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文经济课堂
欢迎关注我们,一起学习经济学,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李光满说  ·  虾油这场“骗局”,颠覆中国人的认知...... ·  12 小时前  
人民日报评论  ·  河北邢台,泉“新”归来 | 新春评话 ·  20 小时前  
纪法指引  ·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法学) ·  23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文经济课堂

胡释之:禁止民办园上市是在支持民企发展吗

人文经济课堂  · 公众号  ·  · 2018-11-19 18:37

正文


作者: 胡释之 (人文经济学会理事)


习近平总书记11月1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拨乱反正的重要讲话,强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这一点丝毫不会动摇”,“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针对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奇怪的是,11月15日发布的学前教育新规却赫然写着一条明确禁令:“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人们不禁要问,民办园难道不是民营经济吗?禁止民办园上市是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吗?

人们经常抱怨民营企业热衷赚快钱,但如果政策如此多变,政策风险如此之大,请问谁敢定心,谁敢安心谋长远发展?

什么叫过度逐利

新规提出要“遏制过度逐利行为”,民办园上市就被认为是过度逐利行为。对此表述,或许理解为,企业家可以通过办幼儿园赚小钱,但不能用来赚大钱。

我们知道,好企业才能赚大钱。办企业不是你想赚大钱就能赚大钱的,想赚大钱,你就必须创新,必须提供受到消费者追捧的好服务。你服务差,还想赚大钱?消费者不是傻子。

遏制过度逐利行为实际就是遏制企业办好。你可以办得一般般,赚很少的钱或是赚不来钱,但不能办得太好,办得赚大钱。这不荒唐吗?

逐利和高质量服务不是矛盾的。开放市场里,企业要想“过度逐利”和持续发财,就要持续地创新,持续地率先发现市场新缺口,持续地为市场提供新产品和新知识。好比校车服务,现在只有民办园才提供。提供好服务来逐利,这是好事不是坏事。

不让办幼儿园发财是什么道理

新华社发表评论,题目叫“办幼儿园不是为了发财的”。文章写到,“在幼儿园接受教育,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对开发智力、培养习惯和促进身心健康等影响深远,同时也为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奠定基础,是关系到人口素质提升的大问题。”

因为幼儿园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所以不能办幼儿园发财,这是什么道理?推而广之,儿童医院、儿童奶粉、儿童衣服、儿童玩具等等,都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是不是都应该禁止企业家通过提供这些东西来发财,还儿童“一方净土”?

企业想发财,就要把资源调配来提供人们最迫切需要的东西,提供人们最愿意为之付费的东西,提供最供不应求的东西。禁止发财,就是禁止企业调整资源配置,禁止企业提供人们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