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博物馆头条
倾力打造博物馆行业第一新媒体集群,是“中博热搜榜”系列榜单首发平台。拥有博物馆头条(视频号)及“文博头条”“美术馆头条”“文博发展大会”“馆长圈”“中华文博共享平台”等专业发布矩阵,每日速递文博艺术行业前沿动态、权威数据、独家访谈等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28亿!深铁驰援万科 ·  9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万达,突发! ·  14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停牌!易主!影响超6万股民 ·  昨天  
无锡博报生活  ·  周杰伦官宣新消息! ·  昨天  
无锡博报生活  ·  周杰伦官宣新消息!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基金大事件|新基金发行迎“开门红”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博物馆头条

首个“博物馆学国际大学联盟”成立

博物馆头条  · 公众号  ·  · 2024-11-29 12:18

正文




博物馆头条按:11月23-24日,由浙江大学牵头发起的 “博物馆学国际大学联盟” (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Teaching Museology in University,简称IATMU)成立仪式,以及联盟首次会议“2024博物馆专业教育国际高校研讨会”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顺利举行。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面向未来的高校博物馆专业教学创新”。来自伦敦大学学院、格拉斯哥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莱斯特大学、新索邦大学、瑞华德学院、哥伦比亚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外开设博物馆专业的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博物馆专业建设、课程体系、育人机制、教学创新等前沿问题,推动以高质量博物馆人才为核心动力的博物馆专业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开幕式上,浙江大学副校长王靖岱、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系教授Alice Stevenson分别致辞。


王靖岱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强调,博物馆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扮演重要角色,博物馆专业发展及人才培养对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靖岱指出,浙江大学一直高度重视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建设和博物馆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致力于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浙江大学在博物馆相关学科建设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不俗的成绩,长期为我国文博行业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希望此次会议能够搭建一个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探索更加有效的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建设路径。


浙江大学副校长王靖岱致辞


刘曙光强调了高校在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他表示,高校与博物馆在教育和研究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互补性,高校的博物馆专业教育在连接理论与实践方面发挥着桥梁作用。针对博物馆行业面临的专业人才短缺和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刘曙光强调了国际合作与多校协同研究、实践创新的重要性。他呼吁深化国际高校合作,共同探索新时代的博物馆专业教育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全球博物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致辞


Alice Stevenson作为博物馆学国际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代表,表达了与浙江大学合作的喜悦,并特别提到两校今年签署的考古学合作备忘录,该备忘录旨在加强丝绸之路亚洲艺术考古和文化遗产领域的合作,并推动博物馆学国际大学联盟的发展。她期待在本次会议中与国内外同行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教学策略,促进博物馆专业教育的转型与创新。


博物馆学国际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代表、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教授Alice Stevenson致辞


线下参会的联盟成员高校在开幕式上共同签署了《博物馆学国际大学联盟成立共识》,标志着联盟正式成立。


“博物馆学国际大学联盟”成立仪式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赵丰主持研讨会开幕式,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可欣、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褚驰恒、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处副处长徐元朔、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刘洋、艺术与考古学院党委书记方志伟、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马景娣等学校有关部门领导和学院领导出席。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赵丰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进入主旨论坛环节。本次会议共设有三个主旨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面向未来的高校博物馆教学创新”开展基于教学、课程、实践三个维度的研讨与分享。




01 博物馆专业教育发展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张颖岚主持该分论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杭侃、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系教授Alice Stevenson、格拉斯哥大学教授Maria Economou、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潘守永、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项隆元等专家学者通过回顾不同国家和地区高校博物馆专业教学的历史沿革、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分析博物馆专业教学的国际差异和共性问题,为博物馆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与前沿引领提供了经验参考。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张颖岚主持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杭侃发言


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系教授Alice Stevenson发言


格拉斯哥大学教授Maria Economou发言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潘守永发言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项隆元发言





02 博物馆专业课程创新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毛若寒主持该分论坛。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郑奕、山东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杨海燕、香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Joost C.A. Schokkenbroek、莱斯特大学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学系副教授Yunci Cai、圣安德鲁斯大学艺术史学院讲师Bruno Brulon Soares、新索邦大学文化管理学教授Francois Mairesse等专家学者基于全球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时代命题,针对博物馆专业教育的跨学科特性和包含藏品、展览、运营管理等内容的多元特性,结合自身专业教学实践,共同探讨了如何优化博物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毛若寒主持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郑奕发言

山东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杨海燕发言

香港大学人文学院教授Joost C. A. Schokkenbroek发言

圣安德鲁斯大学艺术史学院讲师Bruno Brulon Soares发言

莱斯特大学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学系副教授Yunci Cai发言

新索邦大学文化管理学教授Francois Mairesse发言




03 博物馆专业实践教学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教授傅翼主持该分论坛。哥伦比亚大学博物馆人类学教授Sally M.Yerkovich、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助理教授WONG Ashley Lee、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静、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唐淼等专家学者回应博物馆行业实践需求,分享与讨论了博物馆专业实践教学、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的方法途径、配套机制、评估要求等内容,为深化面向行业与社会需求的博物馆专业教学实践提供了经验支撑。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教授傅翼主持

哥伦比亚大学博物馆人类学教授Sally M.Yerkovich发言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助理教授WONG Ashley Lee发言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静发言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唐淼发言

同时,会议还举办了“博物馆专业教育教学创新”圆桌论坛、浙江大学数字策展教学演示、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教学成果展。圆桌论坛设置“高校与行业合作共育”和“基于实物的专业教学与学习”两大议题,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周婧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常丹婧、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李林、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黄洋、南京大学考古文博与中华文明研究院助理教授赵星宇、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周剑虹等青年学者参与讨论。


圆桌论坛一:高校与行业合作共育

圆桌论坛二:基于实物的专业教学与学习

数字策展教学演示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毛若寒主持,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本科生林淯阳、乔若,考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林涵等学生共同开展,结合视频解读、口头解说、实景操演、案例分享等方式集中呈现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数博策展平台”的功能模块、技术方法和教学优势。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毛若寒介绍“数博策展平台”基本情况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本科生林淯阳进行策展平台实操与讲解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本科生乔若进行数字策展案例分析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学专业博士生林涵进行数字策展案例分析

浙江大学文博专业教学成果展展示了近年来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与文博系专业老师指导、学生参与的各类教学、研究与实践成果,涵盖博物馆藏品研究与管理、数字化采集与利用、展览策划、文创设计等多个方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