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新闻周刊
这里是《中国新闻周刊》掌门周刊君,有聊、有趣、有料,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欢迎勾搭,和100万小伙伴一起玩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网  ·  “果中贵族”价格大跳水!网友:等不及了 ·  昨天  
新华社  ·  现场视频!尹锡悦被弹劾 ·  2 天前  
人民网  ·  “虹膜写真”火了,重要提醒→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新闻周刊

四胞胎事件带来的警惕|你在网上所说的一切,都可能成为你未来的呈堂证供

中国新闻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28 18:56

正文


不仅仅是慎言

互联网对人的侵犯比你想象的远


深圳四胞胎事件都快被说烂了,不知道网友们有没有一点信息过载的感觉呢?在这个真实缺位、娱乐当道的年代,任何热点几乎必会反转,像看电视剧一样看新闻似乎成了现在网民们的必修科目。

 

成就与摧毁只在旦夕之间,互联网又一次彰显了它的强大影响力,以及超凡的打脸姿势。数天前还被官媒“捧在手上”的四胞胎家庭,第二天就成了千夫所指的靶子。

 

2006年,41岁高龄产妇谭超云生下深圳四胞胎,上了当地不少报纸社会版头条。当时这个家庭对外宣称的经济状况是:父亲蒋先生在东莞打工,靠每个月4000多元钱的工资支撑着这个家庭。

 

2012年,6岁的孩子们因为户籍等问题无法去公立小学读书,又一次因为媒体的报道,当地政府给他们一家开了绿灯,把他们纳入了深圳本地的“双免”义务教育范畴中

 

后来这对父母就培养四胞胎表演才艺,经常在各个综艺亮相,甚至连春晚宣传片里也有他们的身影。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这四胞胎又在东方卫视的《诗书中华》节目中火了一把,人民日报甚至还特地发微博点名夸奖。



谁知道借着这阵火,网友突然联想到了16年,四胞胎家庭参加一档装修改造节目时,因为没有给姐姐独立空间,被网友抨击“重男轻女”。原来这个家庭并不如他们对外说的那样只有四个儿子。

 

后经过有心人进一步的追踪,更多让人大跌眼镜的信息被发掘了出来:

 

爸爸蒋先生并非工薪阶层,曾是某上市公司的高管(现已辞职),还有多家其他公司的股份;姐姐们过得也没有多差,相反还出国留学,拥有相当殷实的生活;早年,爸爸曾多次在微博上发表过激烈甚至恶毒的反政府言论,而当时正是四胞胎家庭因为正面舆论,接受各种公立机构“特事特办”福利的时候。


最让网友愤怒的地方也在这里,诚然言论自由是基本权利,但这人前人后两幅面孔的强烈对比也让人瞠目结舌。

 

随着舆论的发酵,这位父亲开始拼命地删掉过往的言论,现在他的微博只剩下一条声明。

 

关于曾经的言论,这位父亲是这样回应的方面的:

 

因我在微博上转载的不当言论,给社会和家人造成的负面影响,我在此深表歉意!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的限制,未能清晰、正确地认识网络上谣传的事件,最终导致盲目跟帖并发表不当评论。在网络世界中发表如此不负责任的评论对党和国家以及大众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再次鞠躬致歉!

 

对于当初的愚昧无知悔不当初。爱国爱党,遵纪守法是每个中国公民应该且必须做到的。

 

网友们觉得两面三刀也好,忘恩负义也罢。在网上发表言论这件事,其实挺值得拿到台面上来聊聊:


第一、一个人究竟有没有必要为他曾经的言论负责?


第二、虽然互联网拥有超强的记忆力,但我们应不应该给那些“犯错误”的人一个被“遗忘”的机会?

 

我能用你的过去审判你的现在吗?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为了避免时间剥蚀记忆,我们发明了很多记录信息的载体。从非常原始的绳结、甲骨到后来的竹简、纸张,但这些载体的容量都有限而且成本高昂——直到出现了互联网。

 

目前看来,没有任何一种信息记载形式能像互联网,能将记忆的广度和长度延展到如此惊人的程度,而且信息转载和留存方式也因为技术变得更加便捷,最终使存储大量信息的成本变得非常低廉。

 

你在网上发布的每一个字,每一张图,都永远不会“消失有些发出去的东西甚至不能主动删除;另一方面,删除有时也并没有用,好事者会留有截图,平台会备份数据,搜索引擎会留下快照,这都是那些信息存在过的痕迹,或者说他们又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着。最关键的是,对于当事人来说,这些信息保留的行为甚至都不是主动为之的。

 

就好比新闻中的当事人,他的恶毒言论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我们不得而知,是非对错也在各位心中有一杆秤。但在2013年,那位父亲写下那些字句的时候,他大概真的没想到4年后会有人翻到这些旧账,并把它公之于众。

 

说到旧账或者黑历史,即便是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也都“犯过错”,不管是说错了话还是做错了事,这些信息都会被记录在网上。直到有一个“合适”的契机爆发,掀起舆论高潮,网民们开始疾言厉色的点评,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的想在当事人脸上啐一口唾沫,生怕吐慢了。

 

当下被称作“公共议事厅”的微博反而更像一个舆论修罗场,网民们的情感阈值太低,稍加逗弄就能轻易激惹,这实在太糟糕了。

 

新浪微博的内测时间是2009年,迄今已经8年的发展历程了。想想看,还记得8年前的自己有没有在微博上说过什么蠢话? 现在那些“黑历史”还在吗?有没有担心过这些信息被不怀好意的人保存下来的时候该怎么办?

 

人类行为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尤其是表露立场和态度的行为。它受制于一个人后天习得的经验和所受的教育,在某些时候也取决于天生的智商与性格,更重要的是,它有时候还受到当事人所处的环境限制。

 

经过时间的淬炼,同一个人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可能就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态度,这才是人之常情。

 

所有人都知道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现在的你≠过去的你。但在互联网世界,时空被高度浓缩了,人的变化看起来不再那么明显。那么现在的你究竟有没有必要,为过去的自己不成熟的言论负责呢?


技术VS人性

我们是否需要“被遗忘权”

 

偶尔把事情搞砸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脑子正常的人还是不会希望,他们一时兴起拍下的愚蠢照片,或者写下的傻气句子永远在网络上阴魂不散。


互联网做不到,尤其是那些以收集数据为核心业务的科技巨头,国外以谷歌、推特为代表;国内则有百度和新浪微博们。数字科技的记忆能力跟人类社会对于原谅和遗忘的需求产生了冲突。

 

像 Google 这样的搜索引擎,它会对个体的信息按照规则进行组织排列——个体没有选择退出的权利,甚至对 Google 决定跟你名字关联搜索结果的算法也没有任何话语权。这对于国内的搜索引擎和社交软件说也是一样的。

 

作为普通人的你,在输入自己的名字或其他关联线索以后,看到如此之多的相关信息排列在电脑屏幕上——甚至能看到当年你骂了学校的老师,喜欢过某个姑娘,打架被处分的通报——会不会觉得有些触目惊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可不可以称之为科技对人权的侵蚀?

 

对于人类来说,遗忘是件相当重要的事。一方面,它是一种对个体发展的保护,假如不能遗忘,人们的失败经验都会成为背在身上的十字架,阻碍其继续发展。另一方面,遗忘也符合人性和社会性,只有遗忘才能帮助那些犯小错的人,有机会在社会环境中重新开始。

 

有些错误本身甚至就是创造的基石,如果这个社会不再允许有人犯错,那创造性还有没有生长的机会呢?

 

欧盟最高法院2014年5月裁定,允许用户从搜索引擎结果页面中删除自己的名字或者相关历史事件,即所谓“被遗忘的权利”。美国加州也通过了“橡皮”法律,新法将于2015年生效,它要求科技公司应用户要求删除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

 

但这个法规本身又包含很多问题,什么样的信息允许被遗忘?什么样的信息需要被遗忘?对于某些特定的人(罪犯、明星)来说,隐私和公开之间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目前有个比较靠谱的策略: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这些主要大平台所存储和提供搜索的个人信息应该设定一个过期日,或者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意让其搜索难度呈指数级增长。


这个方法或许比删除这种一刀切的模式更符合人的复杂性。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 《人民的名义》为什么会找陆毅演侯亮平?

点击图片阅读 | 试图从范雨素身上发掘底层声音,不仅不公平,也是投机的

点击图片阅读 |8分钟没一句台词,却获117项提名、64项大奖,这部动画敲醒了12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