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期间天天吃吃喝喝,食欲是满足了,但是也有不少粉丝说自己最近
胃胀的难受,不是便秘就是胃寒、拉肚子~
尤其是肠胃不好的老人、小孩!
北京协和医院陈伟副主任讲到
肠道是全身最大的免疫系统
肠道健康才能保证免疫功能正常
吃的过多容易造成
积食,脾胃消化不良,反而虚弱
。但是防疫期间又怕营养不够~
想要滋补还养脾胃
,被称为
“地下宝物”的铁棍山药
再适合不过了。
山药
“药食同源”、补中益气、养护脾胃,还能去燥润肺
,因此它也被人们称为"神仙之食"。
现在冬春换季,很容易感冒咳嗽,给家人来上一碗软糯的山药,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很喜欢。
《本草纲目》记载:“铁棍山药
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
”。
《药品化义》载:“山药,
温补
而不骤,微香而
不燥
,循循有
调肺之功,治肺虚久咳。
”
体虚的人吃它,赛过人参鹿茸,关键还
养脾胃、不上火
。
最近吃多了积食,小厨就给家人备上几十斤山药,直接蒸着吃或拿来炖汤,吃完
胃还暖暖的,特舒服~
这不,后台已经有粉丝在追问啥时有铁棍山药了。可爱的张姐说:
吃惯了温县铁棍山药的绵糯甘甜,别的山药吃着都不对口儿~
不少人看着便宜买回去尝尝。结果
一捏就碎
,吃着还有
一股怪味
~
人人都说山药好,但您可能不知道,不同
品种、产地
的山药功效也不相同
那种
身材修长、外观好看,长达1米的山药,是假的铁棍山药
,大家千万擦亮眼了~
在众多的山药中,
温县垆土铁棍山药
是药食同源的好食材。更有
“一根真正的铁棍山药,胜过人间无数补药”
的说法。
超过3000年历史
是我国指定入药的山药品种
焦作温县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形成独特的"牛角川"地势。
铁棍山药的种植历史已经有3000年!
千年的河流冲积使
这里的土壤沉淀了丰富营养和微量元素
。
这种太行山与黄河交汇的土壤,叫垆土地.
因土质坚硬瓷实,山药每长一寸都要拼尽全力,所以
形状是弯弯曲曲的
,长度大多在40cm-50cm之间,卖相不好、产量还低,但却是
铁棍山药中的上品。
并且它的表皮上有一些
铁锈红的斑
,像生锈的铁棍一般,因此得名。
(似乎又学到一种辨别真假的小技巧)
市面上有“两种山药”
一种是温县垆土铁棍山药
一种是其它
铁棍山药在生长过程中
吸取了土里的养分
,种过山药的土地
需要至少空置8年再进行下一次种植。
所以能吃到真的温县垆土铁棍山药的机会,少之又少。
市面上挂羊头卖狗肉也不少的,北京卫视就曝光过↓
真的铁棍山药和其他品种的山药,从营养价值上来说可以说天差地别。
点击视频看北京卫视专家
解读不同山药的区别↓
那么如何辨别优劣山药呢?
技巧一:看外形
沙土地里的山药,不费力就能长成,
又粗又直
,山药质地疏松,
一踩就断。
而垆土地土质瓷实,长相弯曲,山药质地细腻紧实,
结实到180斤壮汉踩上去都不会断。
技巧二:看断面粘液
下图
左边的沙土地山药
掰开没多少粘液,营养价值低。
而
右边的垆土地铁棍山药
富含
粘液蛋白,淀粉酶、多酚氧化酶
等物质,特别健脾胃,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
技巧三:吃起来糯不糯
沙土地山药
蒸煮1个小时都是脆的
,营养价值和口感差。
而温县垆土地铁棍山药,
蒸煮10分钟就能熟
,不管哪种烹饪方式,
口感都香甜软糯
,并且久煮不会散开。
瞧,
咱们亲自
去温县垆土地挑选的山药
小厨煮出来,铁棍山药
又面又粉糯
就是真的温县山药↓↓↓
越好的东西越难得,铁棍山药来之不易
为了让养生厨房的粉丝们都能享用到温县源产地的铁棍山药,去年咱们就开团过一批,
好评持续不断,在吃货界名声大噪。
下单了,山药好吃,我喜欢
天刚亮,
温县的
农户们
男女老少全家出动,手持铁锹准备去地里。
挖铁棍山药也是一件耗时费力的差事~
因为土地地质坚硬,无法使用机器开挖,还要保证不能挖断。
哪怕是
有30年经验的老手都得小心翼翼~
下手轻挖不出来,下手重了,
山药断在土里就不值钱了!
阿姨告诉我们:“山药折损率很高
,所以正宗的垆土地铁棍山药很珍贵
。”
本次小厨推荐的铁棍山药,均产自温县垆土,品质上乘,口感佳营养好,保证正宗!
△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铁棍山药是一种对土壤要求非常高的植物!因为它
身上的根毛孔很粗大,就像无数张嘴,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地里所有微量元素。