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波晚报(ID:nbwanbao)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抑郁并非成人的专利,
14岁以下儿童也可能患上抑郁症,
而且,症状比成人更隐匿…
宁波市康宁医院曾在全大市范围内做过一项儿童抑郁情绪筛查,结果显示,受到抑郁情绪困扰的孩子不在少数。
“13%的城市孩子和20%的民工子弟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该院儿少科主任、主任医师张文武表示,虽说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但这些孩子至少也是儿童抑郁症高危人群,需要家长和老师密切关注。
张医生提到让他印象颇深的一个孩子,13岁的初一女生雯雯(化名)。雯雯本来是个乖乖女,喜欢看书、弹琴、画画,成绩也不错。但自从上初中后,就像变了个人,天天闷闷不乐。喜欢的读书会不去了,即使去了也提不起劲,钢琴画板几个月不碰,上面落了一层灰。最让父母头疼的是,雯雯开始赖床,明明醒了也不愿意起床,导致上学经常迟到,一两个月后发展到不愿意去学校了,即使在课堂上,有时也会莫名哭起来。
父母好说歹说,一会儿劝一会儿骂都不见效,问她为什么,答案永远是一句“没意思,什么都没意思。”
张医生还在雯雯的手臂上发现了多道伤痕,这是她偷偷划的。“怪不得天都热了她还穿着长袖的衣服,原来是怕我们看到。”雯雯的妈妈看到这些伤痕,几乎哭出来。
学习、人际和家庭关系是三大诱因
雯雯的父母不明白,自己的孩子是怎么了。“除了学习,她什么也不用操心,她要什么,我们都尽量满足。”雯雯的妈妈说。
还有一些孩子因为家庭关系不好而患病。“民工子弟中这类患儿比较多。这些家庭,经济相对拮据,家里气氛会受到影响,还有父母的教育方式相对落后粗暴,这些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张文武分析。
孩子患抑郁症,不像大人一样容易分辨。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小的孩子,感情尚未成熟,情绪表达能力不够,最明显的症状是活动力减弱,不爱出门不爱学习,会被家长认为是偷懒和叛逆。还有一些孩子,连以前最喜欢的漫画也不看了,电脑游戏也不玩了,家长却不觉得有不妥,还以为是自己苦口婆心的“教育”见效了。
儿童抑郁症用药或是一场持久战
研究显示,患上抑郁症的儿童多半不会自行好起来,情绪的低潮更可能演变至影响较严重的抑郁症。未接受治疗或者延迟治疗,不仅仅对抑郁症症状的复原有影响,对儿童的人格发展也会造成损害,因此,只要一发现孩子的举止有点奇怪或异常,一定要尽早请教有经验的专业医师。
治疗抑郁症,单纯用药的患儿要坚持服用抗抑郁药1至2年,同时密切留意病情变化。吃这么久的药?这让部分家长无法接受。“儿童服用抗抑郁药的风险确实比成人大,因此在种类和剂量的把握上都更严格。而且过程中需要定期随访,调整,尽量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张文武说,比起抑郁症可造成的极端后果,用药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了吃药,部分患儿还要接受心理疏导。以雯雯为例,在心理咨询师引导下,她意识到,可能不是同学们挤兑她,而是自己对旁人的期望值太高,以及对自己的要求也太高,容不得一点点“不完美”。打开了心结,又配合药物,一两周后她的情绪就明显好转了。
抑郁症和其他疾病一样,会“青睐”特定人群。这些孩子比一般孩子更易患病,需要家长和老师关注:12岁以前有重大失亲、或者失去有着重要意义的人的经验的孩子;身体或精神有被严重虐待、孤独经验的孩子;有家族抑郁症、酒瘾、药瘾或精神疾病史的孩子;本身有较严重慢性的生理疾病的孩子。
身体健康重要,家长们也别忽略孩子的心理问题,点点大拇指,希望这些孩子能能阳光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