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匠城
城市规划行业知识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国匠城

青海省:《青海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2024年修订版)》印发

国匠城  · 公众号  ·  · 2024-05-11 17:1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小编: 近日,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 《青海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2024年修订版)》 (以下简称《导则》)。《导则》以致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规划后建设,及时纠正村庄规划编制盲目追求全覆盖、脱离实际、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和倾向,切实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实现村庄发展有目标、国土用途有管制、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有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有改善、重要建设项目有安排,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全面推进全省乡村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绿色高效。 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适用范围


《导则》适用于青海省行政区域范围内城镇开发边界以外乡村地区的村庄规划编制, 规划名称统一为《XX县XX乡(镇、街道)XX村(社区)村庄规划(2021-2035年)》 村庄规划范围为村域内全部国土空间,应采用第三次国土调查的行政村界线。可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按照村域全覆盖的要求组织编制,有多个行政村集中连片发展需要的,鼓励以多个行政村为单元合并编制,或与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联合编制,城镇开发边界内和跨城镇开发边界的村庄,可纳入城镇详细规划统筹编制:对没有需求、不具备条件的村庄可暂不编制规划,须纳入县、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制定“通则式”村庄规划管理规定, 明确村庄建设边界以及“三区三线”、灾害风险防控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风貌特色等控制引导要求,依法报批后可作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依据,实现乡村地区空间规划管理全覆盖。


地位作用


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 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法定依据。


村庄类型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实施,逐村研究村庄人口变化、区位条件和发展趋势,在村庄规划编制前明确村庄分类依据村庄发展方向可分为 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稳定发展类和其他类村庄。 除本《导则》规定的分类外,各地方可结合实际增设不同的类型。


规划任务


编制村庄规划,要立足村庄现实基础和发展形势,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确定村庄空间布局的优化方案,落实上位国十空间规划的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以及划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等国土空间安全底线,合理划定村庄建设边界,主要编制任务包括:


(1)统筹村庄发展目标


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要求,统筹优化村庄国土空间布局结构,研究制定村庄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目标,明确各项约束性指标。


(2)统筹生态保护修复


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明确森林、河湖、草原等生态空间,尽可能多的保留乡村原有的地貌、自然形态等,系统保护好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确定生态用地布局和规模,加强生态用地保护。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修复和整治,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优化乡村水系、林网、绿道等生态空间格局。


(3)统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以及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成果,明确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与地块,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守好耕地红线。统筹安排农、林、牧、副、渔等农业发展空间,推动生态农牧业发展。完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布局,保障设施农业和农牧业产业园发展合理空间,促进农牧业转型升级。


(4)统筹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划定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提出历史文化景观整体保护措施,保护好历史遗存的真实性。防止大拆大建,做到应保尽保。加强各类建设的风貌规划和引导,保护好村庄的特色风貌。


(5)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在县域、乡镇域范围内统筹考虑村庄发展布局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规划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以安全、经济、方便群众使用为原则,因地制宜提出村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布局与需求,提出选址、规模、标准等要求。


(6)统筹产业发展空间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城乡产业用地布局与规模,引导工业向城镇产业空间集聚,合理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明确产业用地用途、强度等要求。


(7)统筹农村牧区住房布局


按照上位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建设用地管控要求,确定村庄建设用地布局和规模,合理确定宅基地规模,划定宅基地建设范围,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充分考虑当地建筑文化特色和居民生活习惯,因地制宜提出住宅的规划设计要求。


(8)统筹村庄安全和防灾减灾


分析村域内地震、洪涝、地质灾害等隐患,划定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线,提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的目标以及预防和应对各类灾害危害的措施。


(9)明确规划近期实施项目


研究提出近期急需推进的生态修复整治、农田整理、补充耕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历史文化保护等项目,明确资金规模及筹措方式、建设主体和方式等。


规划编制主体和编制单位


村庄规划应在该行政村所在 县级人民政府 统一部署,并由行政村所在 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实施 ,所在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和具体指导编制工作。承担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单位应当取得相应等级的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单位资质。


村庄规划成果内容



以上内容根据《导则》整理,点击 文末阅读原文 至青海省自然资源厅查看《导则》原文。


推荐阅读:




1、实用性村庄规划



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2023年,“国匠城-规划师成长学社”第19个专题为“实用性村庄规划”,分享了“实用性村庄规划” 相关文献专家学者观点,省级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及重要政策梳理,省、市、县实用性村庄规划审批相关规定,实用性村庄规划案例, 等等。点击查看 《2023年专题019:实用性村庄规划》专题总结PDF文档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下载《导则》pdf文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