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云阅平台的创始人李智强(宝巨)及其短剧公司的转型和发展历程。宝巨从写网文开始,到成立自己的短剧公司,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目前,云阅平台在短剧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并随着行业变化在业务布局和内容类型上进行了调整。文章还提到了短剧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和变化。
宝巨是网文行业的资深老兵,曾连载网文并创作多部代表作品。后来成立短剧公司,从男频短剧入手,逐渐发展并推出多部爆款短剧。
随着行业变化,云阅平台专注于内容创作,缩减运营业务线,与大型短剧发行平台合作。同时,尝试女频短剧,加快创作进度以应对市场需求。
短剧行业逐渐成熟,分工细化,中小平台逐渐被大平台取代。付费短剧市场份额缩小,许多短剧版权方开始走向免费短剧。大平台凭借版权存量优势,吸引用户长时间停留。
“第一次做女频,大获成功。《错爱婚姻》(别名《爱人别错过》
),连续两天热播榜第一。看来我还是有点了解女人的。”
就在几天前,云阅平台的创始人李智强(宝巨)在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
宝巨是网文行业的资深老兵了。十多年前就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网文,《崛起一万年》《随机惩罚一名观众》《三世为人我终将无敌》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从自己写网文开始,到带团队写网文,再到成立自己的短剧公司,做短剧平台和短剧承制公司,这一路,宝巨走了
12
年。
目前,宝巨旗下有三家公司,
分别是短剧公司天宝云阅,内容供应公司玉芒天宝传媒,以及短剧承制公司霄墨云轩。
-
01
云阅比较低调,作品数量也不算多,但爆款率很高,是当下为数不多的头部男频短剧公司。
在此之前,天宝云阅平台上发行的《归来之豪门风云》消耗
6000
多万;《十年寒窗无人问》消耗
3000
多万;还有《我爸的学生都是大佬》、《幸运商店》、《最后一个修真者》等每部短剧消耗都在
1000
万左右,原生端收益超百万。
宝巨说,他感觉最黑暗的时候是
2013
年,刚从音乐人转型写网文,写了两年都没有平台愿意签约,赚不到钱,也看不到希望。
还好自己没有放弃。
2015
年,他被起点中文网签约。从那时开始,一直到现在,他在
10
年时间里写了
6000
万字。相当于每天大约要写
1.6
万字。“连过年那几天也要写”他说。
对网文的日积月累让宝巨练就了对爆款桥段和作品的敏感度。
宝巨说:“这种东西没办法量化,是一种感觉,一种经验。如果你每天写
1
万多字,坚持
10
年,你也可以。”
网文上的成功给他带来超越预期的经济收益。
2018
年他成立了一家网文平台,当时网文投流效益非常好,大概一天能充值十好几万。
“那时候网文还很赚钱,我都没有时间做短剧。而且,短剧才刚刚起步,
5
万块钱一部,制作很粗糙,我当时有点看不上。”
看到周围其他网文公司制作短剧的时候,宝巨也买了两部成品短剧尝试做发行。甚至在
2020
年就成立了短剧公司,但由于缺乏经验,这两部短剧发行的成绩并不好。
就这样,到了
2023
年,整个网文行业都走向了下行。
关注网文领域的读者们都知道,
2019
年免费网文兴趣给整个网文行业都带来商业模式的变化。也是在这一年年末,以免费网文为主的番茄小说上线了。
到
2023
年,当时网文大盘一天才
1000
多万消耗,番茄一天投流可能就占
800
多万,占据大部分投流份额。
对于其他中小网文平台来说,剩余的流量,太贵了,赚不到钱。
也正是从这一年,短剧正式兴起。云阅也是在这一年真正投身短剧。由于之前宝巨一直写男频爆款网文出道。因此,在转型短剧之后,也从男频短剧开始入手。
云阅平台上线的第一部短剧就是《归来之豪门风云》,由宝巨亲自担任编剧。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来看,当时的短剧制作都比较粗糙。
为了降低风险,公司内部商量,要将这部短剧卖给其他平台做发行。有意思的是,当时市场上的发行方有点看不懂这部短剧的题材,分不清是男频还是女频。
最后,不管是首轮还是二轮,独家还是非独家,版权竟然都没有卖出去。
无奈之下,宝巨决定自己公司做发行平台。《归来之豪门风云》上线首日就消耗了
100
多万。几天之后,另一家短剧平台友和找到了宝巨,决定一起发行这部短剧。
友和也是圈内知名短剧平台,其老板曹炎忠是网文圈的大神,人称艾神。
友和以
20
万的价格买下了《归来之豪门风云》的非独家版权,最终跑出了
6000
多万的消耗。这部短剧也成为行业内的爆款。
有了这部短剧打底,此后《十年寒窗无人问》、《我爸的学生都是大佬》、《柳暗花明又一春》、《最后一个修真者》才陆续上线。
-
02
不过,今年,随着行业的变化,云阅平台在业务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是在布局上的变化。
宝巨表示,目前他们专注于做内容,不管是付费还是免费内容的发行都交给别人去做。
“要么是跟番茄合作,要么跟友和、九州合作。我们不想做这些运营的事儿了,因为规模不到一定程度的话,运营利润太薄了。我们目前跟番茄深度绑定。”
在此之前,
云阅平台的运营团队包括投流、运营、变现等多个部门,人数众多,而今年,这些岗位的人员逐渐裁撤掉,公司将全力集中专心做内容创作。
其实不仅仅是云阅一家平台做这样的选择。
行业内多家非头部平台都像云阅一样,弱化平台运营职能,提高剧本创作和承制能力,平台方面的业务托管给番茄、九州等大平台。
另一家短剧承制公司的创始人向
短剧新圈(
ID
:newplaylet)
表示,短剧行业逐渐成熟,分工越来越细,赚钱不再以前那样简单。“与其胡子眉毛一把抓,各个业务都做,还不如把自己擅长的地方发挥到极致。”
不止一位短剧行业的朋友在聊天向短剧新圈透露,
身边的短剧小程序已经消失了很多。这些短剧小程序消失的很大原因就是被大的短剧发行平台所取代了。
短剧新圈根据剧查查的数据统计,
2023
年全平台有
187
家短剧小程序,到了
2024
年,全平台小程序数量为
300
家,而
2025
年,不少小程序平台发行短剧的数量已经为
0
。
比如,遥望、掌中云剧点、蛮多多、华城、奇树有鱼、趣阅、众笑、序言泽、西瓜创想等多家平台。
目前,短剧平台中,番茄、九州、点众、天桥、山海、花生稳居短剧平台第一梯队;其次,美光盛世、掌阅、麦芽、落尘、友和、古言等稳居短剧平台第二梯队。
(完整表格数据可关注短剧新圈微信账号,并在后台回复“平台表格”获取,非自动回复)
(制表:黄涵博)
不久前,微信在发现小程序里做了“短剧”的品类,里面有春节档绝大多数爆款短剧,包括《好一个乖乖女》和《老千》。短剧新圈找到这些短剧的出品方核实,对方表示,发行权已经全部委托给番茄,所有渠道都有番茄运营。
确实,大部分中腰部短剧小程序平台确实已经到了退场的阶段。
一方面是付费短剧市场份额缩小,大部分短剧版权方都开始走上免费短之路,以前通过小程序投流发行短剧的方式用武之地越来越小。
另一方面,短剧平台有个特点,吃版权存量。单一的小程序里面一般不会超过百部短剧版权,而红果、微信这样的平台短剧版权库存一次性可以几万部。
“任何用户都可以在平台上找到他们喜欢的任何类型短剧,他们会在这个平台上做长时间停留。这是其他中腰部平台做不到的。”另一位行业内的朋友表示。
理解整个短剧行业从平台到内容上的转变,也就不难理解云阅平台当下的转型。我问做短剧的朋友,从平台到创作,大家岂不是从一个赚钱容易的环境又回到了赚辛苦钱的环境里了?
对方表示,这可能就是短剧行业发展的新阶段吧。
云阅平台的第二个变化是内容类型上的变化。
因为宝巨擅长写男频,所以,云阅平台上的短剧几乎清一色是男频短剧。从今年开始,云阅平台开始做女频短剧。在《错爱婚姻》之后,云阅平台,马上又有一部女频短剧即将上线。
我问宝巨,为什么开始做女频了?
他笑了笑说,别人告诉我,女频更赚钱。是玩笑,也是实话。
我问宝巨,今年还有别的变化么?
他说,之前各个环节都做,创作太慢了,今年会加快创作进度,争取一个月能有
3-4
部短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