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南智能制造
华南智能制造生态枢纽与赋能平台。提供智能制造产业研究/咨询规划/专业培训/媒体推广等综合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日报  ·  铜仁市人民政府最新人事任免 ·  3 天前  
百姓关注  ·  突发!飞机砸向公交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南智能制造

忍不住谈谈工业大模型!

华南智能制造  · 公众号  ·  · 2024-08-26 17:30

正文

导读

INTRODUCTION

诸葛亮说:“欲得其利,先知其弊”,任何新技术都这个样子。要用好AI,一定要知道其弊端在什么地方。AI的弊端很简单:可靠性低,只能用在对可靠性要求低的地方。由于AI的优势是知识丰富、计算能力强。所以,AI适合用在对可靠性要求低、对知识和运算能力要求高的地方。根据这个原则,工业大模型应用的场景就比较清楚了。

- 文章信息 -


本文作者郭朝晖老师,优也首席科学家,前宝钢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工业智能领域权威专家,公号蝈蝈创新随笔。著有《知行:工业基因的数字化演进》。


0 1


这篇文章原本不想写,是忍不住才写的。不想写,是因为感觉自己地工业大模型的认识肤浅、不值得说;忍不住,是因为看到有些人胡说八道、忍不住想驳斥几句。


我承认大模型的作用巨大,随着技术的发展作用会越来越大。 去年,我的朋友小侯试用了一个国外的模型,对感慨地说:大模型的水平大体上不亚于硕士研究生了。未来不会用大模型的工程技术人员,可能就像现在的人不会上网一样,会逐渐被淘汰掉。有个很精彩的说法:未来的AI不一定能打败人类,但会用AI的人却会打败不会用AI的人。


0 2


诸葛亮说:“欲得其利,先知其弊”, 任何新技术都这个样子。要用好AI,一定要知道其弊端在什么地方。AI的弊端很简单:可靠性低,只能用在对可靠性要求低的地方。由于AI的优势是知识丰富、计算能力强。所以,AI适合用在对可靠性要求低、对知识和运算能力要求高的地方。小侯说:大模型的本质是个“辅助思考系统”:你想不到的,大模型可能想到。 模型有可能想错。怎么办呢?让人来把关啊!

根据这个原则,工业大模型应用的场景就比较清楚了: 在依靠人类决策的地方,大有可为;在自动决策的地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并不排斥AI用于自动决策。 相反,我一直强调,AI(特别是图像识别)对自动化技术的推进有突破性的作用。但是,在另外一些自动决策的地方,AI的应用要慎重。比如,人类很早之前就强调:不要让机器自动杀人。


管理、研发、服务、维护等过程是靠人来决策。 所以,大模型可以用在帮助人们从事研发、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比如,在产品设计时,大模型可以帮助人们想出若干可选的方案,为特定方案挑出毛病、提出警示等;在服务方面,可以帮助用户选择产品和产品组合等。 这些应用场景,人都是最终的决策者。大模型充当顾问、军师的作用。


0 3


但是,在生产自动化领域就要当心了。比如,我不赞同让大模型自动优化对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工艺参数。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参数往往属于企业标准、是实践的结果,是不能随意动的。

很多人不理解我的观点。要理解这个观点,需要理解工业、尤其是现代工业的本质。我在《 知行 》上谈了一些工业常识,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谈。这里正好给大家解释一下。

我在书中讲到现代工业的特点之一是 高的质量要求 。质量高到一定的程度,就有了“广义质量”的概念。广义质量不仅要求产品的实物质量要高,对生产过程标准化的要求也很高。为什么不直接用产品的质量指标衡量质量呢?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工业产品的质量不仅是产品本身的质量指标高,产品质量指标之间的稳定性也是非常重要。其次是有些质量指标说不清楚或难以普遍测量。所以,产品质量要求特别高时,需要用原料和工艺过程的稳定性来保证质量要求。 所以,生产过程往往要严格地按照标准工艺要求去做。

所以,即使产品本身的质量指标更好,如果指标不稳定也是质量不好、工艺参数不稳定也是质量不好。理解了这个原则我们就明白了:工艺参数要按照研发过程制定的标准去执行,而不能允许工业大模型自动给出所谓“更好的做法”。


这个话题可以多说几句:工艺参数可否动态优化?其实也是可以的。但前提是:动态优化的原则必须标准化才行、要明确地说清楚才行。换句话说:标准的改变要符合标准。所以,即便工业大模型更优,应用起来往往是不规范的:因为它很难明确地说清楚。 另外,工艺标准化的优化,一般都是针对某个工作点附近的。这时候的优化函数,往往可以用线性函数来逼近,完全没有必要用大模型。


0 4


很多人对现代工业对规范性理解不深。我们必须认识到: 即便你的做法效果更好,违规就不好,这就是现代工业的特点。这一点和现代法律的思想很相似:你可能是对的,但如果在法庭上没有证据,依照法律就会判你败诉。 学会尊重规则,才能理解现代工业。


宝藏资料下载
建议下载!首个数字化转型国家标准!
重磅干货!《智能制造概论》405页全书课件下载!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60个典型案例
193页全读笔记透析《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87页PPT读懂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请收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