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C爸妈
“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主编,畅销书《家长好脾气,才有好教育》作者,太多人指挥你如何养孩子,却从没人教你如何做父母,加入我们一起少走弯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  DeepSeek崛起,如何影响AI技术发展路 ... ·  昨天  
中国能建  ·  不好意思,百亿男主哪吒被拦下了...... ·  2 天前  
金融早实习  ·  留学生实习/校招群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C爸妈

8个瑞士卷,又把中国女性集体拖进了这个无解骗局

CC爸妈  · 公众号  ·  · 2024-11-09 08:55

正文




❤️ 占开头吆喝一句,
原定昨天直播的学练机,临时改了今天。
改时间的原因嘛,我实在没法抗拒——8号和9号的价格不一样。
据说,双十一最后三天,品牌方要玩把大的。
总之,好事多磨,赶紧来~

最新版本的学练机,真的太绝了, 更卷、更省妈、更便宜~
辅导学习这事儿再也不用没苦硬吃了。
一机三用,一台机器把 学练机、学习机、阅读机 三台机器都装了进去。
1、学练模式:不仅 小初高的教辅钱 省了、孩子还完美避坑无效刷题,只刷不会的、有用的。娃不会也别喊妈了,学而思S级老师直接跳出来给孩子讲解。
2、阅读模式: 3000+册必 读书目, ‍‍‍‍‍‍‍‍‍‍‍ 课内必读书目、教育部推荐书目、快乐读书吧、名人名著……全部免费开放。
3、学习机模式: 从1年级到高三全学科的同步课都可以免费学,作业批改、AI背诵、AI听写,彻底解放老母亲。
主打一个能用外力解决的,绝不内耗亲子关系!
能让孩子自主学习的,绝不赶鸭子上架费老母亲!
周末没时间蹲直播的,进直播群吧~ ‍‍


提前看剧透👉《 家有小学生,几千的学练机有没有必要买?能劝一个是一个
据说,现在瑞士卷都被买空了!
估计全网的男人们都没想到,2024年末还能迎来一场艰难的瑞士卷考题。
稍微行差踏错,等待的必将是狂风骤雨。
话说上一个波及全国男性的问题还是 “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
原因是,浙江义乌的一名全职妈妈,买了一盒瑞士卷,一盒8个,儿子吃了俩,女儿吃了俩,老公吃了俩。
等孩子们都睡下了,她拿出剩下的那俩瑞士卷,刚准备吃,就迎来了老公的一顿爹味输出:

一你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少吃零食多吃饭;

二你吃了孩子就没得吃了;
三称职的父母应该把好的都省给孩子吃。
这位全职妈妈着实没想到,仅仅是吃个瑞士卷,就被教育一通,顿时委屈、愤怒、不解各种情绪交叉。

后都是有原因的。

有理论: 这是零食,我吃饱饭也可以吃。

有控诉: 你让我听你话做全职妈妈,你连这点蛋糕都供不起了吗?
有委屈: 我已经为孩子做的够多了,我没有那么伟大。
然后,眼中含泪,瑞士卷掺杂着各种情绪一并塞进了肚子里。
说实话,这个视频无论是否摆拍,看得人也是乳腺一堵。
视频一发布,瞬间引爆了全网的情绪,无数妈妈们光骂视频里的男人并不解气,纷纷调转枪头,用 “我可以吃几个瑞士卷” 来拷问自家老公。
而老公们的回复也五花八门:
有卑微派的:
有搞笑的:
有走心的:
有极具商业头脑的:

有一下看清本质的:

还有直接搞到考题的:
出差回来第一天,办公室小姐妹们八卦地问我,有没有也试试C爸?
我说没有,而且大概率这种“彼此试探”的戏码,不会出现在我们家。
但通过这个引发全网热的问题,我想给广大姐妹提2个醒:

01

家庭排序,永远把自己放第一位


可能我本身就不是牺牲型人格吧,我看到“瑞士卷事件”的第一反应就是:
除非某个零食是单独给孩子买的,不然,这种东西不都是全家一起分享吗?
怎么还需要论排位?
后来看了好多评论才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女性给自己套着枷锁,习惯了被剥削,习惯了把孩子和另一半放在之前。
所以,她们总是主动去吃鱼头、剩菜和那个烂饺子。
用自我的牺牲供养着每一位家庭成员。
但千万不要觉得只要无限牺牲就能换来感动,忍气吞声就能得到尊重。
一个人生真相——
只要你能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
只要你够善解人意,就有受不完的委屈。
如果你自己都把自己放在一个很靠后,很低的位置,那就不能怪别人不在乎你。
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得寸进尺。
作为既得利益者,每个人都会习惯你的牺牲,理所当然的享受你的付出。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隐藏的知识点:
付出者是不可能一直自愿牺牲的,总有一天,会控制不住的从付出者,转变为索取者。
当付出感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希望换取某种回报。
可能是孩子的懂事和感恩,也可能是伴侣的认可和在乎。
一旦没得到,就会委屈、埋怨,甚至开始用“内疚”捆绑家里的每一个人。
上一辈的女性角色里,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这样的家庭氛围,注定是窒息的。
多少孩子成年之后,最想跟妈妈说的一句就是: 谁让你这样牺牲了,谁需要你做这么多了?求求了,你做做你自己吧。
所以,不论是让自己活的不委屈,还是避免自己未来变成个索取的偏执狂,我们都应该看见自己,重视自己。
你人生最重要的优先级,永远是自己,然后是爱人、孩子、父母。
因为,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妈妈,一个身心疲惫的妈妈,一个完全失去自我的妈妈,是不可能给到孩子需要的母爱,也不可能获得伴侣势均力敌的尊重。

02

你重不重要,值不值得,不需要别人证明


我可以理解大家把“瑞士卷”当段子娱乐一下子,但我不能理解认真把它当考卷,最后大吵一架的。

包括最近很火的离婚综艺,李行亮和麦麦的婚姻也备受关注,麦麦想要买一杯外面的咖啡但她不明说,在别人表示屋里有速溶咖啡可以自己拿,她说 “我配有一杯咖啡吗?”

她想要一个名牌包包,因为这样显得很有面子,但她不明说,面对李行亮没送到心趴上的礼物又忍不住委屈。
是她喝不起一杯咖啡吗?还是买不起一个名牌包包吗?
当然不是。
她只是希望通过种种来证明,自己是被认真对待的,是被在乎的。
但别人主动给她买一杯咖啡,送一个名牌包,就能证明婚姻是成功的,亲密关系是健康的?自己就是很重要的?
亦或者, 对方分给自己更多的瑞士卷,就能代表自己在老公心里的分量和地位,就可以证明老公对自己的在乎和尊重吗?
再年轻个10年,或者我也会犹豫一下子。
因为年轻的我们,太希望通过“有迹可循”证明自己被爱着,证明自己很重要,证明婚姻关系很好。
但作为一个奔四的人,作为一个在婚姻中摸爬滚打了11年,还有两个孩子插科打诨10年的女性。
我有了一些不一样的醒悟。
我想了下,为什么我不会问C爸?
因为我的价值,不需要伴侣证明。
我在家庭中的地位,不需要对方定义。
别说8个瑞士卷,800个瑞士卷他全都给我,又能怎么样?
我也不敢说,我就是最重要的;
我也不能说,我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因为寄托在他人身上的被“定义”,全部都是海市蜃楼、镜花水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