公司里generalist的心慌

我phd毕业至今11年,一直从事咨询业,做过管理咨询公司开始,去过boutique strategy firm提升,也经历了tier 2 strategy firm和Big 4的合并,在这里分享下我刚毕业后前四年在咨询公司的经验,希望能帮助求职阶段的同学们判断自己的方向。


1

local咨询老板教我快速洞察客户真实的需求

毕业时正逢博士歧视,别无选择地进了一家local consulting company。公司主业是ERP实施咨询,但作为第一个打响ERP+BPR的咨询公司,公司的传统管理咨询业务在国内也是不错,在钢铁、贸易等行业颇为领先。然而,问题就在于,传统管理咨询也太传统了:战略、管控、组织、流程、IT规划等。


第一个项目就是一个贸易行业大客户的综合项目,整合3家公司;战略、管控、组织、流程、IT规划打包全做,我承担、参与了其中的绝大部分内容。5个月的15~18*6的工作虽然辛苦,但个人能力与经验长进很快,在PM的指导下完成战略梳理报告,向客户总经理汇报,组织被整合的3家公司管理层做战略研讨……时间过的飞快,每周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PM联想VP秘书出身,对客户利益层面的需求神目如电,总能一眼看明客户untold requests(os:人精啊!)。每次和客户沟通后,他都会让我讲一遍我对客户所说内容的理解,然后他再给我讲一遍他的理解:桌面上说的是A,其实背后是ABC。更重要的是,他是如何判断得出这些结论的!进步巨大!!!不愧是我们的老大。


2

深入项目,摸清市场、销售、客户关系

第2年大部分时间在BD——见客户,沟通需求,准备proposal,听销售团队定赢标策略,小项目也可以自己去讲标。公司销售线来自是前HP团队,感谢这帮当年一起战斗的兄弟,帮我 打开了另一个视角,让我实地学习了如何销售,如何处理客户关系和复杂的客户要求, 这些和Deliver完全不沾边的经验和能力在3年后帮助我以合伙人的心态工作,在5年后帮助我不断快速晋升——5年后,我在一位师兄身上仍然学到了很多的hard skills,然而,即便这样senior的师兄,对sales仍然不够了解,但是,这时候他已经太senior,以至于没人会去教他sales了,尽管他正受困于如何搞定quota。当然销售和管理咨询顾问并不是一个世界的动物,他们也有很多让我大开眼界的玩法。其实,ERP实施顾问和管理咨询顾问也不在一个世界的,他们也有一些奔放的故事。


第2年总体上喜忧掺半。喜的一年如上所述,忧的一面则是, 公司的项目类型太少,就那么几样,反反复复没超出第一年的范围 ,hard skills层面我已经不能学到新东西了!


第2年还发生了一件事,从此“我能干什么?”这个问题一直跟随着我,如影随形。老大在联想的同宿舍兄弟,后来跟随着联想的投资进了金山,做了副总。不记得他在什么场合见到过我,总之有一天他突然约我吃饭,席间听出他是在给一个位置物色一个人选。他问我,你擅长什么?我很认真地给了我的答案,但当时及现在回想,都觉得那个答案是如此苍白,甚至好笑。总之,这顿饭给我上了一课,让我时时反思,这个社会上,哪里是我的容身之处。


3

跳槽外资咨询,领教大兵团作战

当时我以为,是local公司限制了我的视野,所以我选择跳到外资咨询公司。正好老大也因为内部问题离职了,我也就在猎头的介绍下跳到了一家刚进入中国不久的外资咨询公司。公司听起来还不错,母公司是奥运会IT技术合作伙伴,咨询业务是收购某四大欧洲业务发展起来的,似乎应该有一些global knowledge吧。


Personal progress as a summary

  • 第1年结束,升了1级,第1年半,fast promote到manager

  • 入职时的6w,离开时16w,感受就是:终于不用老想着差补了

  • 换到新公司,26w


新公司果然比local公司高大上!一群来自Big 4和AC、IBM的同事!顶头上司居然还是McK过来的!客户是国字头500强的化工企业!给收入几百亿的事业部做战略和组织调整!听起来真是兴奋!所以很开心地工作,并小心地担心自己在local公司的经验会不会被人嘲笑。


几周后发现,hard skills确实和McK过来的老板有显著的差距。这时候已经在独立领导一期战略的后期工作和二期的事业部组织stream了,几个title比我高的同事跟我一起做,所以自信心反倒没受到打击。


在化工客户那里是大兵团作战,公司同期开着四五个项目,PMO开会坐满一个大会议室,top tier strategy firm也在那里工作,或者pitch这个客户。这个阶段主要是 感受了大兵团作战、多项目管理时的相互协调,并从前McK上司那里学了不少具体的东西——通常是他提到一个概念,我事后沿着这个概念去补充知识。


4

金融危机,转型银业风险管理咨询

连续做了3个项目之后,项目间隙回到办公室做BD。然而,这段时间发生了两件事情:


  • 全球金融危机来袭,公司lay off了一些人;其中一位认为是被公报私仇,找到媒体在一份商业杂志上爆料公司愚弄了客户


  • 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第二轮lay off,non-billable人员一律干掉


Unfortunately, I was on bench then! 这时,天问再一次在我脑海里盘旋:我能干什么?


毕竟,作为top performer,总是受到照顾的——我被安排到国有四大行的项目团队接受PM面试,于是,我就莫名的进入了银行业风险管理这个新领域。


5

主动求变

加入顶级咨询合伙人的boutique firm提升短板

新项目居然是一个更大的坑。多国部队,各组骨干谁都不服谁,偏偏事后看来,每个骨干的业务能力都有偏颇,更要命的是,多国部队的精英们固然在全球大行里操作经验丰富,但身为华裔的天花板,以及海外多年的reverse culture shock,使得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四大行中层和高层的语言艺术,更别提agenda了。然而,在这样混乱的环境下,两个月后,我仍然从某个stream勉强友情接收的外援,变为负责风险战略和组织的stream lead。


混乱的团队必然带来混乱的结局。后来我被同事邀请一起加入了一家小金融业咨询公司。但我始终还是不喜欢银行业,更不喜欢风险管理。跟一个top tier猎头合伙人聊过一次之后, 我觉得我的问题仍然是hard skills和soft skills不匹配, 所以我在7个月做完3个项目后,还是选择了离开。


从加入四大行的项目,到离开金融咨询,这段时间是我的前半生中第三煎熬的阶段。金融危机一刀切裁员下失去对个人命运掌控的无力感,进入全新行业全新话题从头学全新知识的摸索,对“现在学这些有什么用?!以前学的都用不上了吗?!”的质疑,“换工作的话,离开咨询行业我能去哪儿?”这个问题第一次认真地进入了我的脑海——起因只是因为时代大潮下咨询行业的不稳定性以及个人hard skills短板带给我的极度不安全感。


总之,有短板就补吧!在前McK上司的介绍下,我加入了一家由McKinsey前顾问创办的boutique firm。接着我的补课又开始啦!


前6年,我为“我能干什么”这个问题所困扰,当时我的身份标签是generalist;在咨询行业的最后3年,我已经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核心能力和市场价值,并在遇到与我的能力和兴趣匹配的工作机会后,离开了咨询业。



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人生总是机缘巧合之下的轨迹,别人的路径只有参考价值,自己的路自己满意就好。参照一线城市预期人均寿命,人生已过一半,偶尔又想起少年时学到的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愈发觉得意味深远。


本文转载自刘文刀知乎内容,如需再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已经在职场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的你

想更上一层楼,跳入高大上的买方世界看过来

WST 独家推出

买方VIP项目

帮你在激烈的PE/HF竞争中脱颖而出!

项目详情戳下方图

👇 👇 👇


报名买方项目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WST Team


微信ID:

KennychenWST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

去年的WST VIP学员都去哪了?

请猛戳下方图片查看!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