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6年10月21日,周五
天气,还行
每周五晚「周末杀时指南」,把本周末你能玩到的「还有点意思」的新鲜玩意集合起来,帮你KILL掉一个个无聊乏味的周末。有可能是一场活动、一个游戏、一本书、一个展览、一场话剧,一个小伙,或者一个姑娘。
需要声明的是,「周末杀时指南」中推荐的事情均非广告。在这个共享的时代里,我们才不是吝啬鬼。
********
消遣丨周末没事儿看看房子是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买房、租房、搬家,一直是生活在大城市年轻人在意且揪心的事情。哪怕你生活态度再嬉皮,你居住的地方依然要占据你生活中将近1/3的时间。我曾经不信邪,不希望用传统租房的方式生活,于是做了个所谓的「居住实验」——连续住陌生人家沙发、住地下室、住街头。但现在看来,那纯粹是年轻气盛为了体验为了新奇为了噱头,但时间长了我才慢慢感受到一个舒心的居住环境对我到底有多重要——这个时代太多东西都在变了,你总需要在你生活中有那么一个不会变的东西。
我是自如的用户,住的是自如的合租房,也因此经常跟着自如管家看房。而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特殊的乐趣。当你跟着管家在胡同里左拐右拐、爬楼后,打开一个个屋子大门,走进一个房间时,你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偷窥欲,好像突然闯入了别人生活中最私密的一部分。而在最初偷窥带来的快感之后,你会不禁想象,如果我生活在这个房间里,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有阳台的话我可以在那晒太阳看书,但光线不好的话我可能整日拉上窗帘把日子过得阴郁,角落那个地方我可能想放一个书架,这面墙挺完整,可以在墙上贴点海报封面什么的做个装饰墙。就像环境会影响人一个道理,你的居住空间也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你住在这里的心情和状态。
每次看房我都会一口气看上好几套,甚至有时候会刻意多看几间。在不同房间里,能刺激到我想象完全不同的居住感受,进而联想到对我生活不同的改变。这些改变虽然细小,但会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看的每个房间,都可以想象成一种不同的生活。
没事周末就去看看房子好了,装作一副很认真挑房子的样子,别惹管家不高兴就好。
——一直想换房子住的小编
********
网站 | 一个匿名和全世界陌生人随机配对聊天的网站
www.Omegle.com
这个网站还有点名气,你可能听说过类似的「陌生人随机配对聊天」的网站(无数糟糕的中国山寨),但是很可能不知道它们的鼻祖——这个由一个19岁年轻人在09年开发出来,瞬间就风靡了全世界的Omegle。
你可以选择Text聊天或者Video聊天。但无论是哪一种,聊天的角色永远只有两种,「you」和「stranger」。
你可以选择聊天语言(在电脑端网站右上角),好处是能够满足你想和哪个国家的stranger聊天的偏好,比如我就喜欢和东亚人种聊天,相近的文化背景(以及同样糟糕的英文水平)可以让我们聊得更久,因此我多会选择日本、台湾或者东南亚国家。英文聊天人数是最多的,如果你想要练习英文,来Omegle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这里什么样的人都有,因为切换一个人的成本太低了,
点一下ESC按钮,就能迅速切换掉当前的对话,配对一个新的陌生人。
无论你们之间说了什么样的话,一下ESC以后就再无交集。很多人在Omegle上寻求文爱和视频聊骚。TEXT聊天模式中,通常会以互相询问性别开始一段聊天:m/f(male or female)?大部分人还是在这里找姑娘的。可能聊不了几句对方就会甩出一句horny?(饥渴吗?),如果互相都horny,那你们就可以开始一段文爱了。Video模式更加极端,很可能你刚切换到一个陌生人的视频画面就是一个裸露着生殖器、瞪大眼睛找姑娘的外国男人。
当然除了这些讨厌的寻求性爱的人,Omegle上也有很多充满故事的、真正想要交朋友的人。我有一段时间特别沉迷于Omegle,遇到过很多有趣的人。比如正要寻求自杀的上海姑娘,得了失眠症不敢告诉父母的台湾籍意大利女孩,航海一辈子的俄罗斯大胡子诗人,梦想是建立世界最大社群的巴基斯坦小哥…当然也遇到过寻求文爱的意大利姑娘(结果是因为我不懂文爱词汇,在对方的一通调情后不会回复而被怒切)。互相觉得聊得不错,还可以互加社交媒体账号,保持联系。我和其中几个人还保持着skype联系,毕竟在这个诺大的世界上找到互相觉得有趣的人,还是挺难得的。
一篇简短的文章写不完我的Omegle使用经验,你也可以去Omegle的百度贴吧上看看大家的故事。
对了,这个网站记得翻墙使用,不然很多功能都会受到限制。
最后奉上一些英文常用语,也是Omegle英文聊天的常用语。
1.Hi, there. 嗨, 你好.
2. A/S/L? 缩写asl, 年龄/性别/所在地?
3. S’up? 也写sup , 什么事? 问候语。
4. lol. 很好笑. =laugh out loud
5. Yup/ Nope. 是的/ 不是的.
6. btw=by the way.
7. cool, cool 代表一种感觉,没有语法限制,只要你想,就可以cool出来。
8.M:即male,男子F:即female,女子
4= for ; BRB = be right back; lil = little; l8r = later (l+eight+r); KIT= keep in touch; ASAP= as soon as possible; talkin’ = talking; r = are; zm = zone message; thanks=thanx; cu=see you; FTF=face to face; FYI=For your information; IC=i see; u=you; 1=one; IMO=In my opinion; IOW=In other word; TIA=Thanx in advance; TTuL=Talk to you later;idk=I don't know
——一个英文很屎的小编
********
指南 | 暗恋她?崇拜他?还不赶紧扒扒TA!
想必不少人都干过这样的事:在网络上搜自己暗恋或者崇拜的人,然后在晚上翻TA的微博,从最新一条一直看到最早一条,不放过任何一条信息。这篇指南就教你如何深扒一个心仪目标,如果没有,以下可以作为反套路指南!
首先申明,这不是人肉,只是为了满足内心那想要窥视他人的生活又不想被发现的心理,顺便还能杀掉大把时间,请不要用于其他不正经不合法的用途,若惹了人犯了事儿后果自负。
前提假设:先假设你的暗恋对象是小A(名字不是大众名字),在某大学读书,你知道TA的名字和性别和学校,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信息。
Step 1:在微博搜索小A的名字,一般会有两种情况:
>>>好运情况:直接搜到了微博。你可以从他的微博获取到下面至少一条有用的信息:性取向、所在地、学校、常去打卡的休闲场所、经常互动的好友、关注的大号等等。
>>>倒霉情况:微博压根儿搜不到这个人。可以转战其他社交平台,比如人人网、豆瓣、百度贴吧、QQ空间、Facebook、ins。
Step 2:在掌握了暗恋男/女神的基本信息甚至个人爱好后,就可以尝试从TA的圈子来了解TA。比如,从微博发现了小A喜欢击剑,经常转发类似内容,然后就可以去搜索小A的学校官网、官微或者官博,找击剑社或者协会,如果正巧小A加入了,就能从这些平台中挖出有关于TA的信息、一系列有TA的照片(也可能是一大波黑照)。
Step 3:如果之前在微博你还找到了小A的手机号,这就不得了了,知乎有大神云:“如果不注意信息防护的话,只通过手机号,可能能获取你的所有信息。”不是危言耸听,这里不多介绍,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了解“社会工程学”,这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
最后再强调一遍,小编不是教你如何人肉搜索,请不要把这些套路用于任何非法用途,也不要将对象的信息公开,满足一下自己的小窥视欲打发打发无聊时间就够了。不是吓唬你,当你心怀不轨窥视别人的时候,说不定早已经被人盯上了→_→
—— 一个你不知道是谁的小编
********
品质丨用时间精酿一杯葡萄酒
有空的话,我喜欢亲手去做一些生活中用得到的小东西,比如今天要介绍给大家的葡萄酒。可能是对食品安全以及他人良心底线略带担忧的缘故,我更愿意多动手去做点让自己和家人都安心的日常用品。毕竟,所有的美好都来源于用心,我们肯花时间在生活上,生活才会给我们相应的馈赠。
制作葡萄酒听起来很有难度,其实只要按照方法严格执行,就不会错。而且最有趣的部分在于,你永远无法做出两瓶味道完全一样的葡萄酒,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一次都有点小不同。所以即使你是个喝酒专业老司机,这件事也会在味觉上激起你的好奇和期待。
第一步是买葡萄,需要挑选适合酿酒的,建议大家使用深紫色,果粒相对较小的葡萄,比如玫瑰蜜。葡萄洗干净后晾干,不能有水。然后在酿酒用的容器里先葡萄,放一层,再放一层白糖,再放一层葡萄,再一层白糖。这样相间放置。不能加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之后密封,经过几天的观察,会看到葡萄逐渐变白、腐烂,最后漂到上面一层,下面都是酒。
过程其实很简单,只要有耐心一步步来做就好。最主要的是。我们在制作过程中,能够体会一瓶酒的演变过程,之后邀请家人朋友来品尝一下,或者自己慢慢品味成果,相信你会爱上动手制作的生活。
——还是上次那个特别爱动手的小编
********
探店丨周末,去逛逛这家独立唱片店
独音唱片店:鼓楼西大街17-1号(鼓楼)
骑车过热闹的钟鼓楼然后右拐,就是独音唱片了。红色的门面在一排店铺中较为突出,门口的音响放着赵雷《不开的唇》整条街都能听到。推门而入,两边堆满了唱片,从CD到黑胶,摇滚、民谣、说唱、爵士各种风格都有,除此之外还有海报、文化衫等各种音乐周边。
如果你是独立音乐爱好者,那你大可在这个不大的店铺里开启一场音乐寻宝之旅。在层层堆叠的唱片中寻找你最想要的那一张,在寻找的过程中看到曾经在播放器里看到的那些唱片封面变成你可以真实触摸到的实体,不由感到愉悦。
唱片店的老板长发夹克,气质与整个店十分相配,对indie music也是十分喜爱和了解,即便不买唱片,也可以和老板聊聊天,路过的人都会不由往里面看一眼,有人会在走过唱片店后折回来进去看看。不论你是唱片爱好者、独立音乐追随者还是仅仅感到好奇,都可以去鼓楼脚下的唱片店里看看,比起在网上听数字版,那里会让你更加近距离地感受到音乐。
——编辑部行走的小曲库
你一定还有更加脑洞大开的杀时方法
欢迎评论留言告诉我们
本期「周末杀时指南」帮你kill掉了21个小时
不客气
我们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