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萍乡公安
萍乡市公安局承担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海公安  ·  青海着力提升队伍应急救护能力 ·  20 小时前  
中国社会科学网  ·  独家策划 | ... ·  2 天前  
中国社会科学网  ·  独家策划 | ... ·  2 天前  
成都日报  ·  批复同意!四川将再添一座机场 ·  2 天前  
成都日报  ·  批复同意!四川将再添一座机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萍乡公安

她,就是她,“空中警务站”成功寻回走失老人

萍乡公安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2-16 10:2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萍乡市公安局警航支队配合地面搜救力量,利用'空地一体'智慧警务体系,成功在一处地形复杂的山林中寻回一名走失老人的事件。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警方接到群众求助,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描述警方接到求助电话后,迅速组织搜救队伍进行搜救行动。

关键观点2: 搜救工作陷入困境后,科技赋能成为关键。

介绍警方利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通过空中警务站进行搜寻,成功发现目标。

关键观点3: 无人机的使用极大提升了搜救效率。

说明此次救援行动中,空中警务站累计巡航20余公里,扫描分析热源数据500余条,并将传统搜救效率提升近5倍。

关键观点4: 此次事件展现了科技赋警的实战效能。

强调警方深入推进“科技兴警”战略的重要性,以及此次救援行动的成功实践对群众安全的守护作用。


正文

近日,萍乡市公安局警航支队配合开发分局玉湖派出所地面搜救力量,依托“空地一体”智慧警务体系,充分发挥派出所“空中警务站”网格覆盖立即响应、一键支撑、功能全面灵活机动的优势,并结合单兵警务无人机分区域搜寻的方式,历经近10个小时持续奋战,成功在一处地形复杂的山林中第一时间发现并寻回一名走失老人,用科技力量架起守护群众安全的“生命之桥”。

山高林密寻人难 争分夺秒抢生机

2月15日上午9时许,市公安局开发分局玉湖派出所接到群众紧急求助:八旬老人荣某某于当日清晨走失,家属搜寻无果。时值初春,天气乍寒乍暖,且当日小雨淅沥,多耽搁一分钟,老人就多一分危险。警方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迅速组织民辅警、消防员和志愿者组成的地面搜救队火速对周边锁定区域进行搜寻。然而,事发区域处于山势陡峭、植被茂密的公墓山区域,监控存在一定死角,对研判工作也带来较大难度,并且随之夜幕降临后能见度骤降,传统“人力地毯式搜索”进展缓慢,搜救工作陷入困境。

科技赋能破困局 无人机点亮“空中之眼”

面对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市公安局警航支队启用“空地一体”协同作战模式。开发分局所辖区域4台“空中警务站”无人机搭载热成像镜头腾空而起,在预设的3平方公里核心区域内展开网格化扫描。无人机操控员紧盯实时回传的红外影像,通过温度异动捕捉生命体征;另一组警力使用单兵警务无人机同步接入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结合老人最后出现的位置,不断缩小搜索半径。

“这有热源,还在动,是她,就是她——发现目标!快!”傍晚17时许,“空中警务站”无人机在公墓山一片茂密的灌木丛中捕捉到微弱的体温信号。经图像增强处理和警航民警的实战经验分析,确认正是蜷缩在灌木丛中的走失老人。指挥部立即向地面搜救组发送坐标位置,民警借助无人机高空视角,指挥地面警力在荆棘密布的山坡上开出救援通道,最终将老人安全转移。

为民解忧显担当 智慧警务守平安

“如果没有无人机搜山,后果不堪设想!”获救老人家属和周边群众含泪致谢。此次救援行动中,空中警务站累计巡航20余公里,扫描分析热源数据500余条,并在第一时间成功发现目标,将传统搜救效率提升近5倍,充分展现了科技赋警的实战效能。

近年来,萍乡公安深入推进“科技兴警”战略,构建起集警务无人机、5G图传、智能指挥于一体的“空中警务站”立体化巡防体系,真正实现警种支撑基层派出所工作。此次山林救援的成功实践,既是“空地一体”合成作战机制的胜利,更是公安机关践行“人民至上”初心的生动写照。萍乡市公安局警航支队将以此次救援为契机,持续深化智慧警务创新应用,让科技更有温度、让守护触达每一个角落,全力筑牢守护群众安全的“空中生命线”。

图片

素材来源:警航支队
责任编辑:肖迪、叶帅

一      审:潘林

二      审:雷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