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剧《致命女人》中,51岁的刘玉玲为自己塑造了这样一个角色 —— 生活于美国浮华繁盛的80年代,艺术画廊的老板Simone。
女性在当时开始争取和要求在社会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浮夸优雅的套裙、醒目的垫肩和缀满的宝石是Simone的标配。
美剧《致命女人》剧照
她剧中的第三任丈夫如此评价:她的出场太惊艳了,挂满钻石的设计师款礼服,
从她走路的姿势就能看出来,她知道自己美若天仙。
戏外的刘玉玲亦是这样成就自己的。早期在美国贫困的移民二代,半工半读永远吃不饱的学生时代。一心渴望成为演员,不顾家人反对勇闯好莱坞,亚裔受排挤的常态让她的角色比起同期的演员报酬更少,更微不足道。
时代赋予女性的人生充满“枷锁”,但作为个体,
无论是剧中的Simone还是剧外的刘玉玲,都拥有一个优雅且独立的灵魂。
她热爱登山、骑马、摄影和尝试一切,身高仅有157cm的她却充满了让人无法忽视的大气。
1993年,刘玉玲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从油画到装置和雕塑,涉及水墨素描、绘画、丝网印刷和拼贴等多种创作手法。她一直在美国,英国,德国和加拿大的各大画廊展出她的作品。
艺术和创作的重量,除却天赋,还有饱经世事的敏锐,承受足够多的另一面,是还能把它们彻底拿出来。
刘玉玲的自由、真实、坦荡和她历经世事的人文关怀,都被她融进了创作。
BRUSH WITH FAME / 有名望的刷子
我的成长只专注考好成绩,没机会接触艺术。
我觉得艺术是教育的一部分,能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 刘玉玲
“这些物品也在生活,也会呼吸,它们似乎很高兴有一个安全的地方。”
这个目前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展出的系列,刘玉玲说她会用一生去完成。
该系列的素材几乎都来自于她搜集到的一些废弃物,然后把它们都变成一本本“书”。
《Book 24》
刘玉玲把一家意大利印刷厂废弃的书籍购买回来,然后在书中比照搜集物的大小挖一个洞,然后把它们填充进去。
她的搜集物都十分常见,也许是一把钥匙,也许是一个纽扣,但
它们曾经都真实的陪伴了某个人,在某种意义上,它们都聚集了人们的情感。
《Book 24》
在精致的书封下,刘玉玲
将每一个具体的物都转化为能让人们产生情感共鸣的艺术装置,
这也是她希望看到的。
《Book 65》
她回忆自己小时候,因为父母一直在外工作,每天放学后都是她和哥哥一起回家做晚饭。
她希望这些物可以成为某种情感的回归,就像她强调的那样:
“我一直想要那种滋养的感觉,一种被照顾和被爱的感觉。”
《Book 65》
除了Kabbalah、画家Robert Motherwell对刘玉玲的创作有莫大的启发,
她还汲取了中国传统书法风格。
因此作品有些看起来像书法,有些则似西方抽象派画风甚或纯出于偶发,亦让人窥见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而对于种种感知及思考的意识,她则表示
是透过冥想而来。
《All We Have / 我们拥有的》
《I Had My Heart Set On You / 我的心定在你身上》
《Except Sometimes A / 除了有时 A》
《Except Sometimes B / 除了有时 B》
《Slam the Door / 砸门》
在911恐怖袭击时之后,刘玉玲在袭击发生的地点炮台公园(Battery Park)拍摄了纽约市天际线的照片。
作品嫁接的拼贴织物和一串串油漆,暗示了更多的情感和心理的影响。
画布背面一根绑得紧紧的绳子固定着几件物品,这一创作手法借用了日本的“许愿树”形式。
正面细节
反面细节
刘玉玲用这个系列探索人类的脊柱,她用画布作为X光底,上面描绘了人的骨骼,偶尔她也会把发现的一些相关物黏贴上去。
在她的意识里,
骨骼就像人一生的架构,它可以隐喻人生的节点,也可以代表人生的脱节,尤其在对痛苦的感受上,情绪和身体一直相连。
《Addition & Subtraction / 加减法》
刘玉玲是
在艺术中表现无形的感觉,它通过高度个人化的方式生动地表现出来。
《If You Say It, Make It So / 如果你说,就这样说》
“我相信每个人至少在他们生命中的某个时刻,看到了某种东西,这些东西几乎改变了他们在细胞水平上的作用。
”
她说,这就是灵感,这是非常重要的时刻,灵感会激励人们变得与众不同,促
使人们做独特的事。
《Blue / 蓝色》
该系列一共是72幅水墨和丙烯画,它的灵感来自72个上帝的名字 —— 希伯来字母的奥义序列。
成品书
《Dream State / 梦境》
《Appreciation / 升值》
《Fearless / 无所畏惧》
春画是浮世绘最早的表现形式,它流行于17世纪,情色是春画的主旨;同时也给了刘玉玲在具象绘画上启发,是对她在一个避讳谈论性与裸露的家庭中成长的反思,
它也是整个东方文化语境下的避讳。
刘玉玲在刚开始展示这些作品时,一位商家建议她消去裸露的生殖器,她拒绝了。
比起忌讳,她更在意这份因忌讳而造成的“空白”。
《Secretly / 秘密地》
《I Am. Send Me. / 我是。送我。》
《My First One / 我的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