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铁血胖兵
只做优质军事内容,让你获得军事知识,充实军迷每一天,一万期的长征路。
年初,英国刚宣称完成了“女王”号航母战斗群从春季开始巡航南海,部署西太的最后准备。
可这还没过一个月,法国就加入了,而且都上路了……
2月18日上午,由法国海军”雷电”号两栖攻击舰(“西北风”级)和”絮库夫”号护卫舰(”拉法耶特”级)组成的两栖戒备群(ARG),从土伦海军基地启航,前往”印度-太平洋”地区,开始执行代号为” JEANNE D'ARC 2021”的任务。
▲法国舰队从土伦启航的报道截图
(图源:观察者网)
按任务计划,这个戒备群将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部署,期间将访问多国并参与多场”大规模演习”,演习地点包括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和日本南部诸岛海域,还将两次穿越南海…
▲” JEANNE D'ARC 2021”任务计划安排
(图源:观察者网)
而这,却并非法军全面插手南海事务的开始。
早在春节前,法国女防长弗洛朗丝·帕利就在推特上炫耀法国海军在南海取得的”成就”了。
可能是跟特朗普学的,帕利在2月9日这天连发了四个推特~
第一条推特称,自去年9月以来,法国“翡翠”号核潜艇(“红宝石”级)和”塞纳河”号支援救助舰(“卢瓦尔河”级)从印度洋到太平洋航行了15000公里。
▲(图源:观察者网)
大家可别一看核潜艇就觉得多厉害,这艘”翡翠”号已经33岁”高龄”了,同级的6艘“红宝石”级中最年轻的也已服役了28年。
都是无奈后续的“梭鱼”级建造进度跟不上,只能硬撑。
这么高的舰龄加上如此远的航程,为防止”翡翠”号出事,还得让支援舰全程伴随。
看帕利发的这张图,你以为这只是补给?
那是怕它沉在南海……搞不好还得让我们去救……
▲仔细看”翡翠”号甲板上离镜头最近的艇员
好像在下跪祈福:别沉…别沉…
第二条推特,帕利接着说:这次巡航刚刚完成了一次在南海的“穿越”,并称这是法国海军与美日澳三个”战略伙伴”进行远距离和长期部署的能力的“鲜明证明”。
▲(图源:环球网)
从这张图巡航图中,我们能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葡月”号护卫舰(F734 Vendemiaire),说熟悉,是因为该舰曾对中国进行过至少12次的友好访问,被誉为法国的“外交明星舰”,而现在,称其为”捣乱明星舰”还差不多。
▲”翡翠”号核潜艇和
“葡月”号护卫舰在南海航行
”葡月”号的同级舰“牧月”号(F731 Prairial)也没少访问过中国,但现在也在”捣乱”,2月19日刚和美军的”柯蒂斯·威尔伯”号驱逐舰(”伯克”级),日本海自的”滨名”号综合补给舰(”十和田”级)一起,在日本九州西侧海域完成了一次联合补给演练。
▲从左至右分别为”威尔伯”号
”滨名”号和”牧月”号
至此,帕利已经把法国海军已经在南海开展的活动,吹得一清二楚了。
但在后面两条推特帕利没再接着吹,而是阐述了法国海军来印度-太平洋和南海的原因:
其实不用说我们也知道,你不就是来追随你的“小伙伴“,来刷”存在感”的嘛…不过还是让我们看看她是咋说的:
第一点,说是”加深对该地区的了解”、”维护国际法”,而这与我们在哪里航行无关…
▲(图源:环球网)
第二点就飘了,先说法国是”印度-太平洋”国家,(在此)有约200万人口。又说法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的专属经济区,面积达1100万平方公里,而这其中有9成位于”印度-太平洋”。我们要保护我们的主权和利益。”
▲(图源:环球网)
看到帕利这么说,小兵兵都有点慌了,赶紧去证实了下。结果发现,法国在“印太”地区的“利益”确实有点超乎想象,还一直保有一定的军事存在。这张图就清晰的展现了现状:
▲法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力量和
”责任区”划分示意图
(图源:新浪新闻)
从图中可以看到,有5种颜色区分出了5块区域,这种划分方式类似于美国海军七个舰队在全球负责的区域划分。
但法国这个有两种性质,分别是”区域指挥部”和”永久责任区”。
两者最明显的区别是,后者包含有法国的海外领地和常驻的军力。
1."区域指挥部"分别是蓝色区域的"法国太平洋司令部",还有浅绿色的"印度洋地区部队"。
▲法国太平洋司令部(ALPACI)的徽标
2.“永久责任区”围绕的是法国的海外领地,并各有一支常驻军力保护,分别是黄色的"南印度洋武装部队",橙色的"法属新喀里多尼亚武装部队",绿色的"法属波利尼西亚武装部队"。
所以总结起来,法国在“印-太”的力量,就是这几个数字:
5个区域,150万人口,占法国9成的专属经济区,8000人的常驻军力~
▲法国在“印度-太平洋”的力量示意图
(图源:新浪新闻)
那么,老说9成的专属经济区都在印-太,那到底有多大?我们再看看这张图:
▲法国专属经济区(EEZ)分布示意图
具体到数字,就是11691000平方公里,占全球EEZ的8%(法国的93%),而法国的陆地面积却只占全球陆地面积0.45%。
本来,捍卫本国的主权和利益,是正常的。
但不管是海外领地还是EEZ,中国都没有威胁到你吧?就算要保护,也用不着到南海和西太吧?
所以说,什么叫谎言啊……怪不得法国人鼻子长。
话又说回来,这么大的区域,要保护,却派出一支这么弱的力量,能保护得了吗?
就算出动速度赛过了英国,人家也不服啊,毕竟英国准备的是航母战斗群。
虽然力量不起眼,但法国海军这次能如此迅速的出动,背后还是有"门道"的。
我们一般会认为,出动速度快是因为战备水平高,但对于这么远的距离部署,不是战备水平高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相应的战略:
▲2月18日,”雷电”号两栖攻击舰和
”絮库夫”号护卫舰从土伦基地出发
冷战时期,法国就制定了一个的两栖作战理论,名叫“国家两栖作战概念”(简称CNOA,法语为Concept national des opérations amphibies)。要求能对法国的两栖力量进行投送、撤回、实力展示与渗透突击,并能融入北约与欧盟的联合作战架构。
“概念”要求,这支力量应能干预以法国首都为中心,向外5000公里范围内的任何地方,或支援法国海外的”领土”及盟国。要能在10天内,在100公里纵深内部署四个作战联队,包括1400人,车辆280辆和30架直升机。这也成为了法军对外快速投送武力的标准。
▲法国海军现役的3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
满载排水量21500吨。
而此次出动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就是为CNOA”量身定制”的,舰型上也充分体现着“海外干预”,两栖攻击舰是军事术语上的划分,但法国并不这么叫,最初是将“西北风”级称为“多用途干预船”,英文简称BIP,之后改称为了PBC,意为“海外干预“和”两栖攻击“战舰。
▲一艘“西北风“级可搭载的人员和武器装备示意图
法国海军共有3艘该级舰
而此次为其护航的这艘”拉斐特”级护卫舰,和前述的"花月"级护卫舰,也都被定义为"远洋殖民地巡逻舰",主要负责法国的专属经济区以及海外领地的巡逻任务。
所以基于这种定位,两型舰的武备也都不强,吨位也都不大。
能应付低强度冲突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即可。
▲打头的是法国下一代护卫舰FTI
未来代“拉斐特“级,后面可见”西北风”
所以,CNOA战略,再配合长期的军事存在,就成了法军插手南海事务的背书。
只是相对于规定的5000公里干预范围,法国这"胳膊"伸的真是有点儿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