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周末
在这里,读懂中国!infzm.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贝碧嘉”为何会创登陆上海最强纪录? ·  3 天前  
新华社  ·  台风“贝碧嘉”登陆上海 ·  3 天前  
江南晚报  ·  刚刚通知!部分公交停运、改线! ·  4 天前  
新华社  ·  夏王朝区域中心城邑被发现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周末

当我们逛博物馆时,我们在看些什么?

南方周末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08-22 22:25

正文

全文共 5629 字,阅读大约需要 15 分钟

  • 我们和文物双向奔赴,它曾是历史的过客,我们终将也是,而借由科技,历史向未来永生。就好像没有永远年轻的文物工作者们,但永远有一代代年轻人为了文物事业前赴后继。


文 | 艾霖


当下,我们对博物馆的兴趣与热情,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走进博物馆沉浸式逛完一个展览,拿着小册子集邮式成为“盖帮”一员,打卡与文物“亲密接触”的合影照,将有趣新奇的文创带回家……越来越多的人将博物馆纳入必去心愿清单,开脑洞,整花活,蹲点预约“望馆兴叹”,在馆内寻找隐藏彩蛋,愿意“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

数据切实地认证着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024年五一假期前两日,全国各地重点博物馆的门票预订及预约量同比增长数值达406%;国家文物局的统计则显示,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和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假期前三天共接待游客近4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暑假期间,文博场所进入“夏令时”,中国不少博物馆甚至打破“周一闭馆”的国际惯例,或取消预约机制,或开启“夜游”模式延时闭馆主动“加班”。根据携程数据,今年夏天博物馆的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90%,暑期国内博物馆的门票预订量已经超过了主题乐园,成为最受欢迎的景区类型。

跳出日常生活语境的人们走进博物馆,触摸一座城市的文化肌理,锚定生活里缺失的内核,寻找到自我与世界连结的更多可能。他们在橱窗里寻找到治愈精神内耗的“显眼包”委屈陶俑小人,给文物造型二次创作配上表情包迅速在搞笑界站稳脚跟,在大同云冈石窟“与大佛击掌”许愿求好运,在德阳广汉三星堆“戴金面罩”,到景德镇只做一件事就是寻找“无语菩萨”,在甘肃省博物馆看到了“世另我”——“着急下班的打工马”。

一份份攻略和口口相传的裂变式种草中,曾经高冷端庄的“文物仓库”一改往日庄严肃穆的刻板印象,画风急转,从门庭冷清到一票难求,博物馆开演了“重生之我是顶流”的新戏码——博物馆俯身走下神坛,却走进了人们的眼睛里,“每件文物都在可爱地发光”。

1

穿越时空的邀约

社会学家Bella Dicks的描述亦与如今打破了上千年“次元壁”的博物馆不谋而合,也成为当代青年们自我表达的载体——“今天的博物馆不再是物品的储藏室……它们承诺带给参观者发现之旅,而不是把他们带到布满灰尘的橱窗前走廊里。它们提供有关人们的生活和社区的景象和声音,而不是让参观者围绕着一堆令人起敬的物品赞叹。”

今时之物乃古时之物,脚下之土亦是古时之土。从数千年时光中走来的器物和故事,修复室里的器物残片各有其美。透过青铜尊的裂隙,能看到曾经装的海贝。文物本身就是历史痕迹,叠在文物之上的痕迹更加动人。每个细微的图案、花纹,都是历史的见证者,除开客观上遥远而冰冷的器物,它也是带着故事、温度、情感寄托的存在。

博物馆中的顶流网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堆堆”。“堆堆”的风吹草动每每会在热搜上一挂好几条。7月,“堆堆”再次上新,“匠心妙手——三星堆遗址新出土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示”拉开帷幕。数据显示,今年三星堆博物馆周边民宿的暑期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15倍。青铜古树和黄金面具所蕴含的古蜀文明故事,让年轻人沉浸于“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并且持续一醒一醒又一醒的震撼之中。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长聘副教授李德庚写作《流动的博物馆》时遍寻文献,而他在所有关于博物馆意义的论述中最喜欢的一句是美国诗人、批评家苏珊·斯图尔特曾提出的“抗拒时空压缩的迫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博物馆的内核从未改变,它靠集合时空中的“碎片”事物,重新编织出一个乌托邦幻境,来帮助人突破“此时此地”的精神囚徒困境。观众得以跟着博物叙事一起,走出现实的重力场,走到时间流之外,跳出被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限定的那个“我”,去获得日常生命之外的另一种体验。

“人类文化在此凝固,过往岁月汇成史书。”自1929年在村民燕道诚家院子里一铲子挖到堆满玉器的土坑以来,三星堆遗址就成了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一件件代表古蜀文明的文物从这里陆续被挖掘。

而今,考古经历到第96个年头,与大多数考古不同,一般考古都会变得越来越清楚,但从出土大量青铜面具和奇异雕像的那一刻起,三星堆文明就留下一个个神秘莫测的谜团,这些不计其数不按常理出牌的器物,带给人惊世快意的同时让人糊涂却痴迷。

“三星堆之眼”,一批巨大的“手办”叩响了古蜀王国神秘的大门。长达1.42米的金杖,精细的神祇纹饰,展翅欲飞的神鸟;高达2.6米的青铜大立人像,刷新了青铜人像的世界纪录,衣冠华丽,神情肃穆,手执祭品;超过3米的巨大青铜树,繁丽到无以复加的青铜祭台,完美贴合铜像面部的黄金面具……接受祭品的青铜纵目面具似乎也是古蜀人自带幽默基因的证明,双瞳远眺,耳大眼突鼻子高,面具的嘴角微微上翘,如同受祭时刻的满意微笑。古人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与寄托自然浮现眼前,《山海经》中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鸟”的记述也有了具体可感的形象,通天之木仿若古蜀国人将心之所念上达天听。

这片土地,似乎有种莫名的引力。古蜀国先民们精湛的工艺水平、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力和独特的图腾崇拜构成了三星堆瑰丽的文明图景,甚至让后来者惊叹到不停争辩——这些东西到底来自遥远的彼时,还是平行时空里的天外来物、同时代的外星文明。

2

修时间的人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文物是凝固的时间,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几乎都是孤品,因此,文物出土之后,室内整理、保护和修复成为当前三星堆遗址研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事实上,数字化技术和智能科技手段已渗透到文物展示和研究全流程。3D打印、数字虚拟修复等新技术正不断刷新文物的技术含量。专家们把珍贵的文物在电脑上数字建模,搭积木,拼拼图,将难以细数的残片复原,让它们重新活过来,让该组的CP重新聚到一起。

2022年,青铜大神兽从8号坑出土,与2021年3号坑出土的青铜顶尊跪坐人像,1986年2号坑出土的铜尊口沿,跨越37年的距离,它们实现跨坑相认,被完整地拼合成一件1.589米的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但事实上,刚出土时,顶尊跪坐人像和铜神兽,都被误认为是相对完整的单件文物。

神兽背部有两个锥体,人像膝盖和双脚底部有榫卯状卡口,两者尺寸相近。但这两件文物本体很脆弱,且通高超2米,尺寸庞大,直接进行实地拼对实验,有可能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修复过程的每一步都惊险万分,为此,文物修复师们决定,先在电脑中通过数字三维模型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建模,通过模拟配对帮它进行“数字重生”。

这是一项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工作。近期,一支文物3D建模修复的视频记录了这个过程,揭开了三星堆文物修复的神秘面纱,而视频中用以完成三星堆文物修复工作的那台笔记本,正是堪称14英寸最强轻薄本的华为MateBook GT 14——华为MateBook家族专业性能旗舰GT系列首款产品,在文物修复师的工作时间里,它的出现强势秀了一波专业生产力。

大部分青铜器在刚出土时,都存在残缺、裂隙、表面硬结物等病害,因此出土的第一步,文物保护专家们需要借助现代检测仪器设备对文物残片进行“体检”,摸清基础病史,才能进入修复环节。

经初步研究判断后,文物保护专家们对两件文物分别进行高精度的三维扫描,生成文物的三维数字模型,同时,根据需要对模型进行分割,以便后续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和拼接。

以AI技术对三维模型进行智能计算分析,提取神兽与人像接触面的几何特征信息,计算特征相似性得到拼接的匹配度数据指标,通过整体受力分析,判断拼接组合的平衡性,进一步以量化数据验证两件器物的“合体”拼接可行性与合理的拼接方式,而后在计算机上利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数字模拟拼接。

在拼接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模型的位置和姿态,只有每一个茬口紧密对齐才算拼合成功,研究者们需要不断模拟文物铸造之初的材质和纹理,使数字模型更加接近实物的真实面貌——整个数字模拟和拼接过程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三维建模、计算分析以及物理引擎模拟等复杂任务,任何一个步骤都需要极强的算力支持、优秀的多核处理能力,以应对大量的并行计算任务,确保准确性和效率。

这听上去并不算绝对复杂,但却实在不容易——要在移动与固定场景中无缝切换,笔记本设备自然最佳。但笔记本电脑往往主打便携,轻薄和性能难以兼得,它们无法与同等配置的台式机或专业工作站相媲美,很难快速完成庞大的数据处理工作。

而华为MateBook GT 14之所以能够深入三星堆文物修复工作,核心原因就是它拥有轻薄本天花板级别的强劲性能表现,能够满足文物修复工作在性能及屏幕显示等各方面的专业、苛刻的要求。


3

科技让过去拥有未来

“铜鸟一觉醒来,时间已经飞行了三千年,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三星堆特展上,一首名为《历史的看客》的短诗让我们明白什么是我们与文物和文明之间的关系。

每一件展品都凝聚着时间,也超越时间,面对“造物主之无尽藏也”,在考古现场,考古工作者将三星堆土样储存仓库命名为“未来空间”,把过去交给未来,这是文物研究者们的浪漫;在科技与文明的十字路口,不让任何一群人、任何一种文明掉队,顾视往昔,走向未来,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让沉睡于地下数千年的文物残片跨越时空来相见,这是作为科技企业及华为的研发人员们坚守的浪漫。

作为被官方定位为“超能旗舰”的产品,华为MateBook GT 14搭载的英特尔®酷睿™ Ultra标压处理器能够兼顾强劲的性能与优秀的能耗,可以充分满足平面设计、工程制图、视频剪辑、3D渲染等各类专业人士的重载工作场景,亦能完美贴合用户对专业显示、轻薄便携、先锋设计等方面的要求。要将千年前的古文明通过技术手段重新还原,性能在三维建模、渲染和物理引擎模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物的数字建模精度要求极高,需要更多的层数、更高分辨率的渲染,且建模时需要流畅,不能卡顿死机。

该产品拥有天王星散热系统强大的散热能力和Super Turbo 3.0技术的加持,能够实现超能的极致释放,CPU常态功率可以高达75W,Turbo状态下,性能更可以释放至瞬时115W,基本达到芯片巅峰状态,完全称得上是14英寸轻薄本中的性能天花板。

在数字建模的过程中,最好拼的是“神兽耳朵”,它们的残片相对完整,茬口清晰。华为MateBook GT 14的专业级屏幕拥有144Hz高刷新率、1000nits超高亮度等特性,让数字模型中“神兽耳朵”的细节纤毫毕现,更好地捕捉精细的几何特征,准确查看每一层醒目的色彩细节,海量数据处理依然能保持快人一步,预览茬口时保持高帧率,最终在几厘米范围内实现精细建模十几个茬口,且每一个茬口都对得天衣无缝。

铜像顶尊部分的“拼接”难度更大,文物出土时已经被压瘪了,不仅变形,还残缺了几块,所以专家需要考虑三维空间里的形状复原和对接关系,并手动建模补全。此时,他们对于屏幕显示效果的精细度要求非普通需求可比拟。

华为MateBook GT 14配备了一块14.2英寸2.8K OLED全面屏,提供真10bit色彩显示,同时支持100%DCI-P3、95%Adobe RGB、100%sRGB三种色域,每个色域的色准都达到了∆E<1 的专业级标准,能很好保证色彩显示的准确性。此外,配合华为专业的8种色彩管理、多种色彩模式等能力,专家们可以实现多色域切换的精准,在细腻逼真的细节展示中,更加快捷地进行多种场景画面处理。

当铜神兽和顶尊跪坐人像分别通过建模完成修复后,细节的作用尽显。专家们发现,在神兽尾巴处,有两个特别的凸起。通过高分辨率的渲染,专家们在电脑上把细节精细放大、拖拽调整,如同现实中“摆弄”国宝一样自如。这无比考验电脑的图形处理能力——华为MateBook GT 14本就足以适配绝大多数专业工作场景,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支持选配第三方的Hi GT Cube显卡魔方,从而强上加强,获得更好的扩展体验和图形处理性能,专业工作流处理更加迅猛,如同一种“随身外挂”,可以缩短文物修复的时间。

专业的设计人士不可能不在意产品的工艺美学——在继承华为笔记本家族高级简约的设计调性基础上,华为MateBook GT 14在设计语言和产品细节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星穹美学设计,加入华为星光灯,配备了星迹转轴,开合犹如星轨转动,充满科技美感。

隔着岁月时空,遥望数千年的伫立。文物是点,历史是线,文明是面。解码过去的文物和历史,在吉光片羽中追溯智慧与神迹,文物是历史活着的证明,未来在历史之中,在文物之中。我们和文物双向奔赴,它曾是历史的过客,我们终将也是,而借由科技,历史向未来永生。就好像没有永远年轻的文物工作者们,但永远有一代代年轻人为了文物事业前赴后继。

前几日,由四川卫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联合主办了“青春Talk·考古新视野”——探索“三星堆文明”青年分享会,活动中特别强调了科技与考古的结合,展示了华为MateBook GT 14等现代设备的实际应用。在三星堆文物修复中遇到的复杂问题面前,其强大的运算能力让它可以做到举重若轻,以惊艳出众的实力,强势赋能文物修复工作,也让更多年轻人看到这份职业的真实模样——在风尘仆仆屏息静坐埋首故纸堆之外,怎样与前沿科技接轨,烛照幽微,守护历史与文脉的印记,激活古老文物的生命力。

文物要“火”起来,要有“未来”,首先需要“活”下去,这是文物修复师职业的意义。中国文物修复工作者人才奇缺,当下已发现的文物数量,现在的修复师们几辈子都修不完。而科技存在的意义,诸如华为MateBook GT 14存在的意义,是让稀缺的、比文物更稀有的文物工作者们最大意义上的优化资源配置。文物工作者们在留存历史的微痕,科技工作者们在用愈发强大的专业性能和数字化赋能,用科技让人们感知文明的魅力,亦让每份本难以量化评估的文明更为精确。

殊途同归,这些承载着现代科技精粹的工具,虽仅是浩瀚历史长河中的一叶扁舟,却象征着我们对过往记忆的珍视与重塑。它们的存在不仅扩展了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能力边界,让我们的认知能力不断剧增,让跨越千年的文明与科技得以对话,更昭示了一种愿景——科技,让过去拥有未来。

纵然现在还不能对话,也不能否认有朝一日它们可以如同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一样借着“赛博之翼”完整跨坑拼接的可能性。借科技之力,我们能够拨开重重迷雾,看到尘封记忆背后的真相,赓续绵延历史的余韵,让更多的历史遗珍焕发新生,使过往不仅属于回忆,亦可拥有璀璨的未来。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