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报道了MIT本科生创业的Anysphere公司,其开发的AI编码助手Cursor在A轮融资中筹集超6000万美元,公司估值4亿美元。Anysphere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成开发环境(IDE),以提高编程和软件构建速度。其产品Cursor是一款AI驱动的集成开发环境,能够自动用英文写代码并回答有关代码库的问题。此外,文中还提到了其他AI编码领域的初创公司和投资者对该领域的兴趣,以及AI编程工具如何助力企业和开发者提高效率。
Anysphere公司是一家只有12人的公司,其产品Cursor是一款AI驱动的集成开发环境,具有自动编写代码和回答代码库问题的能力。
与GitHub Copilot等工具相比,Cursor更注重自动完成后的功能,包括查找和修复错误,以及提供代码库回答。
随着全球对AI编程工具的需求不断增长,Anysphere公司的前景被广大投资者看好。除了Anysphere之外,类似的初创公司如Cognition、Poolside、Magic和Augment也在竞争这一市场。
像Cursor这样的AI编程工具正在改变软件开发行业的格局。它们帮助开发者提高生产力,减少工作量,并为企业节省大量时间和金钱。
【新智元导读】
4名MIT本科生创业,才两年公司就已经估值4亿美元。开发AI编码助手Cursor的Anysphere,最近在A轮融资中已经筹集超6000万美元。而且,这是一家只有12人的公司。AI编程助手,就是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MIT学生创业,仅凭12人的公司,就在A轮融资中筹集到了6000多万美元,估值4亿美元。
这样的神话,又在硅谷上演了。
最近,这则消息开始在AI圈热转。
大家不约而同地猜测:继AI搜索之后,或许AI领域的下一个大热门,就是AI代码工具?
Cursor的谷歌搜索量呈指数级增长,或迎来ChatGPT高光时刻。
而这样的故事,也令国内的从业者们无法平静。
据悉,类似的AI编程软件,已经开始纷纷立项了。
Aman Sanger、Arvid Lunnemark、Sualeh Asif和Michael Truell这四位本科生在MIT相遇后,故事就开始了。
联合创始人Aman Sanger、Arvid Lunnemark、Sualeh Asif和Michael Truell(从左到右)
四人合计后,决定共同创建一个公司——Anysphere。
Anysphere是一个应用研究实验室,致力于打造极具生产力的人机交互系统。
2022年,公司成立。
Anysphere的首款产品,就是AI代码编辑器Cursor。
Cursor当时的主页
这是一个AI驱动的集成开发环境,可以自动用纯英文写代码,还能回答有关代码库的问题。
四人中,Truell和Sanger还参加了名为Neo Scholars的项目,则是一个针对技术领域本科生的导师计划。
项目名下,有自己的加速器和风险基金,正是它们主导了Anysphere的种子前投资。
2024年的Neo Scholars
2022年,公司成立后,很快就在2023年7月迎来种子轮融资——800万美元,估值达到5650万美元。
显然,硅谷的一众大佬,对Anysphere都非常看好。
就连谷歌开发者负责人Logan Kilpatrick体验过后,被AI代码编辑Cursor惊呆
首轮融资由OpenAI Startup Fund领投,BoxGroup、GitHub前首席执行官Nat Friedman和Dropbox联合创始人Arash Ferdowsi参投。
由此,Anysphere的融资总额已经达到了1100万美元。
短短一年后,公司又迎来好消息了!
在A轮融资中,公司筹集了超过6000万美元,投后估值已达4亿美元。
此轮融资由a16z和Thrive Capital共同领投,Strip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Patrick Collison也参与了本轮融资。
AI编码赛道,开始拥挤
现在,AI编码Copilot的赛道,已经变得越来越拥挤。
除了Anysphere之外,类似的初创公司还有Cognition、Poolside、Magic和Augment。
投资者对这一领域的强烈兴趣,毫不令人意外。
比如我们熟知的GitHub Copilot,就捷报频传。
在今年7月的财报会议上,微软CEO纳德拉兴奋地表示,GitHub Copilot的收入规模,已经超过了GitHub被收购时的水平。
要知道,在2018年,微软是以75亿美元收购了GitHub,当时后者的收入高达3亿美元。
这一笔买卖,对微软来说可太划算了。
一位投资了编程初创公司的风投家估计,这意味着全球大约300万开发者,每年都会向微软支付100美元。
需求如此巨大,AI编程果然是前途巨大。
和竞品的最大区别
Truell在MIT和其他三位联创相识后,四人成为了很亲密的朋友。
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创建一个集成开发环境(IDE),来加快常见的编程和软件的构建速度。
Anysphere网站的宣传图
最初,Cursor是微软开源代码编辑器VS Code的一个分支。
在AI的加持下,它可以从代码库中获取最佳答案,或参考特定文件或文档,甚至还能预测下一次编辑。
此外,开发者还可以使用指令编写代码。只需简单的prompt,即可更新整个类或函数。
那么,Cursor和竞品主要的区别在哪里?
联创Sanger表示,当人们想到「AI+编码」时,会首先想到AI驱动的自动编码,在这方面,GitHub Copilot等工具已经做得很好了。
而Cursor主要专注在自动完成之后的功能,也就是查找、修复错误,以及代码库回答。
他们还曾在一篇博文中,讲述了快速代码差异生成的秘诀。
实际上,大模型在处理代码差异方面,有时表现不佳。
Cursor在此使用了一种修改过的差异格式,以及基于微调Llama 70B模型预测后编辑,最终处理速度要比GPT-4o飙升4-5倍,
初创如何撼动巨头
所以,Cursor是否有望从IDE领域的现有厂商那里夺食,从市场中分一杯羹呢?
根据StackOverflow的2023年开发者调查,微软的Visual Studio Code仍然是当今最受欢迎的IDE,约73%的开发者表示会将它作为首选。
不过,Anysphere团队已经想好了在哪里破局。
他们认为,微软正是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
的确,这家巨头拥有巨大的分销优势,然而恰恰因为Visual Studio Code的客户群太广泛、太多样化了,反而让微软无法在不冒着疏远部分用户风险的情况下,快速做出彻底的改变,或者发布重大升级。
就如联创Truell所言——
AI编码领域的天花板是如此之高,要做的事可太多了。你不可能仅仅是克隆一个技术,然后忽然就冲到销量榜首位。
你需要不断精进自己的技术。全球有超过2600万开发者,对于那些想要真正的AI原生体验的人,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果然,他们的预言正在慢慢实现。
Anysphere的收入和使用量,都在快速增长。
如今平台已经有了数万用户,付费的客户不断增多。
成立一年时,公司的年度经常性收入,就已经超过了100万美元。
目前,Anysphere更关注个人和团队的体验,而非企业。
而联创Sanger也自信地表示,「从长远来看,鉴于开发者生产力的大幅提升,我们相信Cursor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
一年多前,AI大神Andrej Karpathy曾预言:「最热门的新编程语言是英语」。
现在,这几乎已经成为了现实。
最近,在尝试了「VS Code的Cursor插件 + Claude Sonnet 3.5」之后,Karpathy感慨到:「没想到编程的变化如此之快……」
相比起GitHub Copilot,这套组合可以说是「稳赢」了。
Cursor现在的主页
Karpathy表示,在过去几天里,自己大部分「编程」都是用英语写作(输入提示词,然后审查和编辑生成的代码),并进行一些「半编码」。
这里简单解释一下:你需要先写下代码的第一部分,或许再补上一些注释以便LLM知道计划是什么,然后连续按Tab键进行补全。
有时,你会得到100行的代码并完美解决问题,而这在以前可能需要花费10多分钟的时间。
而对于这套全新的流程,即便是Karpathy都还没完全习惯。
但不管怎么说,已经回不去3年前那种在完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进行编程的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