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小长假,在人山人海的旅游景点中,总有那么几个笑容好看、声音富有磁性的小哥哥小姐姐们,成为游客一路追随的C位人物。他们的名字,叫做讲解员。
在旅游景点做讲解员,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今天听听两位大海珠景区讲解员给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
虽然他们每天向游客讲述的是历史故事,但他们本人其实一直在“更新”自己。
霍翠芬是土生土长的广州90后女生,给人的感觉是亲切乖巧的邻家女孩。2017年大专毕业后她就入职海珠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目前是黄埔古港古村景区粤海第一关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讲解的内容以黄埔古港和黄埔古村的历史为主。
在霍翠芬的印象中,每逢节假日的时候,黄埔古港古村景区内可以用水泄不通来形容。比如五一当天,景区内从上午到下午的节奏就是“人人从从从众众众众”。
不过,很多游客都会把黄埔古港和黄埔军校的位置搞混,以为黄埔军校就在他们这里。所以霍翠芬和同事们就要向游客解释怎么去黄埔军校,但是其实游客们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即使去到那边也可能已经过了参观时间,特别有的游客还是外地过来玩的,这时候他们就会建议游客可以多在黄埔古港逛逛。
霍翠芬以前学的是金融专业,对历史知识了解得并不多。毕业后刚好看到文博中心招人,她就来参加招聘并被录取。她记得自己刚入职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第一次面对游客讲解,非常紧张,讲解得比较生硬,庆幸得到游客们的谅解和鼓励,这让她非常感激。往后随着对讲解内容的理解以及积累了更多的临场经验,她的讲解技巧有了很大的进步,慢慢地对自己的讲解也自信了很多。
讲解员的工作本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为了提升自身的讲解专业性,她开始去了解更多展板以外的内容,把了解到的知识点运用到自己的讲解词里,让自己的讲解内容更加生动,以便和游客们更好地交流。就这样她慢慢地享受着做讲解员带给自己的快乐,讲解工作也渐渐变成了她的兴趣爱好。
同时,她和同事之间的相处也挺融洽的,会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遇到问题的时候相互交流,馆内也会定期开展培训,内容以历史知识点以及讲解的语言技巧为主,这些都让她进步得很快。2018年,她荣获海珠文博中心“年度优秀讲解员”。去年她还参加了海珠区讲解员劳动技能竞赛,她在5分钟的时间里清晰地讲述了黄埔古港的历史地位及古港衰落的原因,荣获优胜奖。
还有一件事是翠芬入职之前没想到的,就是这里的工作氛围使她的生活习惯还有性格发生了一些好的转变,以前遇事浮躁的她现在变得沉稳成熟了,整个人也娴静了许多。
霍翠芬觉得做讲解员挺开心的,特别是跟游客讲解完之后获得游客的肯定感到很有成就感。但她觉得自己在讲解词和讲解技巧上还要更加努力。比如有时候会接触到一些幼儿园的小朋友来参观,她要想办法用更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跟他们讲解。而遇到政务接待的任务时,讲解的质量要求也会更高。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体验,她觉得是“不断地学习造就更好的自己”。
何志颖来自广东湛江,是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在帅府工作两年多了。他在大学读的是旅游专业,学历史、景点、接待等等,曾是一名导游。
在大学专业课上,经常有模拟练习讲解等相关课程,同时他也活跃于校园举办的各种活动当中,得到了不少历练。不过博物馆讲解员和导游还是有区别的,他也花了不少时间去调整自己的语音语调,让自己的肢体语言更加规范化。
他还清楚记得自己第一次讲解时的情景。由于当时人手不足,入职还不到一周的志颖就被安排给一个团队讲解。他一看,全是大妈,素闻大妈最难接待,47个大妈会不会刻意刁难?他当时挺紧张的。但结果恰恰相反,这群大妈和蔼可亲,在他讲解结束后还给予了肯定的掌声。
2年多的讲解经历让志颖明白,讲解员的成就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好比一场重要讲解接待,如果提前做足了准备,并且在当天能够正常或者超常表现,就会有成就感。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体验,他觉得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魅力海珠,感谢他们的美丽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