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到了Sonos出的一组漫画,讲的是一件关于坐在一起吃饭的事情。
跟怎么叫都没办法睁开眼起床一样,
怎么叫也不吃饭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慢慢吃」
我要好看,菜要拍出来好看。
「注重灯光氛围」
吃饭心不在焉,
把一切吃进去。
「尝试新食材」
用手机把吃饭这件事分享给网络。
不把生活这件事分享给眼前的人。
「乐于分享」
「热烈交流」
看完这组漫画我还是挺有感慨的。
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在我印象里就是小时候的事了,那个时候还没有互联网这回事、智能手机也没有普及、上网还是通过一根网线电话拨号上网。我妈为了防止我沉迷于网游申请了每周只能拨号上网10个小时的套餐,我得假借着上网查学习资料在她的监督下进行网上冲浪。如果说童年恐惧,我的童年可能就是被一根网线支配的恐惧。那是一个还存在着一个名词“网瘾”的年代。
没有那么多电子设备。吃饭的时候,一家人认认真真地坐好,早餐他们陪我听阶梯英语录音带练听力、晚餐打开收音机陪我爸听单田芳的评书。
说到吃饭这件事,我特别喜欢看李安的《饮食男女》。电影其中一个细节讲的是台湾仅剩的一位中国菜大厨老朱每周日都会下厨给自己四个女儿做一顿宴席等她们回来团聚吃团圆饭。《饮食男女》的开头就详细的拍摄了这顿团圆饭之前老朱做东坡肉蒸饭,满头汗又摇头晃脑的高兴的烹饪过程。这四分半钟我反反复复看了十几遍,百看不厌。
因为爸爸的严厉严肃,女儿已经长大成人了,每次开饭前,老朱还总是双手交叉发表一家之主式讲话。所以每周日的这顿家人团圆饭总不太圆满。
李安似乎很热衷于把生活放在饭桌上用食物来表现给我们看。在《喜宴》里,儿子和朋友也是在跟父母吃饭的一大家子团圆饭桌上用英文争吵出柜。争吵前的饭桌是各自往碗里夹菜、是低头不说话的沉闷。
现在,已经没有人再说网瘾这件事了。因为当年管我们的那辈人也每天捧着手机不放手。我妈都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不下十遍“因为胳膊疼,从明天开始放下手机”的决心誓言,当然,也从来没有做到过。但是,也没人敢说出吃饭这种心照不宣的沉闷。
我这周回家呆了几天。一年里总有那么几天什么都不想做不想思考,只想躺着看看电影吃吃东西看看书一事无成。晚餐前,我妈在厨房做着做着晚餐夸嚓一下心态就崩了,冲出厨房数落了我几句:“你起来,你别老躺着。”骂完我以后她就心情舒畅了很多,继续回去做菜。
没人知道她在切菜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可能是隔壁李阿姨的女儿每天中午做好饭等她回来,也可能是她今天打麻将并不顺利。自己奉献一生的委屈情绪就涌上了心头。这股情绪一直蔓延到了餐桌上。就像跟新朋友去音乐现场蹦迪大家一定要一起抽根烟来活跃气氛,在沉默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低头刷刷手机。因为太沉闷了,我爸拿起手机刷起了朋友圈,我妈边吃边打了电话。用各种方法来避免这种餐桌上的沉闷。
在沉闷低头吃饭和较劲的时间里,我想起了小时候饭桌上从收音机里传出来的评书声音。如果在做饭胡思乱想的时间里,也有在沉闷烦躁的时候细腻的把她心里的缝隙、我们之间的距离都填满。
能称得上“细腻的声音”的应该就只有音乐了。我做每件事情的时候都是认为他们都有生命才觉得自己在生活。花花草草和食物,我们看、闻、吃掉它们,它们有生命、音乐有灵魂。它把两个人推的更近,看你、陪着你,不让你觉得自己一个人。
选择音乐可以选择Sonos。
Sonos是来自美国的家庭智能音响系统品牌,致力于让音乐充满每个家。WiFi多房间音乐播放系统,支持国内外各大流媒体平台,Sonos让全世界的音乐,流淌在生活每个角落,让家从此不沉闷。
也不必担心妈妈放的歌爸爸不喜欢。Sonos的家庭智能音响系统可以实现厨房跟客厅同时播放不同的音乐。Sonos与先锋人士合作推出了适合晚餐情境的歌单,邀请大家将音乐的力量重新带回餐桌,打破晚餐的沉闷僵局。
挑出你喜欢的音乐。
按下音乐键,大声的把音乐播放出来。
放下手机,打破沉闷。
跟家人一起吃顿饭吧。
现在,即使你不在吃饭。你也可以拿起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先跟音乐来个拥抱。不光是食物、音乐在任何时候都能让我们坐在一起,打破沉闷,成为你的自我介绍和荷尔蒙。
但是,为什么要讲食物,食物通往你的胃,音乐要去你的心。所以,能坐在一起听着音乐吃饭才是一件正经事。
长按关注Sonos官方微信
可以收听Sonos与先锋人士合作的晚餐音乐歌单
并赢取网易云音乐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