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国演义
中国最大的三国演义爱好者社区,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三国里的故事,我们一同赏析,我们以书交友,以文会友,奇文共赏,不亦快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三国演义

司马懿一统三国,熬死曹家三代终称雄!

三国演义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7-14 06: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司马懿能够一统三国一定程度上说与他军旅的家庭背景有很大关系。而主要原因一直是历史考究的疑问,有人说,和曹操害死荀彧有关,也有人说,司马懿称雄是顺势而为。那么司马懿是如何一统三国的呢?辅佐过曹家三代的司马懿又将怎么建晋呢?


本文配图选自《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据说,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服膺儒教”,“慨然有忧天下心”。当年个别擅长鉴定人物品级的老江湖,如南阳太守杨俊和尚书崔琰,均认定他前途未可限量。司马懿本人也孤高自许,所以,曹操“兄弟将”曹洪求助司马懿时,司马懿鄙视曹洪人品,假装腿脚不便,懒得搭理。曹洪向曹操告状,曹操征召司马懿,司马懿扔掉拐杖,疾驰赴任。无论司马懿对曹操怎么看,他坚信, 欲展鲲鹏志,须抱曹操腿



曹操与司马懿的关系,曾被说得格外玄乎。传闻,司马懿曾佯装风痹,拒绝曹操任命。司马懿当着曹操派来刺探的使者面,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副绝症模样。又据说,曹操曾测试司马懿走路的样子,以检验其品行。当曹操要求司马懿“反顾”时, 司马懿“面正向后而身不动 ”,颈部骨节的灵活性异于常人, 这在相书上有个说法,叫“狼顾”,古人认为,有此相者,非奸即诈。


曹操自此警惕司马懿, 告诫曹丕道:“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曹丕是太子,日后还是皇帝,故曹丕家事等于国事、天下事。又据说,曹操做过一个怪梦:“ 三马同槽 ,”即三匹马在同一个马槽里吃草,大感不祥。日后曹操剿灭马腾父子,自以为这个灾难性的梦启得到了消解。后人认为,“槽”谐“曹”,“三马同槽”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马”吃掉了曹家天下。听上去是个既有趣又凑趣的解释,对于理性思维能力不足、巫术交感思维昌盛的古人,这类说法总有最大的说服力。



司马懿肯定知道曹操对自己的戒心, 他的对策是:加倍小心,避祸为上 。在自己任上,他勤勤恳恳,做小伏低,忠于职守,除了那位长远来看最值得投靠的人——太子曹丕, 他避免站队,不轻易做出头椽子



那怎么样才算真正出头呢?必须拥有兵权 司马懿此前一直是文官,他历任文学掾、丞相主簿,还做过黄门侍郎、议郎,从未握有实质兵权。现在,托庇于曹丕赏识,他的官衔不断提升,终于获得实质兵权。曹丕于公元222、224年两次伐吴,都以司马懿镇守许昌,并改封司马懿为向乡侯,次年又改任抚军大将军、假节,领兵五千。司马懿长期压抑的野心,此时必怦怦乱跳,但表面上,他照例辞让一番,方始接受。


曹丕不久驾崩,临终时令司马懿与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共为辅政大臣。魏明帝曹睿即位后,司马懿的个人事业蒸蒸日上。



倘撇开善恶,单论事功,司马懿也算达到了某种极致,终极地位与曹操相同。 纵观司马懿一生,我们无法找到一条清晰的生命历程。他并非按照一种自我设计的信念来履践人生,后人无法根据他日后的所作所为,认定他之前对曹操、曹丕的辅佐缺乏诚意,也无法断言他早蓄奇志,意欲取曹家而代之。



简而言之, 他不是“吾道一以贯之”的人物 ,他依照某种“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方式,随机展开阶段性人生,像一位棋手,下一手下在哪儿,不取决于事先设计,而是依对方着手而定。——站在司马懿对手角度,这更加可怕,一个目的不明、见机行事的家伙,既可能是一个忠贞的股肱老臣,也随时可能翻脸不认人,谁吃得消他?



司马懿的成功,是阴柔奸雄战胜阳刚英雄的典范 ,汉末三国的故事令人悠然向往,司马父子的故事却让人颓然、扫兴。由司马氏结束曹魏政权而建立的西晋王朝,国运仅五十一年,“三分归一统”不久即生“八王之乱”,之后是“五胡乱华”和南北朝,直到三百年后的唐朝,中国才重归盛世气象。



版权声明: 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 海浪(微信:13714009527)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荐语: 硝烟无声,谋略无形,兵法谋略,诲汝谆谆。这套集智慧韬略、剑影刀光于一体的优秀兵书合集,必然能给您以启示。

菜根谭名句

荐语: 嚼得菜根,百事可为。《菜根谭 》其文简炼明隽,兼采雅俗;其义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每日一读,气爽神清!

道德经解读

荐语: 鲁迅曾说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纪晓 岚赞其“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青梅煮酒待知音,点击『 阅读原文 邀您说文论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