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一个立冬的晚上
大诗人李白决定悄悄偷个懒:
“天寒地冻,冬天不是写诗天!”
他搁下笔,兴冲冲捧来小火炉,
温一壶美酒,看一地白霜。
立冬至,繁华尽藏,
瑞雪临,丰收可盼。
冬天再冷,却归期不远,
念及此,心中也一阵暖和。
➊ 图片来源于
「
蓝胖子的百宝袋 摄
」
➋
图片来源于
「末禾 摄」
一候 水始冰丨从立冬这一天开始,中原大部分地区水开始结冰。
二候 地始冻 | 地面的土开始上冻,不宜做施工,建房等工作了。
三候 雉入大水为蜃 | 雉即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就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见到和野鸡相似的大蛤。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
。
北方在立冬这天一定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所以“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据说这饺子在三国的时候就有了,不过那时候的饺子和现在的馄饨差不多,煮熟以后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做“馄饨”。直到唐代以后,饺子才变得和现在一样。
当家肉——
羊肉
羊肉甘温,冬季温补最宜。当归甘温、微辛微苦,甘温宜于温补,微辛稍具流通性,微苦可以适当潜藏相火。同时加生姜辛微温,使羊肉当归补而不滞。而黄芪补气益肺、党参补气生津、陈皮健脾理气、山药健脾补脾阴、白术健脾补脾气,都可酌情添加少许。
羊肉偏热性,冬天吃可以补肾、强身、御寒。
立冬之后,
日照时间逐渐缩短。
黑夜开始变长。
冬天里,
中国民间有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
也就是说,
你可以多吃点。
此时,一碗热气腾腾的广丰羊肉粉最合适不过了,浓油赤酱,冒着肉香,羊肉配蒜苗与米粉在汤头里纠缠不休愣是唤起了味蕾骄傲的放纵!更溅射出多层次的香料!
立冬吃一碗羊肉粉,感受鲜香辣伴随着高温对舌尖味蕾的一场痛快的刺激。整个身体从里到外透着暖洋洋的舒适,
吃这热的肥的,不知不觉,便幸福地胖上了一小圈,给你一个暖冬的开始。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当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立冬已至,想起晏几道这首词。
天渐渐冷了,唯有红叶与黄花还努力地张显着秋天气象,
仿佛在说
冬天你慢点来,
让我们多点时间去思念远方的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
篁岭
/
岁岁悠悠,霜林红醉因离愁
/
石城
/
流水潺潺,红叶题诗牵姻缘
/
菊径村
/
流水潺潺,红叶题诗牵姻缘
/
长溪
/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
虹关村
/
今日立冬,
如果你爱的人就在身边,
不如带她(他)去吃一碗热腾腾的羊肉粉,
如果相距甚远,
不如
拾一片红叶,
寄给远方的人,寄给你思念的人。
因为,在寒冷的日子里,
被人想念和等待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