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城三大宝地,全部低溢价。低溢价也就算了,但是实际成交土地价基本上要回到2016年G20之前了,土地价格体降温之快,让人大跌眼睛。
其实细细回想,土地降温的过程中,经历了3个节点。
1.0时代:消费者慌的1B
时间:2018年4月开始
事件:一次土拍一次地王开始结束,地王时代止步于4月。杭州地价出现了小幅小跌。这个时候2018年甚至2017年买入二手房的“韭菜”开始慌了,因为开发商加预期拿地,“韭菜”是加更高的预期购房。
本来土地价格微跌,也就韭菜慌的1B。但是土地价格从微跌到暴跌那就不止韭菜慌的1B了,随着土地价格暴跌土地降温随之进入2.0时代。
2.0时代:开发商慌的1B
时间:2018年6月开始
事件:没有人指望土地能创造地王,土拍像瘟疫一样让人讨厌。大家都指望土地价格可以少跌一点。结果是想涨的时候土地微跌,能接受微跌的时候结果土地大跌20-30%。这个时候“韭菜”不只是慌的1B了,而是慌到绝望了。开发商也开始慌了,同板块托底托成了深耕。九龙仓在申花、金地在榶西......
韭菜的绝望,开发商开始慌的1B,但是ZF依然死命推地而且起价巨高。
于是乎,2018年8月27日终于出现了开发商翻桌子事件。随着开发商翻桌子事件,土地降温进入3.0时代。
3.0时代:ZF慌的1B
事件:2018年8月27日开始
事件:钱江新城二期近九堡区域挂了一块地,起价看上去不高,但是各种配建,最终只有一家企业报名——中宸,其实中宸就是江干区的“托”。最终等于江干区自己拿下了自己的土地,换句话说开发商不玩了,土地卖不出去了。
或许有的朋友说,ZF可以降价阿。但是你不要忘记城东拆迁的时候付出去的补偿款是怎么回事。未来几年杭州或许要为自己当年大拆迁和鼓励货币化补偿的行为买单了。
杭州上涨的时候大拆迁,并且货币补偿造成了土地成本较高,然后行情下行,土地卖不出预期的价格,那么ZF就要“亏本”了。
其实ZF的起价就是ZF的所谓保本价,低于这个价格ZF是要亏本的。在很多三四线城市甚至深圳有保底价格一样,土拍价格没有达到保底价是不能成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