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讲开始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林尚立
会见了
白瑞谊
大使。
林尚立
表示,中瑞两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内涵丰富。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大学与日内瓦大学、圣加仑大学、瑞士公共管理研究院等瑞士高校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国际中文教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学、音乐艺术等领域开展人员互访、学术交流、机制共建等合作。希望未来可以在教育及人文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加深合作,也欢迎更多瑞士青年学者和学生来中国研修深造,为两国伙伴关系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白瑞谊
表示,今年是中瑞建交75周年,多年来两国合作不断深化。作为两国友好交往的见证者,他将着力加强两国青年学者间的沟通与交流,推动两国高等教育发展,持续深化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双方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到更高层次。
瑞士驻华使馆政治处随员康满思(Sebastian Kempf)一同来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负责人陪同会见。
随后,白瑞谊大使在
人大重阳区域国别论坛之“大使讲坛”
作题为
“中国与瑞士的创新战略伙伴关系”
的演讲。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
王文
主持。
在演讲环节,白瑞谊大使首先介绍了瑞
士的基本情况。他表示,相比中国,瑞士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面积只有近42000平方公里,人口900万。瑞士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成立于1848年,瑞士是一个中立国,与世界上其他各国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瑞士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和学术研究共同塑造了瑞士的“创新三角”,因此瑞士在很多和创新相关的全球排名中都名列前茅。
谈到中国与瑞士的关系,白瑞谊大使表示,两国关系历史悠久,早在17、18世纪就已经有了贸易往来。新中国成立后,瑞士在
1950年
就向新中国发出了建交的邀请,是最早承认新中国并建立外交关系的欧洲国家之一。两国政治关系非常稳定,高访频繁,民间交往也非常活跃。从经贸关系来看,两国
1975年
建立了第一个贸易协定,
2014年
又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并一直保持非常紧密的贸易关系。目前在华的瑞士企业超过1000家,瑞士企业不仅在中国获得丰厚营收,同时也在推动技术转让,并带来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
与此同时,瑞士企业也在向中国学习如何适应本地化需求,比如“中国速度”,这背后很大一点要归功于数字化转型,这已是一个全球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和世界是紧密相连的。
中国在瑞士的企业数也非常多,他们在瑞士也学习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经验,比如研发就是特别重要的一个领域。中国有很多初创企业也在瑞士有业务,而且因为瑞士处在欧洲的中心位置,很多中国企业也通过瑞士进入欧洲其他市场。自2014年以来,
中国已连续十年成为瑞士第三大贸易伙伴
,瑞士是中国在欧洲第六大贸易伙伴国和在欧洲重要的技术引进来源国,两国都主张自由贸易,
瑞士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取消了工业品的关税的国家,瑞士并没有跟进欧盟或者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行为。
在问答环节,白瑞谊大使与现场观众进行了热烈互动。在被问及中瑞双边关系时,他表示两国外交关系发展良好,两国目前取得的成绩让人欣慰,并坚信未来一定会保持非常好的发展势头。谈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瑞士及欧洲市场的接受度,大使表示,尽管这个过程前路漫漫,但是
瑞士市场对中国车企是不设置任何障碍的,完全可以进行自由贸易,没有海关和其他机制层面的障碍。
同时,大使也建议想去瑞士或欧洲投资的中国企业须充分了解当地的复杂性,因为每个欧洲国家是不一样的。他还强调彼此互信很重要,希望去瑞士投资的中国企业可以信任瑞士,把瑞士的劳动力融入到工作运营中,让他们更好地在本土发挥作用。
此外,白瑞谊大使表示,为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中瑞双方筹备了很多值得期待的活动,希望看到两国在政治、经贸、人文、教育等各领域的深化合作。大使还与观众就生物制药合作、知识产权、企业保护、“一带一路”倡议、德语(瑞士官方语言之一)国家文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此次活动得到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企业家分会的协作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校友企业家协会会长
张建明
,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会秘书长、校友会企业家协会秘书长
周荣
,浦江金融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顾问
李国旺
等参会。原瑞士苏黎世州银行驻京首席代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高级研究院研究员
刘志勤
,资深外交官、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创始人
宋荣华
,多位外国驻华银行及金融机构代表,还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师生、留学生、媒体代表等近200人参加此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