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正在洽谈筹集新一轮65亿美元的融资,估值可能升至1500亿美元。同时,OpenAI还寻求循环信贷约50亿美元。此前ChatGPT的付费模式和CEO奥特曼的争议引起关注。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如团队离职和Sora研究的困境,但OpenAI的融资优先级仍然很高,因为尚未实现盈利。融资将用于支持计算能力和其他运营费用,并允许员工在股权回购中出售部分股份。
尽管面临团队离职、Sora研究的困境和CEO奥特曼的争议等挑战,但OpenAI的融资优先级仍然很高。
融资将用于支持计算能力和其他运营费用,并允许员工在股权回购中出售部分股份。这对尚未实现盈利的OpenAI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外部资金的注入,今年的净亏损可能达到50亿美元。
【新智元导读】
OpenAI的新一轮融资将筹集65亿美元,如今估值已升至1500亿美元,跻身「千亿美元俱乐部」。
据彭博社周三报道,OpenAI正在与投资者洽谈筹集新一轮65亿美元的融资,或将推助公司估值达1500亿美元。
同时,据知情人士透露,OpenAI还正在向银行寻求循环信贷约50亿美元。
消息一经报道,就引发了一波热议,特别是金融圈的关注。
结合此前传出的,ChatGPT或将按年付费200美元,当然也免不了被疯狂Diss。
此外,还有网友组织了公开投票,讨论OpenAI最终的IPO价格。
据早前的报道,Thrive Capital将领投此轮融资。同样,预计投资10亿美元的Thrive Capital也对OpenAI最新估值「三缄其口」。
此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越来越依赖OpenAI」的科技三巨头,微软、苹果、英伟达预计也将投入资金。
其中,作为OpenAI最大投资者的微软,过去已经投资了约130亿美元。而据知情人士透露,英伟达此前也讨论到投资约1亿美元的程度。
事实上,OpenAI也并不是第一个向华尔街银行寻求循环信贷便利的大型科技初创公司。
Meta、Uber等科技公司也曾在筹集IPO之前向银行寻求信贷额度,以加强和银行的联系。
按照惯例,公司常会奖励那些做出大额信贷承诺的银行,让他们参与到IPO过程中。作为回报,贷款方也会为公司提供更有利的融资条件。
自2015年成立以来,OpenAI一直处于AI快速转型的中心。
ChatGPT、Sora、GPT-4o mini等一系列大热产品相继推出,所展现的强大的文生视频、语音、文本能力,将OpenAI推为备受瞩目的投资「新宠」。
但是,去年年底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宫斗」事件。据有关人士分析,即使事后已采取了整改措施,也势必会对此次融资造成不小的影响。
毕竟,
初创团队均已纷纷离职
,CEO奥特曼至今也还饱受争议。
前两天,还没上线的「期货」模型
GPT-4o的项目负责人,也离开了Open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